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打碗花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打碗花

中文學名:打碗花

拉丁學名:Calystegia hederacea Wall.

別稱:燕覆子、蒲地參、兔耳草、富苗秧、
扶秧、鈎耳藤

門:被子植物門

綱:雙子葉植物綱

目:管狀花目

科:旋花科

屬:打碗花屬

打碗花(學名:Calystegia hederacea Wall),又名打碗碗花,小旋花,面根藤、狗兒蔓、葍秧、斧子苗,喇叭花,是旋花科植物。多年生草本植物,與喇叭花相似,但非同一種植物。可入藥,具備健脾益氣,促進消化、止痛等功效。但具有一定毒性,慎食。亦可作園林植物。 打碗花分布於東非的埃塞俄比亞亞洲南部、東部以至馬來西亞

形態特徵

一年生草本,全體不被毛,植株通常矮小,高8-30(-40)厘米,常自基部分枝,具細長白色的根。莖細,平臥,有細棱。基部葉片長圓形,長2-3(-5.5)厘米,寬1-2.5厘米,頂端圓,基部戟形,上部葉片3裂,中裂片長圓形或長圓狀披針形,側裂片近三角形,全緣或2-3裂,葉片基部心形或戟形;葉柄長1-5厘米。花腋生,1朵,花梗長於葉柄,有細棱;苞片寬卵形,長0.8-1.6厘米,頂端鈍或銳尖至漸尖;萼片長圓形,長0.6-1厘米,頂端鈍,具小短尖頭,內萼片稍短;花冠淡紫色或淡紅色,鍾狀,長2-4厘米,冠檐近截形或微裂;雄蕊近等長,花絲基部擴大,貼生花冠管基部,被小鱗毛;子房無毛,柱頭2裂,裂片長圓形,扁平。蒴果卵球形,長約1厘米,宿存萼片與之近等長或稍短。種子黑褐色,長4-5毫米,表面有小疣。[1]

生長習性

打碗花喜歡溫和濕潤氣候,也耐惡劣環境,適應沙質土壤。打碗花總是作為沙質、沙礫質、礫石質土地的優勢種或伴生種出現在海濱地帶,在靠近海岸的花崗岩、片麻岩或片岩組成的礫石土上,特別是海水浪花經常可以到達的山坡上,有時以單一群落出現。是中國溫和氣候區沿海地帶鹽鹼土的指示植物。

分布範圍

分布在埃塞俄比亞亞洲馬來西亞以及中國大陸的全國各地等地。
生長於海拔100米至3,500米的地區,多生長於農田、平原、荒地及路旁,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種栽培。但可用於園林美化,可作為綠籬及綠雕草坪及地被。

繁殖方式

根芽和種子繁殖
田間以無性繁殖為主,地下莖質脆易斷,每個帶節的斷體都能長出新的植株。華北地區4~5月出苗,花期7~9月,果期8~10月。長江流域3~4月出苗,花果期5~7月。

植物危害

危害原因
由於地下莖蔓延迅速,常成單優勢群落,對農田危害較嚴重,在有些地區成為惡性雜草。主要危害春小麥、棉花、豆類、紅薯、玉米、蔬菜以及果樹,尤其對小麥危害更重。不僅直接影響小麥生長,而且能導致小麥倒伏,有礙機械收割,是小地老虎的寄主。
化學防除
麥田應用綠麥隆、利谷隆、2甲4氯、百草敵、排草丹、巨星等除草劑;豆類田應用賽克、廣滅靈、普施特、虎威、雜草焚等除草劑;玉米田應用莠。

主要價值

食用價值

營養成分:每百克嫩莖葉含水分81 克,脂肪0.5 克,碳水化合物5 克,鈣422 毫克,磷40 毫克,鐵10.1 毫克,胡蘿蔔素5.28 毫克,維生素B10.02 毫克,維生素B20.59 毫克,尼克酸2 毫克,維生素C54 毫克。根含有澱粉17%,可食用及藥用,但有毒,不可多食。

藥用價值

化學成分
根莖含防已內酯(columbin),掌葉防已鹼(palmatine)。
葉含山柰酚-3-半乳苷(kaempferol-3-galacto-side)。
功能主治
根狀莖:健脾益氣,利尿,調經,止帶,疝氣、疥瘡 ;用於脾虛消化不良,月經不調,白帶,乳汁稀少。
花:止痛;外用治牙痛。

植物文化

名字的由來和花語
打碗花又叫旋花,是喇叭花的一種,至於它的名字的由來已無從考究,不過在民間都俗稱旋花為喇叭花,在中國古代建築上到處都可以見到旋花的影子,是中國建築裝飾史上使用時間最長,使用範圍最廣的彩繪之一。相傳旋花是神仙賜給凡間的具有驅邪效果的花卉,但是它的花期只有6月到7月,而人們為了希望長期擁有旋花的驅邪保佑作用,於是把旋花刻在一些建築上,這樣就能365日都能受到旋花的保佑了。所以,打碗花的花語為恩賜,因為它是神仙賜給凡間的。

打碗花與牽牛花的區別

區別主要有三點:
一、葉片形狀不同。打碗花的葉子呈尖(鈍)矢(箭頭)狀,葉片較小,牽牛花葉片呈心卵圓形,像桃子的橫切面。
二、打碗花花朵較小,一般比一元硬幣稍大,牽牛花花型較大,直徑甚至超過10公分。
三、打碗花的莖一般匍匐在地面,攀爬性稍差a,牽牛花則善於攀爬。[2]

參考來源

  1. 打碗花, 搜狐, 2020-01-03
  2. 打碗花的功效與作用, 蘋果綠, 2020-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