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我的童年(二)(王小强)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我的童年(二)
图片来自免费素材图片网

《我的童年(二)》中国当代作家王小强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我的童年(二)

在我的印象里模模糊糊记得在我正童年时人民公社成立了,那时候人们的生活是缺衣少食可谓是真的很寒酸。

在我六岁时正是学龄前,我和小伙伴们在漏风的破屋里把书念。学校当时条件太困难,所谓的课桌就是在两个泥墩上架一块木板。凳子都是学生从自己家搬来的,那时我们上学没表看时间。可农民都有一双天文眼,他们用北斗七星定时间。当鸡叫两遍的时候就是五更天了。那时学校没有电,我们每人自制一个煤油灯。学习没有纸和笔,就用石墨在地上写。虽然说商店里有笔有纸砚,可怜我们手里都没有一毛钱于是只好追着父母去纠缠,此时老人也很为难。只好让我从鸡窝里收个鸡蛋拿到商店再去换。现在回想童年时真的太可怜,兄弟几个为给家庭减轻负担。每到周末,我们三五个一伙每人手里提个篮子,要把村子周围的沟沟坎坎溜个遍,不是去挖中草药,就是去拾野菜。遇到那个缺吃少穿的年代,我们只好去掐点野菜度荒年。夏季地里有苜蓿,吃饭还好办,秋季里我们也能凑合吃饱饭。可到冬季那就真是个惨,冬季我们穿的衣服棉花太少衣服太单薄,于是下课了同学们就蹲在墙角落里互相挤着取暖。要是上学遇到风雪天,只能猫腰缩头用手捂着脸。一出校门冻的浑身直打颤,回家后赶紧去灶火端个碗暖上半天这样才能暖和一阵。

那时由于经济落后,人们物质生活十分贫乏,学生冬天没有手套帽子戴,个个耳朵脚手都被冻烂了,有的小孩手背皴裂像猪脸,即使流血也不管,只从地上抓把面土往上粘,可从来也没被感染过。那年月我们没有秋裤没衬衫可穿,就把棉衣直接往身上穿。由于一件棉衣穿了好几年,有些衣服八面透风已经不保暖了,天气暖和我们便把它变成单衫穿在身上。有的家庭抽出棉衣里的棉花继续穿,大的穿完再给小的穿。那时候,其实最难过的是冬天,可是孩子都在盼,天天都在盼过年。即使没有新衣穿,也盼初一那碗臊子面。记得有年春节前,父亲赶集把年办。他在集市两头来回转,等着肉再便宜点了再买。可谁知等待过了晌午,此时天上雪花飞满天空,肉价只降了几分钱,他只好买了半斤肉往家赶,那时候过年家家都要上坟祭祖,父亲临了还不忘去街口买些纸钱。传统习俗不能丢,家家户户即使家里再穷也要祭祖先。邻居们虽然都很穷,可大家为人却很厚道也很重情感。现在每当我回想起当年的生活心里就有一股酸楚。

1978年,中共中央有了好政策,农村实行了包产到户,农民的日子过的就比以前好多了,大家在吃粮方面也有了很大改善,但是经济依然很困难。我们的文化娱乐活动却依旧没有改变,学校只有一个自制的篮球板,一个篮球只有老师保管 ,不是人人都能玩的上的。那时你若想买一件玩具那就别打算了。现在回想小时候的苦乐年华已过,唯有还记得当年村子中央有大涝池,每当夏季来了,我们一帮穷小子在雨过天晴之后一起在涝池滚泥蛋的情景。也记得,大家没有玩具玩,也不知是谁的发明,那年冬季他用半截木头削了个木猴玩,鞭子抽着木猴抡的挺欢。就这样把我们方圆几里的孩子都聚在了农业社的大场。冬天要是下雪了,那可就更好玩了,我们一群孩子在操场上堆雪人,打雪仗,大家尽情的玩啊,乐啊,即使有人手背冻裂了也顾不上管,女孩用铜板插上鸡毛做一个毽子,踢鸡毛毽那可真热闹。看大课间,不知是哪个调皮男孩从自家屋里把一只破了洞的铁桶损坏了把桶圈拿来场院滚铁环,操场旁边一群高年级的女孩在那里踢瓦片。现在回想当年我们的玩具虽然很简单,但孩子们开怀的笑声都传遍了整个村子间。那时候,我们的日子虽然过的艰难但大家都也很乐观。仿佛在孩子们的世界里从来都没有苦难。至还记得那时自从我们街上有了集市,我们每到三,六,九街上逢集过会的时候小伙伴们便缠着父母,要上五分或一毛钱,高高兴兴的来到小吃摊。你要一碗醪糟,他买一根麻花。你看,一勺醪糟含在嘴里,那种开心和知足满意是多少金钱也换不回来的。大家吃饱喝是了,蹦蹦跳跳跑回家园。那时候虽然我们年纪小也淘气,但我们也很懂事。你看放学回到家里我们也不闲着。农忙季节,有的挑水喂猪垫猪圈,有的推磨割草把粪担。有时我们五更也去磨面,你瞧,有人边睡边把磨盘转到夜半。你若是要问为何夜里推磨碾,因为我们天亮还要进校园。从小这些我们都会干,一个目的为的就是人人吃饱饭。

回忆过去的那些年代虽然人们缺吃又少穿,但人人都是快乐而又无忧无虑的。五十年后的如今再去回想童年,仿佛那段贫苦的生活就好像发生在昨天一样。再看今天,我们的生活和从前相比,那真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现在每当我回想起童年的那段时光我就不由得泪水满眼。回想我们这一生人人忙录奔波,谋求改变,暮然回首已成五十有余的暮年老汉。感叹这一生真是,岁月如梭日月残,你我已近古稀年。如今过的虽香甜,但却难忘忆童年[1]

作者简介

王小强-男.1975年生,甘肃庆阳宁县人。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