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护理部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护理部(Nursing Department)是医院护理工作的指挥中心,护理部的工作管理水平,对全院各项护理工作的开展和护理质量的控制起至关重要作用。在医院工作中,护理与临床医疗工作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护理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医疗的质量。因此,对护理部的人员素质和工作管理有着严格的要求。[1]

[]

职责

一、护理部有健全的领导体制,实行三级管理,对科护长、 护士长实行垂直领导。 二、负责全院护理人员的调配和培养工作,向院主管领导和人事部门提出对护理人员的奖惩、晋升,晋级和任免等考核、考评意见。 三、护理部有年计划、季度计划、周工作重点,并组织认真落实,年终有总结。 四、建立健全各项护理管理制度、疾病护理常规、护理技术操作规程、护理质量监控标准及各级护理人员岗位责任和考核标准。 五、全面实施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 六、深入科室了解护理工作情况,协助临床一线解决实际问题,对重大抢救的护理进行现场组织及业务指导。 七、审查各科室提出的大型护理用品申购计划和落实使用情况。 八、护理质量控制工作: 1、建立健全全院护理质量监控网络。 2、年有工作计划、月有检查重点,有记录,并有改进措施。 3、督促、检查、评价护理质量,促进护理质量、安全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 4、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护理质量管理活动,将护理质量控制的信息传达到科室、传递至各级各类护士。 九、教学工作: 1、建立护理部、大科及病区教学管理组。 2、有各类人员(护生、进修生、在职护士等)的教学计划,有考核,有总结。 3、组织全院业务学习、护理查房与会诊、护士技能培训、新护士岗前培训等活动。 十、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召开相关工作会议,如护理部例会、科护士长例会、护士长例会、全院护士大会等。 十一、结合医院护理工作特点积极开展护理科研,不断总结临床护理经验。 十二、完成院领导交办的其它工作。 护理部负责拟定医院护理发展规划及管理目标,建立和健康护理组织系统,组织并修订各级护理人员的岗位职责、管理制度、技术操作规程、护理质量标准,并组织实施,督促检查及考评。负责护理人力资源的管理,合理配备人员,与人事部门合作做好护理人员的调动、任免、晋升、奖惩工作。负责制订护理人员继续教育培训计划并组织实施,定期进行考核,提高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 护理部须要了解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的办法,深入科室对突发事件、危重患者的护理、抢救工作进行指导与协调。根据工作的需要召开护理部例会、科护士长会议,分析、反馈护理工作情况布置及商讨工作方案

人员职责

护理部工作人员对病人进行住院指导和健康知识教育,做好基础护理和生活护理,合理控制陪护,积极创造条件,搞好病房设置规范化。定期对各科(病房)常备药品、器械物品的领取、保管和使用情况进行检查。了解或参加各科开展的新业务、新技术及危重病人的抢救。经常深入科室了解实际情况,督促检查各项工作的落实,杜绝护理事故,减少护理差错的发生,分析护理工作质量,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并作好记录。定期向院长汇报工作,提出改进工作措施。 1、在护理部主任领导下,分工负责护理、护理教学和护理科研。 2、负责草拟工作计划和总结,承办日常事务。 3、经常深入科室,检查病区管理和各项护理工作质量,征求病员意见,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必要时向主任报告。 4、经常检查护理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常规的执行情况,对护理事故、差错,认真调查、分析,及时报告。 5、承办全院护理学术活动及护理人员技术考核,具体安排进修、实习护士的培训。 6、了解护理学科发展动态,及时向主任提供信息资料。 7、负责护理人员技术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各种登记、统计工作。 8、承办护理部主任临时交办的工作。

人员标准

每千人口护士数从2005年的1.06提高到2010年的1.52。医院的医护比由2005年的1:0.97提高到2010年的1:1.16。公立医院中,三级医院医护比达到1:1.36,二级医院达到1:1.13,医院医护比例倒置问题逐步扭转。我国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护士占总数的51.3%,护士队伍从以中专为主体转向中专、大专、本科多层次教育的方向发展。 到2015年,全国注册护士总数达到286万,每千人口注册护士数为2.07,全国执业(助理)医师与注册护士比达到1:1-1:1.2。医护比例倒置问题得到解决。 2.增加医院护士配备。进一步落实医院护士配备标准,使医院护士数量与临床工作量相适应。到2015年,全国100%的三级医院、二级医院的护士配置应当达到国家规定的护士配备标准,其中,三级综合医院、部分三级专科医院(肿瘤、儿童、妇产、心血管病专科医院)全院护士总数与实际开放床位比不低于0.8:1,病区护士总数与实际开放床位比不低于0.6:1;二级综合医院、部分二级专科医院(肿瘤、儿童、妇产、心血管病专科医院)全院护士总数与实际开放床位比不低于0.6:1,病区护士总数与实际开放床位比不低于0.4:1;其他类别、等级的医院应当根据功能任务、服务量和服务效率等要素,科学配置护士,保障临床护理质量。 3.充实基层护理力量。进一步增加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农村乡镇卫生院的护理力量,保障基层护士待遇。到2015年,在基层从事工作的护士达到30万人,其中,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医护比达到1:1-1:1.5。 4.优化护士队伍结构。进一步增加大专层次护士比例,缩减中专层次护士比例。到2015年,全国护士队伍中,大专以上学历护士应当不低于60%;三级医院中,大专以上学历护士应当不低于80%,二级医院中,大专以上学历护士应当不低于50%。 5.稳定临床护士队伍。完善医院人事和收入分配制度,完成护士的岗位设置管理工作,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机制,护士的收入分配、职称晋升、奖励评优等向临床一线倾斜,做到多劳多得、优绩优酬、同工同酬,努力创造良好的职业发展条件,稳定临床一线护士队伍。 1、人员编制配备按病床与护士之比1:0.4—0.56。 2、具有护理专业技术职称的人员在护理岗位上工作。 3、护理人员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职业证书》并注册。 4、实行院长指导下的护理部主任负责制,实行护理部主任、病区护士长二级管理。 5、护理部主任必须具备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病区护士长必须具备护师以上专业技术职称。各护理单元配有中级专业技术职称的护理人员。护理管理者必须经过护理管理专业培训具有相应的护理、教学科研和组织管理能力。 6、35%以上的护理人员具有大专以上学历;护士长以上管理干部具有大专以上学历。

规章制度

1、护理部有年度工作计划、季安排、月重点及年工作总结。有护士长例会制度及护士长夜查房制度。 2、有护理各项规章制度,护理常规和各项技术操作规程,各级各类护理人员岗位职责并有落实措施,定期检查。 3、有质量控制管理组织和质量评价体系,有健全的护理工作质量登记、统计制度,按PDCA循环不断总结,分析、改进。 4、对各科室危重、大手术病人、抢救工作能进行指导并有定期查房制度,检查护理记录情况。 5、护理管理达到省、市卫生厅(局)的标准要求。 6、护理科研、训练有计划有落实措施,有科研成果;护理规范化培训和继续护理学教育率100%。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