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拉米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来自 全景网 的图片

拉米,外文名:Raamiah,Ramiah,基督教圣经人名。

世界上共有一千八百多种语言的圣经译本[1],几乎所有民族的语言,甚至地区方言都已包罗。其中二百八十多种是全本的新旧约[2],五百九十多种只有新约部分,九百二十多种是单行本或选辑本。

简介

(1)被掳后期与所罗巴伯一同返回巴勒斯坦的其中一人(尼七7)。拉米一字在以斯拉记二章2节又作利来雅。

以斯拉记

以斯拉记直接记载了犹太历史上一件最重要的事。从祭司的观点来看,它记载了犹太人被巴比伦人驱逐后,重回自己的国土。书中两次提到不同的归回,一次是在所罗巴伯率领下(一至六章;主前538),另一次是在80年后,由以斯拉带领(七至十章;主前458)。这卷书著重以斯拉的领导,以及百姓在故土的重建,两者均带来重要的影响。

关于以斯拉在波斯王宫的政治活动,我们所知甚少。无论如何,他似乎具有相当影响力,他的官职很可能相等于「专责犹太人事务的省书记」。在波斯帝国的整体运作中,这职位究竟达至何种程度的功能,则未能肯定,因为以斯拉所记载的事件,只在波斯人所谓「在河另一边」──即幼发拉底河以西地区──的省内发生。以斯拉在波斯帝国的重要地位,可从亚达薛西王赋予他全权去进行他认为对他的百姓和帝国有利的事中,显示出来(七21-26)。以斯拉的家谱记载于七章1-5节,他经常被称为谙习摩西律法的文士。身为祭司撒督后裔的他,已有权将妥拉教导人。

(2)巴录之子,曾听从以斯拉的劝勉,在被掳归回后把其外邦妻子休弃(拉十25)。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