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抗税罪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抗税罪是负有纳税义务的人或者企业、事业单位的直接责任人员,故意违反国家税收法规,采取公开抵制、对抗的方法,拒不缴纳税款,情节严重的行为。中国刑法中破坏社会主义经济秩序罪的一种。主要特征是:(1)犯罪客体是国家的税收管理制度。(2)犯罪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国家税收法规,采取公开对抗的方法,抗拒纳税,情节严重的行为。认定情节是否严重,主要看抗税的数额、手段及造成的后果。(3)犯罪主观方面是出于故意,且具有逃避纳税非法获利的目的。(4)犯罪主体可以是负有纳税义务的一般公民、也可以是企业、事业单位的直接责任人员。关于直接责任人员的含义,参见偷税罪。

简介

抗税罪(刑法第202条[1]),是指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故意违反税收法规,以暴力、威胁方法拒不缴纳应缴税款的行为。

抗税罪与使用暴力、威胁方法拒缴错征税款的界限。错征税款是因税收人员工作疏忽或者不熟悉税法等原因搞错征税对象、征税项目和应税数额等错误征税的行为,如该减免未减免、应少征却多征以及重复征收等。在该种情况下:如果税务人员坚持征税而引起抗拒缴纳的、不以抗税罪论处;如果使用暴力造成税务人员伤害的,可以按伤害罪追究其刑事责任

构成特征

1.侵犯的客体是复杂客体,既国家的税收管理制度和执行征税职务活动的税务人员的人身权利。

2.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税收法规,以暴力、威胁方法拒不缴纳税款的行为。

3.本罪的主体为特殊主体,负有纳税义务和扣缴税款义务的人。

4.主观方面出于直接故意。

犯罪构成

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复杂客体,既侵犯了国家的税收管理制度,又由于采用暴力、威胁方法抗拒缴纳应纳税款,必然同时侵犯执行征税职务活动的税务人员的人身权利

其犯罪对象,包括依法应缴纳的税款及依法征税的税务人员。这里的税款是除关税[2]以外的国内税收。这是的税务人员也限于依法征收国内税的工作人员。这是抗税罪区别于走私罪、妨害公务罪和其他犯罪的重要标志

客观要件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税收法规,以暴力、威胁方法拒不缴纳税款的行为

视频

抗税罪 相关视频

做永嘉刑案律师雁楠温州市律师所抗税罪
纳税义务人的确定原则是什么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国经济网,2009-08-27
  2. 关税的由来,搜狐,2017-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