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拳参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拳参又名山虾子、山虾、地虾、牡蒙、铜罗、刀剪药、虾参。花期夏、秋季。

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50~90厘米。根茎肥厚扭曲,外皮紫红色。茎直立,单一或数茎丛生,不分枝。根生叶丛生,有长柄;叶片椭圆形至卵状披针形,长12~18厘米,宽2.5~6厘米,先端短尖或钝,基部心形或圆形。下延成翅状,边缘外卷,无毛,或有时下面疏被柔毛。茎生叶较小,近乎无柄,叶片披针形至线形;托叶鞘膜质,管状,长达3厘米。穗状花序顶生,长达6厘米;花小,花被白色或淡红色,5裂,裂片长达3毫米;雄蕊8,着生于花被基部;子房上位,花柱3裂。瘦果三棱形,长约3毫米,褐色,常包于宿存花被内。

分布

生山坡草丛阴湿处。分布华北、西北及河南湖北山东江苏浙江。产河北、河南山西陕西、山东、江苏、湖北、吉林辽宁等地。

性味

苦、涩,微寒。

功效和作用

清热利湿;凉血止血;解毒散结。 主肺热咳嗽;热病惊痫;赤痢;热泻;吐血;衄血;痔疮出血;痈肿疮毒。用于赤痢,热泻,肺热咳嗽,痈肿,瘰疬,口舌生疮,吐血,衄血,痔疮出血,毒蛇咬伤。 [1]

1.现代实用中药

内服治赤痢;含漱作口腔炎之收敛剂;外用治痔疮及肿疡。

2.本草图经

捣末,淋渫肿气。

3.广西中药志

治肠胃湿热,赤痢,外用治口糜,痈肿,火伤。民间作产后补血药。

4.中药志

清热解毒,散结消肿。治热病惊痫,手足抽搐,破伤风,痈肿瘰疬,蛇虫咬伤。

临床应用

[2]

1.治疗菌痢、肠炎

用拳参制成片剂,每片含药0.3g。每次4片,日服3次。治疗菌痢80例,平均服药6.6天,结果治愈71例,好转5例,无效吐例。有效 病例平均 l天退热,其他症状体征的平均消失时间为:腹痛3.8天,里急后重2.7天,脓血便2.9天,便次复常3.3天。也有用拳参1两,水煎服,每天1-2次, 治疗菌痢、肠炎共130例,均有一定效果。

2.治疗肺结核

取拳参洗净晒干粉碎,加淀粉调匀压成0.3g的片剂。成人每次4-6片,小儿酌减。治疗12例,服药时间最长者半年,最短者40天。结果3例原发综合征均痊愈;9例浸润型肺结核痊愈5例,好转3例,1例无效。

3.治疗慢性气管炎

用1:1紫参(石生蓼的根茎)注射液(每ml含紫参黄酮2.2-2.5mg)肌肉注射,每次2ml,每日2次,10天为一疗程。治疗 103例,年龄;0-30岁,病程2-45年。除1例合并严重肺心病无效外,其余102例均有效。病型与疗效无明显关系。三个疗程后症状和体征的消失率分别为:咳嗽72.8%,咳痰79%,气喘 77.1%,干湿性罗音67.2%。咳嗽、咳痰、气喘与罗音的见效时间多数在7~10天内。但消炎作用较差。

4.拳参汤(证治准绳)

治阴虚久咳,肺痨,喘嗽。拳参9g,蜜百合9g,沙参(南沙参)6g,炙甘草6g,水煎服。方中拳参清热解毒,收敛渗湿,为君药。

5.感冒退热冲剂

主要成分为大青叶、板蓝根、拳参、连翘。有清热解毒的功能。用于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扁桃体炎、咽喉炎。开水冲服,一次18~36g,一日3次。方中拳参清热解毒,收敛渗湿,消肿,为君药。

参考文献

  1. 【拳参】--拳参作用功效及食用方法,常识坊,2016-12-29
  2. 拳参,中医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