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文征明」修訂間的差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Vcr對話 | 貢獻
(added Category:画家、书法家 using HotCat
 
(未顯示由 2 位使用者於中間所作的 6 次修訂)
行 1: 行 1:
'''文征明'''
+
[[File: 文征明.jpg|缩略图|[http://image.baidu.com/search/detail?ct=503316480&z=0&ipn=d&word=%E6%96%87%E5%BE%81%E6%98%8E%E8%8B%8F%E5%B7%9E%E7%9F%B3%E5%88%BB%E5%83%8F&step_word=&hs=2&pn=0&spn=0&di=45210&pi=0&rn=1&tn=baiduimagedetail&is=0%2C0&istype=0&ie=utf-8&oe=utf-8&in=&cl=2&lm=-1&st=undefined&cs=2968352862%2C598661585&os=4214140676%2C1356241677&simid=58941753%2C652686600&adpicid=0&lpn=0&ln=1117&fr=&fmq=1550900616623_R&fm=&ic=undefined&s=undefined&hd=undefined&latest=undefined&copyright=undefined&se=&sme=&tab=0&width=undefined&height=undefined&face=undefined&ist=&jit=&cg=&bdtype=0&oriquery=&objurl=http%3A%2F%2Fupload.8mhh.com%2F2013%2F1107%2Fthumb_390_300_1383789041696.jpg&fromurl=ippr_z2C%24qAzdH3FAzdH3Fooo_z%26e3Bb4ii_z%26e3Bv54AzdH3Fs1AzdH3FzpzAzdH3Fojgzijg24tg2AzdH3F&gsm=0&rpstart=0&rpnum=0&islist=&querylist=&force=undefined  征明苏州石刻像 原图链接]]]
文征明 - 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 
+
 
文征明(1470.11.28-1559.3.28),原名壁(或作璧),字征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画家、书法家、文学家。因官至翰林待诏,私谥贞献先生,故称" 待诏"、" 贞献"。为 谦和而耿介,宁王朱宸濠因仰慕他的贤德而聘请他,文征明托病不前往。
+
''' 征明'''(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
 文征明 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 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 绝"的全才 诗宗白居易、苏轼 文受业于吴宽 学书于李应祯 ,学 画于沈周 其与沈周共创" 吴派"。 在画史上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 在诗 上,与祝允 明、 唐寅、徐祯卿 并 称" 吴中 才子"
+
 
名称:文征明
+
== 物简介==
别名:文壁(或作璧)、文衡山、文贞献
+
 文征明(1470.11.28-1559.3.28),原名壁(或作璧) 字征明。
国籍:中国(明朝)
+
 
民族:汉族
+
十二岁起 以字行 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 故号"衡山居士" 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画家、书法家、文 因官至翰林待诏,私谥贞献先生,故称"文待诏"、" 文贞献"。 为人谦和而耿介,宁王朱宸濠因仰慕他的贤德而聘请他,文征明托病不前往
出生地:江苏苏州
+
 
出生日期:1470年11月28日
+
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 画无一不精,人 "四 " 的全才,诗宗[[白居易]]、[[[苏轼]], 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其与沈周共创"吴派"。在画史上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 ")。在诗文上 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 吴中四才子"。
逝世日期:1559年3月28日
+
<ref>[http://www.9610.com/wzm/1.htm 文徵明-明 书法-书法空间——永不落幕的书法博物馆]</ref>
职业:官员,书法 家, 画家,诗人
+
{{Infobox person
主要成就: 吴中四才子 、吴门四家之一
+
| 姓名     = 文征明
表作品:《真赏斋图》《绿荫草堂图》《甫田集》
+
| 图像     = [[File 文征 .jpg|right| 文征明[http://a0.att.hudong.com/24/88/20300323911105133531881319636.jpg 原图链接][http://image.so.com/i?src=360pic_normal&z=1&i=0&cmg=befb295cd76bcd929ee76973af0fe77c&q=%E6%96%87%E5%BE%81%E6%98%8E#/liteflow/list?imgkey=t010521e3859bc67eb0.jpg&prevsn=396&currsn=456 原图地址]]]
  派系:吴门派
+
| 图像说明 =
  官职:翰林待诏
+
| 出生日期 = {{Birth date|1470|11|28}}
  人物生平 :明 宪宗成化六年(1470年11月28日), 文征明 生于一个武官家庭。成化八年壬辰(1472年),父林举进士,担任温州永嘉县令。携家赴任。母祁氏相继携文征明兄弟前往文林赴任 。成化十二年丙申(1476年),文征明小时候生性迟钝但是为人忠厚。同年五月廿七日,母祁氏卒。于是被抚养于里 外祖母家。成化十三年丁酉(1477年) ,7岁的 征明还不能说话,但父亲 林认为他会大器晚成。成化十六年庚子(1480年),11岁开始能说话 就读外塾 父文林起复 博平县,征明随侍。文征明与唐寅 都穆结为朋友;并且跟从都穆学诗。唐寅也经常来到文征明家,向文林请教。 成化 二十三 丁未(1487年), 在安徽 读书并且认真体会古人之德,能自会有所得 后其父担 太仆寺少卿, 文征明 作为官属,陪侍父亲 文林 左右 明孝宗弘治元 申(1488 年), 从安徽归还故乡,成为乡里的秀才。岁试时,宗师批评 文征明 其字不佳,评价 三等 因此文征明开始精研书法 刻意临学 与蔡羽、吴爟结为朋友 弘治二 酉(1489 年) ,当时学官严厉,拘文法,循章句。 文征明 虽然练习程式之文 ,但 是心底里却很是不愿意学习 于是在间隙读《左传》、《史记》、两《汉书》及古今 集。 祝明 、都穆 、唐寅提倡 古文辞。祝允 、杨循吉皆折辈行相交。初识沈周 观沈周画《长江万里图》于双娥精舍 很是羡慕和赞赏他的绘画技艺 于是跟从沈周学画。周刚开始不希望 文征明 绘画妨碍了他的科举大业 但是最终 是倾尽全力将所有 画艺教授给他;并且非常喜欢和器重他 弘治八年乙卯(1495年) 以父命从 宽游,时宽丁继母忧于家 悉以古 文法 授之 且为延誉于公卿间。秋 第一次赶赴南京参加乡试,考试不中 认识金陵顾璘 陈沂 王韦、徐霖。画《金焦落照图 》。 曾经 与唐寅 商酌画法,认 作画应以六朝为师,设色以闲淡为贵 又谓南宋李唐丘壑布置 可为初学之师。弘治十年丁巳(1497年) 与徐祯卿、钱同爱、朱凯、张灵等交往同游 。征明 既博古善议论,又通晓元、明之际旧事 为时推服,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号称为"吴中四才子"
+
| 出生 点 = 江苏苏州
  征明苏州石刻像
+
| 逝世日期 = {{Death date and age|1559|03|28|1470|11|28}} 
[[File:C7957a1657e3390c7d3223e540626f28 u=504523164,628205485&fm=26&gp=0.jpg|缩略图|1]]
+
| 逝世地点 =
 +
| 国籍     =  ( 明朝)
 +
| 别名     = 文壁(或作璧)、 衡山、 贞献
 +
| 职业     = 官员 书法家,画家 诗人
 +
| 活跃时期 =
 +
名原因 = 吴中四才子 吴门四家之一
 +
| 知名作品 = 《真赏斋图》《绿荫草堂图》《甫田集》
 +
}}
 +
==人物生平==
 +
明宪宗 成化 年(1470年11月28日),文征明生于一个武官家庭。成化八年壬辰(1472年),父 林举进士 担任温州永嘉县令 携家赴
 +
 
 +
母祁氏相继携 文征明 兄弟前往 文林 赴任地 成化十二 申(1476 年),文征明 小时候生性迟钝但是 人忠厚 同年五月廿七日 母祁氏卒 于是被抚养于里中外祖母家 成化十三 酉(1477 年) ,7岁的 文征明 还不能说话 ,但 父亲文林认为他会大器晚成 成化十六年庚子(1480年),11岁开始能说话,就读外塾,父 林起复知博平县,征明随侍。
 +
 
 +
文征明 唐寅 、都穆 朋友;并且跟从都穆学诗。
 +
 
 +
唐寅也经常来到文征 向文林请教。成化二十三年丁未(1487年) 随父在安徽,读书并且认真体会古人之德,能自会有所得。后其父担任太仆寺少卿 ,文征明 官属,陪侍父亲文林左右。
 +
 
 +
明孝宗弘治元年戊申(1488年) 从安徽归 故乡,成为乡里 秀才。岁试时,宗师批评文征明其字不佳,评价为三等 因此文征明开始精研书法 刻意临学。与蔡羽、 爟结为朋友。弘治二年己酉(1489年),当时学官严厉 文法, 循章句。文征明虽然练习程式之文 但是心底里却很是不愿意学习 于是在间隙读《左传》 《史记》 两《汉书 及古今文集 。与 祝明、都穆、 唐寅 提倡 古文辞。祝允明、杨循吉皆折辈行相交 初识沈周 观沈周画《长江万里图》于双娥精舍,很是羡慕和赞赏他的绘画技艺 于是跟从沈周学画
 +
 
 +
周刚开始不希望文 征明 因为绘画妨碍了他的科举大业 但是最终还是倾尽全力将所有的画艺教授给他;并且非常喜欢和器重他 弘治八年乙卯(1495年),以父命从吴宽游,时宽丁继母忧于家,悉以古 法授之,且为延誉于公卿间。秋,第一次赶赴南京参加乡试,考试不中。认识金陵顾璘、陈沂、王韦、徐霖。画《金焦落照图》。曾经与唐寅商酌画法,认为作画应以六朝为师,设色以闲淡为贵。又谓南宋李唐丘壑布置,可为初学之师。弘治十年丁巳(1497年),与徐祯卿、钱同爱、朱凯、张灵等交往同游。征明既博古善议论,又通晓元、明之际旧事,为时推服,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号称为"吴中四才子"。
 +
<ref>[https://so.gushiwen.org/authorv_d676fc3cc7ad.aspx 文征明简介_古诗文网]</ref>
 +
==仕途坎坷==
 +
 
 +
文徵明出身于官宦世家,早期考取功名仕途不太顺利。明清时代,凡经过各级考试,取入府、州、县学的,通称“生江南春图员”,亦即所谓的“秀才”。文徵明在生员岁考时,一直考到嘉靖元年(公元1522年)五十三岁 ,一直未能考取,白了少年头。五十四岁那年,受工部尚书李充嗣的推荐到了京城朝廷,经过吏部考核,被授职低俸微的翰林院待诏的职位。这时他的书画已负盛名,求其书画的很多,由此受到翰林院同僚的嫉妒和排挤,文徵明心中悒悒不乐,自到京第二年起上书请求辞职回家,三年中打了三次辞职报告才获批准,五十七岁辞归出京,放舟南下,回苏州定居,自此致力于诗文书画,不再求仕进,以戏墨弄翰自遣。晚年声誉卓著,号称“文笔遍天下”,购求他的书画者踏破门坎,说他“海宇钦慕,缣素山积”。他年近九十岁时,还孜孜不倦,为人书墓志铭,未待写完,“便置笔端坐而逝”。
 +
 
 +
==主要成就==
 +
 
 +
'''成就综述'''
 +
 
 +
文征明的绘画兼善山水、兰竹、人物、花卉诸科,尤精山水。早年师事沈周,后致力于赵孟頫、王蒙、吴镇三家,自成一格。画风呈粗、细两种面貌。粗笔源自沈周、吴镇,兼取赵孟頫古木竹石法,笔墨苍劲淋漓,又带干笔皴擦和书法飞白,于粗简中见层次和韵味;细笔取法赵孟頫、王蒙,布景繁密,较少空间纵深,造型规整,时见棱角和变形,用笔细密,稍带生涩,于精熟中见稚拙。设色多青绿重彩,间施浅绛,于鲜丽中见清雅。这路细笔山水属本色画,具装饰性、抒情味、稚拙感、利家气诸特征,也奠定了“吴派”的基本特色。
 +
 
 +
文征明书法初师李应祯,后广泛学习前代名迹,篆、隶、楷、行、草各有造诣。尤擅长行书和小楷,温润秀劲,法度谨严而意态生动。虽无雄浑的气势,却具晋唐书法的风致,也有自己的一定风貌。小楷笔划婉转,节奏缓和,与他的绘画风格谐和,有“明朝第一”之称。
 +
 
 +
文征明在书法史上以兼善诸体闻名,尤擅长行书和小楷, 王世贞在《艺苑卮言》上评论说:“ 待诏(文征明)以小楷名海内,其所沾沾者隶耳,独篆不轻为人下,然亦自入 能品。所书《千字文》四体,楷法绝精工,有《黄庭》、《遗教》笔意,行体苍润,可称玉版《圣教》,隶亦妙得《受禅》三昧,篆书斤斤阳冰门风,而楷有小法,可宝也。”
 +
 
 +
文征明书法温润秀劲,稳重老成,法度谨严而意态生动。虽无雄浑的气势,却具晋唐书法的风致。他的书风较少具有火气,在尽兴的书写中,往往流露出温文的儒雅之气。也许仕途坎坷的遭际消磨了他的英年锐气,而大器晚成却使他的风格日趋稳健。文征明是继沈周之后的吴门画派的领袖,门人、弟子众多,形成当时吴门地区最大的绘画流派。
 +
 
 +
'''绘画成就'''
 +
 
 +
'''初期作品'''
 +
 
 +
文征明初期的作品,可以看见其纤细而精密记忆及有力的组织能力的表现方法。用普通线条的细心描写,不但很精致,一旦使用模糊的效果,在微妙的灰色部分就会生动起来。浓墨通常只作重点式地使用,色彩也就淡多了。这么做的结果,根据画册中的《风雨孤舟图》或米芾风格的《春山烟树图》,就要被归入宋末绘画的样式。然而在同时,这图甚至连《雨余春树图》使用青绿色的古风或《溪山深雪图》的雪景技巧都谈不上。当时活跃于苏州的画家们,尤其是承教于沈周的弟子,封元代大家都有相当的敬慕之意。《仿王蒙山水图》是文征明透过其生活体验,所做的一连串相同主题的作品中最早的一幅。在《东林避暑图》中——稍稍大胆地使用沈周的风格——可以看出倪瓒的格调。在纤细的小品《秋山图》里也可看到吴镇的影子;现存于上海的《天平纪游图》(1508年),即是用黄公望的格调。而代表性的《听泉图》里的敏锐和简洁,以及简拙的古风,都比较接近赵孟頫的风格。[此时文征明的山水画有两种比较典型的风格:“粗文”和“细文”。他的粗笔山水主要取法沈周和吴镇,在粗简中表现出层次和韵味;细笔山水则取法于赵孟頫、王蒙,用笔细密,布景繁密。设色多以青绿重彩或间施浅绛绘之,清雅宁静,具有很强的装饰意味。文征明性情温和儒雅,尤推崇秀润、细丽、含蓄的画风,作品以细笔山水为主。这与沈周的雄强刚健、粗犷张扬的画风明显不同。收藏界历来有“粗文细沈”之说,他的粗笔山水因数量较少而更受藏家钟爱。
 +
 
 +
'''后期作品'''
 +
 
 +
文征明后期作品,将青绿法和浅降法结合运用。文征明的青绿山水有两种,一种是较浓的,另一种是较淡的。前一种作品如《仿赵伯骕后赤壁图》、《春深高树图》、《晓春高树图》等,后一种作品比较多,如《兰亭序》、《雨余春树图》、《浒溪草堂图》等。文征明在青绿山水的设色方面继承了赵孟頫的设色方法,赵孟頫的设色与宋代院画相比,已不是那种浓艳俗气的设色法,他本人也对宋人浓艳的设色方式大加批评,尽管如此,赵孟頫有些精工秀丽的青绿山水中仍有宋代院体画作浓艳的遗风。文征明在青绿山水的设色上可以说已经完全摆脱了宋代院体浓艳俗气的画风,从他的作品来看,文氏巧妙地将青绿法和浅降法融合在一起,使他的作品既清丽雅致,又富有笔墨情趣。文征明是文人画家中非常重视色彩效果的画家,在中国画的设色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开创了明代青绿山水画的新风格。从现存世的文征明作品来看,以元四家笔墨为主要取法对象的作品非常多,反映出文氏对元人笔墨的偏爱。他的画中并不是单一地运用元四家中某个人的笔法和墨法,而是善于把各家的笔墨、构图以及造型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从绘画创作者的角度来看,文征明对于元人笔墨和形式美感的研习是相当深厚的,元四家的各种笔墨特色和造型手法在他的画中得到完美地承继与转化。
 +
 
 +
'''书法成就'''
 +
 
 +
文征明于书法则是博飞专精的典范。文征明的小楷造诣最高。主要师法传为王羲之的《黄庭经》、《乐毅论》以及钟繇《宣示》,王献之《十三行》等,又能融入唐人小楷笔法于一炉,形成“温纯精绝”的自家风貌。
 +
 
 +
文征明的行书大致可分两大类风格:一是以王羲之《圣教序》笔意为主所写的行书小品;一是以黄山谷笔意书写的大行楷。他在形成这两大类风格之前,同样经历过博采阶段,他不仅搜遍尽可能见到的王羲之法帖,还深入临习过颜真卿《争座位》、《祭侄文稿》、《刘中使帖》、《瀛州帖》、苏东坡《前赤壁赋》(并为此以苏体补书所缺三十六字)、黄山谷《经伏波神祠诗》、《竹枝词》以及米芾、赵孟頫等行书大家的墨迹。有时他也能像祝允明那样,以苏、黄、米等人的笔意书写自己的诗文。当然他并未停留在这个阶段,而是入后知出,对古法进行了扬弃,最后求得适合己性的自家笔法。
 +
 
 +
文征明的草书除学二王以及智永小草之外,也学怀素、黄山谷的狂草。最常见的还是前一类小草,且时常融入他的小行书中,狂草作品很少,仅见他分别作于43岁、50岁、51岁的三件作品。43岁应友嘱作《东林避暑图卷题诗》(现藏纽约美术馆)以黄山谷行书、狂草及苏体行书各书诗一首。其中狂草《上巳日独行溪上有怀》十七行,体由山谷及狂素。50岁所作《草书卷》(现藏无锡博物馆)则是学山谷狂草《竹枝词》后有所得而拟其笔意所作。51岁所作《八月六日书事·秋怀七律诗合卷》(现藏上海博物馆)则已脱去山谷狂草形骸,直逼怀素神意。此幅与以狂草见长的祝枝山相比,毫不逊色。李登在此卷后跋云:书家拟仿,虽极品皆可致力,所谓步步趋趋,惟草圣如颠素不可拟仿,何?危波以纵逸。而以拟仿,神先乖隔。故能逼真,所谓飘逸绝尘而膛乎其后者也。
 +
 
 +
文征明的隶书作品不多,但他颇为自得。主要学钟繇、梁鹄等。他有时以隶书作跋,如《跋范庵石湖诗卷》、《跋康里子山书李白诗》等;也常作四体千字文(正、草、隶、篆);有时以大字隶书作引首。他的大字隶书与小字隶书大异其趣。 此外,他曾集汉隶书写《汉隶韵要》(祝允明校韵,国家图书馆藏)可见他于隶书用功之勤,推广此体也不遗余力。文征明的隶书虽不是他最擅长的书体,却也是明代隶书风格的典型,恐怕与此举不无关系。文征明的篆书与其他书体相比算是弱项。但在写篆书风气沉寂的明代,他的篆书仍是相当难得而珍贵的。《艺苑巵言》由于文征明常书千字文作日课,故其篆书自有相当的基本功力。
 +
 
 +
文嘉《先君行略》曾云:“公平生雅慕元赵文敏公,每事多师之。论者的公博学,诗、词、文章、书、画,虽与赵同,而出处纯正,若或过之。”由此可知文徵征明不但诗文书画皆绝,而且于书法一门亦篆隶正行草皆擅,比他的前辈师友吴、王、李、沈、祝等更多能于篆隶两体。因此,他能继祝允明之后主盟吴门书派。
 +
 
 +
'''诗歌成就'''
 +
 
 +
文征明前期为“东庄十友”与“吴中四才子”之一,后期又“主风雅数十年”。文诗宗宋与宗中晚唐,融各家之所长,如陆诗之工整、苏诗之文人意趣、白诗之雅致、柳诗之幽深等。于此之外,文征明自身的性格、趣尚融化于诗中,形成了“雅饬之中,时饶逸韵”的诗风。
 +
 
 +
其一,雅饬之中,文诗的“雅”,自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诗在结构和辞句上的安排,亦偏雅化。在文诗中,其结构严谨,句式工整,体现了整饬的特点。征明曾学陆游,二者诗中均喜用对偶句。在文诗中,对偶句比比皆是,其常用的对偶句有四类:数字对、叠字对、色彩对和人地名对。
 +
 
 +
其二,“逸韵”诗风 ,文诗中的“逸韵”主要体现在隐逸之情和飘逸之美。文征明有浓厚的隐逸情结,自然在诗中有所流露。而其隐逸情怀的超凡脱俗,尤使其诗表现出飘逸的神采。再者文征明的雅致和隐逸情怀使其诗脱离尘俗,染上一缕不食人间烟火之气。其部分诗作写得飘逸洒脱。如《醉仙图》。
 +
 
 +
综上,文征明诗风既“雅饬”,亦饶“逸韵”,吴中地域特色鲜明,充满“雅”之气息,与当时吴中“俚俗”诗歌形成鲜明反差。受吴中俗文化的影响,文征明亦作有极少量带有俚俗特点的诗歌,但雅致诗歌占绝对主导地位。文诗取盛唐之下,依照当时七子派的标准,文诗格调不高,而其部分诗作体现出来的飘逸奔放之气,使其诗摆脱了柔靡的格调,只是所占比例不大;同时,文诗不能纯粹以七子派的标准来衡量,需用辩证的眼光来看,自有独特的美学价值。
 +
 
 +
'''富余藏书'''
 +
 
 +
文征明家藏书籍、书画极富,真赝纵横。收藏的古籍中,善本较多,宋刻本有《周易》《资治通鉴》《洪氏集验方》《冲虚至德真经》《杜工部草堂诗笺》《白氏文集》等10数种,近千卷。其藏书楼名众多,今从其藏书印知道有“玉兰堂”、“辛夷馆”、“翠竹斋”、“梅花书屋”、“梅溪精舍”、“玉盘山房”、“烟条馆”、“悟言室”、“清白堂”、“归来堂”等。藏书印章还有“竺坞”、“悟言室”、“江左”、“停云”等。卒后,其子文彭、文嘉,皆能保藏其书籍和书画。
 +
 
 +
==个人作品==
 +
文征明传世画作有《千岩竞秀》、《万壑争流》、《湘君夫人图》、《石湖草堂》、《石湖诗画》、《横塘诗意》、《虎丘图》、《天平纪游图》、《灵岩山图》、《洞庭西山图》、《拙政园图》、《雨余春树图》、《影翠轩图》、《潇湘八景册》、《江山揽胜图》、《山居雪霁图》、《惠山茶会图》、《春到寒林图》、《吴山秋霁》、《溪山对弈图》、《绿荫清话图》、《绿荫草堂图》、《前赤壁赋》、《松壑飞泉图》、《石湖诗图》、《失竹》、《江南春图》、《古木寒泉图》、《塞村钟馗图》、《松声一榻图》、《好雨听泉图》、《兰竹》、《梨花白燕图》、《水亭诗思图》、《仿王蒙山水》、《东园图》等。
 +
 
 +
文征明传世书作有《西苑诗》、《渔父辞》、《北山移文》等。
 +
 
 +
文征明著有《甫田集》,编有《停玉馆法帖》等。<ref>[https://guoxue.baike.so.com/query/index?type=poem&page=1&author_poem=%E6%96%87%E5%BE%81%E6%98%8E 文征明作品列表]</ref>
 +
 
 +
[http://image.so.com/i?src=360pic_normal&z=1&i=0&cmg=befb295cd76bcd929ee76973af0fe77c&q=%E6%96%87%E5%BE%81%E6%98%8E#/ 人物作品图片链接]
 +
[http://www.yac8.com/news/?list_topic-35.html 文征明作品大全]
 +
 
 +
==参考资料==
 +
 
 +
[[Category:画家、书法家]]

於 2019年5月5日 (日) 17:34 的最新修訂

文徵明(明代著名畫家、書法家)

人物簡介

文徵明(1470.11.28-1559.3.28),原名壁(或作璧),字征明。

四十二歲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號"衡山居士",世稱"文衡山",漢族,長州(今江蘇蘇州)人,明代畫家、書法家、文學家。因官至翰林待詔,私諡貞獻先生,故稱"文待詔"、"文貞獻"。為人謙和而耿介,寧王朱宸濠因仰慕他的賢德而聘請他,文徵明託病不前往。

文徵明的書畫造詣極為全面,詩、文、書、畫無一不精,人稱是"四絕"的全才,詩宗白居易、[[[蘇軾]],文受業於吳寬,學書於李應禎,學畫於沈周。其與沈周共創"吳派"。在畫史上與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稱"明四家"("吳門四家")。在詩文上,與祝允明唐寅徐禎卿 並稱"吳中四才子"。 [1]

文徵明
出生 (1470-11-28)1470年11月28日
江蘇蘇州
逝世 1559年3月28日(1559-03-28)(88歲) 
知名於 吳中四才子、吳門四家之一
知名作品 《真賞齋圖》《綠蔭草堂圖》《甫田集》

人物生平

明憲宗成化六年(1470年11月28日),文徵明生於一個武官家庭。成化八年壬辰(1472年),父林舉進士,擔任溫州永嘉縣令。攜家赴任。

母祁氏相繼攜文徵明兄弟前往文林赴任地。成化十二年丙申(1476年),文徵明小時候生性遲鈍但是為人忠厚。同年五月廿七日,母祁氏卒。於是被撫養於里中外祖母家。成化十三年丁酉(1477年),7歲的文徵明還不能說話,但父親文林認為他會大器晚成。成化十六年庚子(1480年),11歲開始能說話,就讀外塾,父文林起復知博平縣,征明隨侍。

文徵明與唐寅、都穆結為朋友;並且跟從都穆學詩。

唐寅也經常來到文徵明家,向文林請教。成化二十三年丁未(1487年),隨父在安徽,讀書並且認真體會古人之德,能自會有所得。後其父擔任太僕寺少卿,文徵明作為官屬,陪侍父親文林左右。

明孝宗弘治元年戊申(1488年),從安徽歸還故鄉,成為鄉里的秀才。歲試時,宗師批評文徵明其字不佳,評價為三等。因此文徵明開始精研書法,刻意臨學。與蔡羽、吳爟結為朋友。弘治二年己酉(1489年),當時學官嚴厲,拘文法,循章句。文徵明雖然練習程式之文,但是心底里卻很是不願意學習。於是在間隙讀《左傳》、《史記》、兩《漢書》及古今文集。與祝明、都穆、唐寅提倡為古文辭。祝允明、楊循吉皆折輩行相交。初識沈周,觀沈周畫《長江萬里圖》於雙娥精舍,很是羨慕和讚賞他的繪畫技藝,於是跟從沈周學畫。

周剛開始不希望文徵明因為繪畫妨礙了他的科舉大業,但是最終還是傾盡全力將所有的畫藝教授給他;並且非常喜歡和器重他。弘治八年乙卯(1495年),以父命從吳寬游,時寬丁繼母憂於家,悉以古文法授之,且為延譽於公卿間。秋,第一次趕赴南京參加鄉試,考試不中。認識金陵顧璘、陳沂、王韋、徐霖。畫《金焦落照圖》。曾經與唐寅商酌畫法,認為作畫應以六朝為師,設色以閒淡為貴。又謂南宋李唐丘壑布置,可為初學之師。弘治十年丁巳(1497年),與徐禎卿、錢同愛、朱凱、張靈等交往同游。征明既博古善議論,又通曉元、明之際舊事,為時推服,與祝允明、唐寅、徐禎卿號稱為"吳中四才子"。 [2]

仕途坎坷

文徵明出身於官宦世家,早期考取功名仕途不太順利。明清時代,凡經過各級考試,取入府、州、縣學的,通稱「生江南春圖員」,亦即所謂的「秀才」。文徵明在生員歲考時,一直考到嘉靖元年(公元1522年)五十三歲 ,一直未能考取,白了少年頭。五十四歲那年,受工部尚書李充嗣的推薦到了京城朝廷,經過吏部考核,被授職低俸微的翰林院待詔的職位。這時他的書畫已負盛名,求其書畫的很多,由此受到翰林院同僚的嫉妒和排擠,文徵明心中悒悒不樂,自到京第二年起上書請求辭職回家,三年中打了三次辭職報告才獲批准,五十七歲辭歸出京,放舟南下,回蘇州定居,自此致力於詩文書畫,不再求仕進,以戲墨弄翰自遣。晚年聲譽卓著,號稱「文筆遍天下」,購求他的書畫者踏破門坎,說他「海宇欽慕,縑素山積」。他年近九十歲時,還孜孜不倦,為人書墓志銘,未待寫完,「便置筆端坐而逝」。

主要成就

成就綜述

文徵明的繪畫兼善山水、蘭竹、人物、花卉諸科,尤精山水。早年師事沈周,後致力於趙孟頫、王蒙、吳鎮三家,自成一格。畫風呈粗、細兩種面貌。粗筆源自沈周、吳鎮,兼取趙孟頫古木竹石法,筆墨蒼勁淋漓,又帶干筆皴擦和書法飛白,於粗簡中見層次和韻味;細筆取法趙孟頫、王蒙,布景繁密,較少空間縱深,造型規整,時見稜角和變形,用筆細密,稍帶生澀,於精熟中見稚拙。設色多青綠重彩,間施淺絳,於鮮麗中見清雅。這路細筆山水屬本色畫,具裝飾性、抒情味、稚拙感、利家氣諸特徵,也奠定了「吳派」的基本特色。

文徵明書法初師李應禎,後廣泛學習前代名跡,篆、隸、楷、行、草各有造詣。尤擅長行書和小楷,溫潤秀勁,法度謹嚴而意態生動。雖無雄渾的氣勢,卻具晉唐書法的風致,也有自己的一定風貌。小楷筆劃婉轉,節奏緩和,與他的繪畫風格諧和,有「明朝第一」之稱。

文徵明在書法史上以兼善諸體聞名,尤擅長行書和小楷, 王世貞在《藝苑卮言》上評論說:「 待詔(文徵明)以小楷名海內,其所沾沾者隸耳,獨篆不輕為人下,然亦自入 能品。所書《千字文》四體,楷法絕精工,有《黃庭》、《遺教》筆意,行體蒼潤,可稱玉版《聖教》,隸亦妙得《受禪》三昧,篆書斤斤陽冰門風,而楷有小法,可寶也。」

文徵明書法溫潤秀勁,穩重老成,法度謹嚴而意態生動。雖無雄渾的氣勢,卻具晉唐書法的風致。他的書風較少具有火氣,在盡興的書寫中,往往流露出溫文的儒雅之氣。也許仕途坎坷的遭際消磨了他的英年銳氣,而大器晚成卻使他的風格日趨穩健。文徵明是繼沈周之後的吳門畫派的領袖,門人、弟子眾多,形成當時吳門地區最大的繪畫流派。

繪畫成就

初期作品

文徵明初期的作品,可以看見其纖細而精密記憶及有力的組織能力的表現方法。用普通線條的細心描寫,不但很精緻,一旦使用模糊的效果,在微妙的灰色部分就會生動起來。濃墨通常只作重點式地使用,色彩也就淡多了。這麼做的結果,根據畫冊中的《風雨孤舟圖》或米芾風格的《春山煙樹圖》,就要被歸入宋末繪畫的樣式。然而在同時,這圖甚至連《雨余春樹圖》使用青綠色的古風或《溪山深雪圖》的雪景技巧都談不上。當時活躍於蘇州的畫家們,尤其是承教於沈周的弟子,封元代大家都有相當的敬慕之意。《仿王蒙山水圖》是文徵明透過其生活體驗,所做的一連串相同主題的作品中最早的一幅。在《東林避暑圖》中——稍稍大膽地使用沈周的風格——可以看出倪瓚的格調。在纖細的小品《秋山圖》里也可看到吳鎮的影子;現存於上海的《天平紀游圖》(1508年),即是用黃公望的格調。而代表性的《聽泉圖》里的敏銳和簡潔,以及簡拙的古風,都比較接近趙孟頫的風格。[此時文徵明的山水畫有兩種比較典型的風格:「粗文」和「細文」。他的粗筆山水主要取法沈周和吳鎮,在粗簡中表現出層次和韻味;細筆山水則取法於趙孟頫、王蒙,用筆細密,布景繁密。設色多以青綠重彩或間施淺絳繪之,清雅寧靜,具有很強的裝飾意味。文徵明性情溫和儒雅,尤推崇秀潤、細麗、含蓄的畫風,作品以細筆山水為主。這與沈周的雄強剛健、粗獷張揚的畫風明顯不同。收藏界歷來有「粗文細沈」之說,他的粗筆山水因數量較少而更受藏家鍾愛。

後期作品

文徵明後期作品,將青綠法和淺降法結合運用。文徵明的青綠山水有兩種,一種是較濃的,另一種是較淡的。前一種作品如《仿趙伯驌後赤壁圖》、《春深高樹圖》、《曉春高樹圖》等,後一種作品比較多,如《蘭亭序》、《雨余春樹圖》、《滸溪草堂圖》等。文徵明在青綠山水的設色方面繼承了趙孟頫的設色方法,趙孟頫的設色與宋代院畫相比,已不是那種濃艷俗氣的設色法,他本人也對宋人濃艷的設色方式大加批評,儘管如此,趙孟頫有些精工秀麗的青綠山水中仍有宋代院體畫作濃艷的遺風。文徵明在青綠山水的設色上可以說已經完全擺脫了宋代院體濃艷俗氣的畫風,從他的作品來看,文氏巧妙地將青綠法和淺降法融合在一起,使他的作品既清麗雅致,又富有筆墨情趣。文徵明是文人畫家中非常重視色彩效果的畫家,在中國畫的設色方面做出了巨大貢獻,開創了明代青綠山水畫的新風格。從現存世的文徵明作品來看,以元四家筆墨為主要取法對象的作品非常多,反映出文氏對元人筆墨的偏愛。他的畫中並不是單一地運用元四家中某個人的筆法和墨法,而是善於把各家的筆墨、構圖以及造型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從繪畫創作者的角度來看,文徵明對於元人筆墨和形式美感的研習是相當深厚的,元四家的各種筆墨特色和造型手法在他的畫中得到完美地承繼與轉化。

書法成就

文徵明於書法則是博飛專精的典範。文徵明的小楷造詣最高。主要師法傳為王羲之的《黃庭經》、《樂毅論》以及鍾繇《宣示》,王獻之《十三行》等,又能融入唐人小楷筆法於一爐,形成「溫純精絕」的自家風貌。

文徵明的行書大致可分兩大類風格:一是以王羲之《聖教序》筆意為主所寫的行書小品;一是以黃山谷筆意書寫的大行楷。他在形成這兩大類風格之前,同樣經歷過博採階段,他不僅搜遍儘可能見到的王羲之法帖,還深入臨習過顏真卿《爭座位》、《祭侄文稿》、《劉中使帖》、《瀛州帖》、蘇東坡《前赤壁賦》(並為此以蘇體補書所缺三十六字)、黃山谷《經伏波神祠詩》、《竹枝詞》以及米芾、趙孟頫等行書大家的墨跡。有時他也能像祝允明那樣,以蘇、黃、米等人的筆意書寫自己的詩文。當然他並未停留在這個階段,而是入後知出,對古法進行了揚棄,最後求得適合己性的自家筆法。

文徵明的草書除學二王以及智永小草之外,也學懷素、黃山谷的狂草。最常見的還是前一類小草,且時常融入他的小行書中,狂草作品很少,僅見他分別作於43歲、50歲、51歲的三件作品。43歲應友囑作《東林避暑圖卷題詩》(現藏紐約美術館)以黃山谷行書、狂草及蘇體行書各書詩一首。其中狂草《上巳日獨行溪上有懷》十七行,體由山谷及狂素。50歲所作《草書卷》(現藏無錫博物館)則是學山谷狂草《竹枝詞》後有所得而擬其筆意所作。51歲所作《八月六日書事·秋懷七律詩合卷》(現藏上海博物館)則已脫去山谷狂草形骸,直逼懷素神意。此幅與以狂草見長的祝枝山相比,毫不遜色。李登在此卷後跋云:書家擬仿,雖極品皆可致力,所謂步步趨趨,惟草聖如顛素不可擬仿,何?危波以縱逸。而以擬仿,神先乖隔。故能逼真,所謂飄逸絕塵而膛乎其後者也。

文徵明的隸書作品不多,但他頗為自得。主要學鍾繇、梁鵠等。他有時以隸書作跋,如《跋范庵石湖詩卷》、《跋康里子山書李白詩》等;也常作四體千字文(正、草、隸、篆);有時以大字隸書作引首。他的大字隸書與小字隸書大異其趣。 此外,他曾集漢隸書寫《漢隸韻要》(祝允明校韻,國家圖書館藏)可見他於隸書用功之勤,推廣此體也不遺餘力。文徵明的隸書雖不是他最擅長的書體,卻也是明代隸書風格的典型,恐怕與此舉不無關係。文徵明的篆書與其他書體相比算是弱項。但在寫篆書風氣沉寂的明代,他的篆書仍是相當難得而珍貴的。《藝苑巵言》由於文徵明常書千字文作日課,故其篆書自有相當的基本功力。

文嘉《先君行略》曾云:「公平生雅慕元趙文敏公,每事多師之。論者的公博學,詩、詞、文章、書、畫,雖與趙同,而出處純正,若或過之。」由此可知文徵征明不但詩文書畫皆絕,而且於書法一門亦篆隸正行草皆擅,比他的前輩師友吳、王、李、沈、祝等更多能於篆隸兩體。因此,他能繼祝允明之後主盟吳門書派。

詩歌成就

文徵明前期為「東莊十友」與「吳中四才子」之一,後期又「主風雅數十年」。文詩宗宋與宗中晚唐,融各家之所長,如陸詩之工整、蘇詩之文人意趣、白詩之雅致、柳詩之幽深等。於此之外,文徵明自身的性格、趣尚融化於詩中,形成了「雅飭之中,時饒逸韻」的詩風。

其一,雅飭之中,文詩的「雅」,自然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其詩在結構和辭句上的安排,亦偏雅化。在文詩中,其結構嚴謹,句式工整,體現了整飭的特點。征明曾學陸游,二者詩中均喜用對偶句。在文詩中,對偶句比比皆是,其常用的對偶句有四類:數字對、疊字對、色彩對和人地名對。

其二,「逸韻」詩風 ,文詩中的「逸韻」主要體現在隱逸之情和飄逸之美。文徵明有濃厚的隱逸情結,自然在詩中有所流露。而其隱逸情懷的超凡脫俗,尤使其詩表現出飄逸的神采。再者文徵明的雅致和隱逸情懷使其詩脫離塵俗,染上一縷不食人間煙火之氣。其部分詩作寫得飄逸灑脫。如《醉仙圖》。

綜上,文徵明詩風既「雅飭」,亦饒「逸韻」,吳中地域特色鮮明,充滿「雅」之氣息,與當時吳中「俚俗」詩歌形成鮮明反差。受吳中俗文化的影響,文徵明亦作有極少量帶有俚俗特點的詩歌,但雅致詩歌占絕對主導地位。文詩取盛唐之下,依照當時七子派的標準,文詩格調不高,而其部分詩作體現出來的飄逸奔放之氣,使其詩擺脫了柔靡的格調,只是所占比例不大;同時,文詩不能純粹以七子派的標準來衡量,需用辯證的眼光來看,自有獨特的美學價值。

富餘藏書

文徵明家藏書籍、書畫極富,真贗縱橫。收藏的古籍中,善本較多,宋刻本有《周易》《資治通鑑》《洪氏集驗方》《沖虛至德真經》《杜工部草堂詩箋》《白氏文集》等10數種,近千卷。其藏書樓名眾多,今從其藏書印知道有「玉蘭堂」、「辛夷館」、「翠竹齋」、「梅花書屋」、「梅溪精舍」、「玉盤山房」、「煙條館」、「悟言室」、「清白堂」、「歸來堂」等。藏書印章還有「竺塢」、「悟言室」、「江左」、「停雲」等。卒後,其子文彭、文嘉,皆能保藏其書籍和書畫。

個人作品

文徵明傳世畫作有《千岩競秀》、《萬壑爭流》、《湘君夫人圖》、《石湖草堂》、《石湖詩畫》、《橫塘詩意》、《虎丘圖》、《天平紀游圖》、《靈岩山圖》、《洞庭西山圖》、《拙政園圖》、《雨余春樹圖》、《影翠軒圖》、《瀟湘八景冊》、《江山攬勝圖》、《山居雪霽圖》、《惠山茶會圖》、《春到寒林圖》、《吳山秋霽》、《溪山對弈圖》、《綠蔭清話圖》、《綠蔭草堂圖》、《前赤壁賦》、《松壑飛泉圖》、《石湖詩圖》、《失竹》、《江南春圖》、《古木寒泉圖》、《塞村鍾馗圖》、《松聲一榻圖》、《好雨聽泉圖》、《蘭竹》、《梨花白燕圖》、《水亭詩思圖》、《仿王蒙山水》、《東園圖》等。

文徵明傳世書作有《西苑詩》、《漁父辭》、《北山移文》等。

文徵明著有《甫田集》,編有《停玉館法帖》等。[3]

人物作品圖片鏈接 文徵明作品大全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