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攒竹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攒竹

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别名眉头、眉本、员在、始光、夜光、明光、光明、员柱。属足太阳膀胱经。在面部,当眉头陷中,眶上切迹处。布有额神经内侧支和额动、静脉。主治头痛,目眩,目翳,目赤肿痛,迎风流泪,近视,眼睑𥆧动,眉棱骨痛,及急、慢性结膜炎,面神经麻痹等。操作方法为可向眉中或向眼眶内缘平刺或斜刺0.5~0.8寸,或直刺0.2~0.3寸。禁灸。

基本信息

中文名:攒竹 别名:眉头、眉本、员在、始光 出处:针灸甲乙经 隶属经络:足太阳膀胱经   主治:眼部病证,呃逆,头痛 主要配伍:配后溪、腋门治疗目赤肿痛 操作:平刺或斜刺0.5~0.8寸

目录

1 名称释义

2 别名

3 功能作用

4 治法

5 定位

6 解剖

7 主治

8 操作

9 临床运用

10 配伍

11 相关论述

名称释义

1)攒竹,攒,聚集也竹,山林之竹也。攒竹名意指膀胱经湿冷水气由此吸热上行。本穴物质为睛明穴上传而来的水湿之气,因其性寒而为吸热上行,与睛明穴内提供的水湿之气相比,由本穴上行的水湿之气量小,如同捆扎聚集的竹竿小头一般(小头为上部、为去部,大头为下部、为来部),故名攒竹。小竹名意与攒竹近同。

2)眉本。眉,穴所在的部位也。本,根本也。眉本名意指本穴气血为眉发的根本。眉发与人的头发、须发一样,它皆为血气之余物,由人的肾之所生、血之所养。眉头须发始生于内而荣长于外,其气血来源在于本穴,本穴的气血强弱虚实直接关系到眉发的荣枯,故名眉本。眉头、眉柱、眉中名意与眉本同。 3)始光。始,开始也。光,光明也。始光名意指膀胱经气血在此由寒湿之状变为阳热之状。

本穴气血为睛明穴传来的寒湿水气,至本穴后吸热胀散而变为阳热之气,气血的变化如同从黑暗处来到光明处一般,故名始光。夜光、明光、光明、矢光、矢元名意与始光近同。

4)员在。员,周围之意。在,存在也。员在名意指本穴气血聚集于穴周,所处的范围不太大。本穴物质为睛明穴传来的水湿之气,至本穴后,虽吸热胀散,但所扩散的范围不太大,故名员在。员柱名意与员在同。

别名

眉本,眉头,员在,始光,夜光,明光,光明,员柱,矢光,眉柱,始元,小竹,眉中。

功能作用

吸热生气。

治法

寒则补之,热则泻之。

定位

在面部,眉头凹陷中,额切际处。

解剖

有额肌及皱眉肌;当额动、静脉处;布有额神经内侧支。

主治

1. 头痛,眉棱骨痛;

2. 眼睑𥆧动、眼睑下垂、目视不明、目赤肿痛等目疾;

3. 急性腰扭伤。

操作

可向眉中平刺或斜刺0.5~0.8寸或直刺0.2~0.3寸。禁灸。

临床运用

现代常用于治疗急性腰扭伤、近视、泪囊炎、面肌痉挛等。

配伍

配后溪、腋门治疗目赤肿痛; 配列缺、颊车主治面瘫、面肌痉挛

相关论述

1.《针灸甲乙经》:“头风痛,鼻鼽衄,眉头痛,泣出,善嚏。”

2.《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治眼中赤痛及睑𥆧动。”

3.《针灸大成》:“主目䀮䀮,视物不明,泪出目眩,瞳子痒,目瞢,眼中赤痛及睑𥆧动不得卧。[1]

视频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