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摆花街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摆花街

图片来自travel

摆花街(Lyndhurst Terrace)是香港岛中西区中环的一条道路。它建于中环南部一段斜坡上,连接荷李活道威灵顿街砵典乍街交界处,并在结志街阁麟街中环至半山自动扶梯系统十字交界。

名称

摆花街前称伦核士街,英文名称为“Lyndhurst Terrace”,是为了纪念英国大法官政治家约翰·考普利,第一代林德赫斯特男爵(John Singleton Copley, 1st Baron Lyndhurst)而命名。[1]伦核士街原为西洋高级妓院集中的风月区花街这个词在古代有妓院聚集的地方的意思[2],又相传当年好多买春男士前往附近的妓院前,习惯买束送给妓女,故吸引一众卖花小贩前往摆摊,后来这条街渐渐被称为摆花街,意指“摆放花卉的街道”,而英文名称不变。由于摆花街是一条短街,建于斜坡上,因此其英文名称不叫“Street”,而是“Terrace”,即是“斜坡上的平地”。[3]这个街名亦可见于爱尔兰作家詹姆斯·乔伊斯的《芬尼根的守灵夜》。

历史

摆花街于1840年代开辟,初时与周边地区同为妓院的集中地,其中西式妓院多在摆花街开业,而中式的则集中在普庆坊附近的太平山街地区。这些妓院后来迁至上环水坑口街,并于1903年港督弥敦命令下全数在石塘咀重置。

摆花街地区也有一些餐厅,杏䜩楼西菜馆是其中之一。它位处于摆花街2号,是为中华民国国父孙中山与其他爱国志士经常举行会议的地方,也是参与第一次广州起义、从外地来的革命志士之避难所。[4]接近阁麟街的一处也曾有一间“鸿福仪仗店”,专门出租轿子和幡饰等仪仗用品。

自1920年代始,摆花街出现了很多珠宝店,除了有几间到了1980年代才结业外,其馀的在1950年代被专营粤剧戏服的顾绣店取代。随著顾绣店陆续迁出,现在这里多为售卖饰品、家品、化妆品的店铺以及餐馆电影蝙蝠侠:黑夜之神》曾于2007年11月9日在摆花街进行拍摄工作,从香港时间下午2时30分开始,至下午6时完结。

沿路著名景点

  • 中环至半山自动扶手电梯系统:供市民来往中环半山区,是为全球最长的户外有盖行人扶手电梯
  • 杏䜩楼西菜馆遗址:该处于1979年重建成汇财中心(门牌号码为摆花街8号),已纳入中西区文物径孙中山史迹径,并设有站牌以作纪念。
  • 泰昌饼家总店:现时位于摆花街35号地下,于1954年开业。[5]港督彭定康勋爵十分喜爱泰昌的蛋挞,称之为“世界上好味的蛋挞”,泰昌因此而扬名。彭定康亦曾与其他曾访港的外国元首,如德国总理科尔品尝泰昌的出品。2005年5月,泰昌曾因业主加租一倍至每月港币8万元而暂时停业。事件获得了传媒的广泛报导,在5月最后营业的一天,饼店门外更出现买饼食的人龙。[6]其后于同年9月在摆花街35号地下觅得铺位重开,并在香港其他地方开设几间分店。

流行文化

1987年香港电影胭脂扣》中,如花与十二少经常在摆花街同进同出。在一讨论区内也有署名为“摆花街表哥”的用户发表以《猛鬼差馆——香港员警十年经历》为题的作品,内容讲述警员在摆花街经历过的灵异故事。而由林夕填词、陈司翰主唱的歌曲《摆花街一号》,其中一段歌词亦提到:“想起手牵手的节奏/想起摆花街一路陪你走”。

交通

现时有以下巴士路线途经摆花街。

参考文献

  1. 道路及铁路-道路名称(五)英官员命名道路 香港地方
  2. 花街,萌典
  3. (4)Lyndhurst Terrace 摆花街. [2010-10-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12-06). 
  4. 中西区文物径:杏䜩楼西菜馆旧址 康乐及文化事务署古物古迹办事处
  5. MS, "Tourists fall for distinctly Hong Kong flavours" The Independent, 24 February 2010
  6. Angie Wong, "Chinese Cake-away" HK Magazine, November 16, 2006
  7. 城巴12M线 (PDF). 城巴. [2012-05-26].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5-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