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打碗花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打碗花

中文学名:打碗花

拉丁学名:Calystegia hederacea Wall.

别称:燕覆子、蒲地参、兔耳草、富苗秧、
扶秧、钩耳藤

门:被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目:管状花目

科:旋花科

属:打碗花属

打碗花(学名:Calystegia hederacea Wall),又名打碗碗花,小旋花,面根藤、狗儿蔓、葍秧、斧子苗,喇叭花,是旋花科植物。多年生草本植物,与喇叭花相似,但非同一种植物。可入药,具备健脾益气,促进消化、止痛等功效。但具有一定毒性,慎食。亦可作园林植物。 打碗花分布于东非的埃塞俄比亚亚洲南部、东部以至马来西亚

形态特征

一年生草本,全体不被毛,植株通常矮小,高8-30(-40)厘米,常自基部分枝,具细长白色的根。茎细,平卧,有细棱。基部叶片长圆形,长2-3(-5.5)厘米,宽1-2.5厘米,顶端圆,基部戟形,上部叶片3裂,中裂片长圆形或长圆状披针形,侧裂片近三角形,全缘或2-3裂,叶片基部心形或戟形;叶柄长1-5厘米。花腋生,1朵,花梗长于叶柄,有细棱;苞片宽卵形,长0.8-1.6厘米,顶端钝或锐尖至渐尖;萼片长圆形,长0.6-1厘米,顶端钝,具小短尖头,内萼片稍短;花冠淡紫色或淡红色,钟状,长2-4厘米,冠檐近截形或微裂;雄蕊近等长,花丝基部扩大,贴生花冠管基部,被小鳞毛;子房无毛,柱头2裂,裂片长圆形,扁平。蒴果卵球形,长约1厘米,宿存萼片与之近等长或稍短。种子黑褐色,长4-5毫米,表面有小疣。[1]

生长习性

打碗花喜欢温和湿润气候,也耐恶劣环境,适应沙质土壤。打碗花总是作为沙质、沙砾质、砾石质土地的优势种或伴生种出现在海滨地带,在靠近海岸的花岗岩、片麻岩或片岩组成的砾石土上,特别是海水浪花经常可以到达的山坡上,有时以单一群落出现。是中国温和气候区沿海地带盐碱土的指示植物。

分布范围

分布在埃塞俄比亚亚洲马来西亚以及中国大陆的全国各地等地。
生长于海拔100米至3,500米的地区,多生长于农田、平原、荒地及路旁,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种栽培。但可用于园林美化,可作为绿篱及绿雕草坪及地被。

繁殖方式

根芽和种子繁殖
田间以无性繁殖为主,地下茎质脆易断,每个带节的断体都能长出新的植株。华北地区4~5月出苗,花期7~9月,果期8~10月。长江流域3~4月出苗,花果期5~7月。

植物危害

危害原因
由于地下茎蔓延迅速,常成单优势群落,对农田危害较严重,在有些地区成为恶性杂草。主要危害春小麦、棉花、豆类、红薯、玉米、蔬菜以及果树,尤其对小麦危害更重。不仅直接影响小麦生长,而且能导致小麦倒伏,有碍机械收割,是小地老虎的寄主。
化学防除
麦田应用绿麦隆、利谷隆、2甲4氯、百草敌、排草丹、巨星等除草剂;豆类田应用赛克、广灭灵、普施特、虎威、杂草焚等除草剂;玉米田应用莠。

主要价值

食用价值

营养成分:每百克嫩茎叶含水分81 克,脂肪0.5 克,碳水化合物5 克,钙422 毫克,磷40 毫克,铁10.1 毫克,胡萝卜素5.28 毫克,维生素B10.02 毫克,维生素B20.59 毫克,尼克酸2 毫克,维生素C54 毫克。根含有淀粉17%,可食用及药用,但有毒,不可多食。

药用价值

化学成分
根茎含防已内酯(columbin),掌叶防已碱(palmatine)。
叶含山柰酚-3-半乳苷(kaempferol-3-galacto-side)。
功能主治
根状茎:健脾益气,利尿,调经,止带,疝气、疥疮 ;用于脾虚消化不良,月经不调,白带,乳汁稀少。
花:止痛;外用治牙痛。

植物文化

名字的由来和花语
打碗花又叫旋花,是喇叭花的一种,至于它的名字的由来已无从考究,不过在民间都俗称旋花为喇叭花,在中国古代建筑上到处都可以见到旋花的影子,是中国建筑装饰史上使用时间最长,使用范围最广的彩绘之一。相传旋花是神仙赐给凡间的具有驱邪效果的花卉,但是它的花期只有6月到7月,而人们为了希望长期拥有旋花的驱邪保佑作用,于是把旋花刻在一些建筑上,这样就能365日都能受到旋花的保佑了。所以,打碗花的花语为恩赐,因为它是神仙赐给凡间的。

打碗花与牵牛花的区别

区别主要有三点:
一、叶片形状不同。打碗花的叶子呈尖(钝)矢(箭头)状,叶片较小,牵牛花叶片呈心卵圆形,像桃子的横切面。
二、打碗花花朵较小,一般比一元硬币稍大,牵牛花花型较大,直径甚至超过10公分。
三、打碗花的茎一般匍匐在地面,攀爬性稍差a,牵牛花则善于攀爬。[2]

参考来源

  1. 打碗花, 搜狐, 2020-01-03
  2. 打碗花的功效与作用, 苹果绿, 2020-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