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新寮镇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新寮镇位于广东省湛江市徐闻县东北部新寮岛上,东濒南海,北与北莉岛为邻,西与和安镇连接,南与锦和镇外罗埠对峙,因岛得名。镇政府驻新寮圩,面积85.95平方千米(2017年),现下辖10个村委会81条自然村,农场1个,29280人(2017年),中学1所,小学10所,卫生院1所,同时驻有信用社、邮政、电信、工商、税务等单位,这里民风淳朴、人民正直、热情好客,有敢为人先的思想和优良的革命传统。[1]

历史沿革

新寮圩形成于清末。相传明前,今新寮镇辖地为荒岛,明初始有福建省莆田人漂泊到此岛上,以浅海捕捞为生,搭棚盖草寮定居,故称新寮岛。明、清时期,此地属海康县延和乡,民国初年属调风乡。建国前夕至1955年前属海康县第三区;1956年2月划入徐闻县第六区,称为新寮乡;1958年属锦和公社(也称上游公社) ;1959年5月从锦和人民公社划出,成立新寮人民公社;1983年改为新寮区公所;1987年改为新寮镇,今为陆岛乡镇。

自然资源

新寮岛是流沙堆积岛,地面没有水库河流、山石,地表是松散的白沙土,地下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如锆、钨、铂、锗等矿含量较高。有长达38公里的海岸线及1200平方公里的中浅海沟,可开发利用的海滩涂2000公顷。

基础建设

新寮先后筑起了 堰头、新丰、后海、东塘、南湾、八一、三丰、港六、北尾、塘口10条海堤,环岛海堤成为重点基础设施。主要产业是种养业,主种蕃莳、花生、稻谷、眉豆。养殖业主要有鸡、鹅、鸭、猪,重点是海水养殖业(主要是对虾、网箱养鱼、杂贝、青蟹四大种类)。

新寮镇为陆岛乡镇,从洋前堰头码头客渡可通往锦和、外罗,三丰渡口客渡可通往和安北莉、雷州东里镇等地,还有镇圩至和安的和新陆岛公路全程通车。每天从5点30分开始,每隔半小时就有客运车辆开往县城。每天有客运车辆6班(次)开往徐城。?

新寮镇工业方面主要有矿选、木料加工、制鞋、制冰等。农业方面有种植业林业、渔业、畜牧业、副业和养殖业,其中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主要经济支柱。2014年,全镇形成了泥蚶螺、对虾、青蟹、翡翠螺等四大养殖基地。

新寮镇行政辖区有10个村委会和1个镇办农场,新寮圩区面积104000平方米,圩区主要街道4条,呈“十”字形,全长36公里。1992年建成一条宽6米、长33公里的环岛公路,贯穿全镇各村委会,辐射70多条自然村。1998年新安堵海工程于1999年下半年堵海竣工并通车,全工程有南北两大主堤。2005年,铺设一条通过北堤12公里长的和新陆岛公路,从此了结新寮的孤岛历史。2002年已建成全岛交通网络。1983年建成新寮300吨级客、货运码头。1986年开通罗新客、货车轮渡。圩区内建设水塔一座,98%圩民饮水自来水。1990年架通跨海电缆。2014年,岛上全部居民均可用电照明。有邮电大楼一座,程控电话全岛开通。1992年建成农贸市场一个,占地面积3300平方米。还开辟洋前经济小区,旅业、商业配套设施正在建设中。?

新寮镇现有初级中学1所,完小10所,在校学生4450人,其中初中在校学生850人,完小在校学生3600人。适龄入学率99.8%。全镇文化娱乐场所37个,其中露天影剧场29个,卡拉OK场1间,文化室21个。群众文化生活有文学创作、摄影、舞狮、雷剧演唱、弹琴、弈棋、习书、绘画等,有教堂2间。镇圩卫生院1所。

风力电场

该项目位于徐闻县新寮镇东部,距集镇大约5公里。是广东粤电集团湛江风力发电有限公司的投资项目,总投资规模为第一期5.1亿元,共有33台风机。每台风机年发电量约500万千瓦时,年总发电量约为16500万千瓦时,年产值约为8712万元。现第一台风机已安装完毕,其他32台风机将在2008年5月份前安装完成,即将进行规模投产。该风机型是我国首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沿海型1.5MW风力发电机组,每台风机高75米,风叶长35.7米,其为壮观。该风电场建成后,不但是该县经济的增长点,而且将成为该镇乃至该县旅游的新亮点。

公路建设

该镇认真贯彻县委县政府关于建设乡村硬底化道路的工作会议精神,尽管该镇基础差、底子薄,但该镇群众热情高涨,不甘落后,结合生态文明村创建活动,认真组织、搞好宣传发动,多渠道多层面筹集资金,2004年底,共投入资金1047.6万元,完成乡村硬底化路48.5公里,其中32条自然村水泥路36.2公里,镇通村委会水泥路12.3公里。

人文发展

积极推进依法治镇进程,严格坚持政府向人大报告制度,自觉接受人大监督,认真落实人大代表的提案、建议,实行镇村二级政务公开,深入开展法制教育。认真处理人民群众来信来访,积极办理人大代表提出的议案与建议。2004年,该镇被评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信访工作”先进单位。[2]

社区介绍

堰头村委会

堰头村委会位于新寮镇最南端,东临太平洋,南与锦和镇外罗圩隔海相望,北与东塘、北尾两村委会接壤,是新寮镇10个村委会之一,下辖堰头仔、南海头和东柑碇等3条自然村,全村委会有348户1768人,耕地面积403亩,主要种植小稻、蕃薯、花生等作物,现该村委会有干部7人(其中党支委3人,村委委员4人)。该村委会村民主要靠出海捕鱼谋生,2011年,在党的富民政策的指引下,广大村民除出海捕鱼外,还大力发展海水养殖业,生活得到了较大的改善。该村委会建有300吨级码头一个,交通方便,为充分发挥毗邻外罗埠水陆交通便利的优势,带动该村委会经济的发展,该村委会还开发了洋前住宅小区,经过几年的规划建设,该小区2013已初具规模。

三丰村委会

三丰村委会地处新寮镇北部,距镇政府约4公里,东至后海村委会,西与新丰村委会、和安镇共界,南接八一村委会,北与和安镇接壤,是新寮镇10个村委会之一。下辖坑口、西村、北村、新村、蛟村、下湖、龙湖、北寮、梧桐、后村等10条自然村,其中坑口、西村、北村为革命老区村庄,全村委会共有405户1713人,以陈、李、曾、莫、吴、何等姓氏世居,总面积251.9公顷,其中耕地面积444.77亩,养殖池面积450亩,村民的生活经济来源主要靠种植业、养殖业及捕捞、采海过活。该村委会现有干部9人,其中党支委4人,村委干部3人,计生专干1人,村聘干部1人,有党员34名(其中预备党员3名),村民小组长11名。2007年村民人均收入1860元,村集体经济年收入仅有4500元。为尽快摆脱贫穷落后面貌,近几年,该村委会积极贯彻落实上级党委、政府号召,大力发展种养业,经济有了长足的发展,村民生活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村委会建起了一幢二层260平方的办公楼,村干部办公条件有了较大的改善。

港六村委会

港六村委会位于新寮镇镇圩,是新寮镇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东与塘口村委会相邻,南与北尾村委会接壤,北与八一村委会交界,西与锦和镇隔海相望。辖有港六、北沟、明塘、湖市、永安、北园、南寮、三岭、南村仔、湖仔、后塘、后坑仔、北坑仔等13个自然村和1个居民小组,总户数686户,人口3553人,耕地面积1448亩,林地850亩,养殖池308亩,村民主要种植水稻、蕃薯、花生等农作物和从事海水养殖、海上捕鱼等劳动。现有“两委”班子干部8人,党员72名(其中预备党员2名),2007年村民人均收入2600元,村委会集体经济年收入1万元。近几年来,在党的富民政策的指引下,村民发挥靠海吃海和就圩的优势,大力发展海水养殖业和从事经商,活跃市场,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生活明显改善。2004年村委会建起了一幢三层520平方的办公楼,不但改善了办公条件,还开办了旅业、饮食等行业,增加了村委会集体经济收入。13条自然村也建起了硬底化村道,实现村村通硬底化村道。

后海村委会

后海村委会是新寮镇10个村委会之一,距镇政府约6公里,位于新寮镇东端,东部、北部毗邻大海,西与八一村委会相邻,南与塘口、东塘两村委会接壤,辖有北村、王宅、中村、下寮仔四个自然村,468户2643人,耕地面积604亩,村民主要从事海水养殖业和种植业,是新寮镇发展海水养殖业前景较好的村委会。该村委会现有党员39人,村“两委”干部6名,其中党支委4名,村委委员3名,计生专干1名,有2名干部交叉任职,村民小组长4名。2007年村民人均收入2050元,村委会集体经济比较薄弱,年总收入仅10000元。近几年,该村委会充分发挥地缘优势,积极引导村民大力发展海水养殖业,社会经济发生了可喜的变化,村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大部分村民都住上了瓦房,有的移居镇圩建起了大楼,大都增添了电视机等高级家电和家庭改水改厕。村委会也正在兴建一幢二层270多平方米的办公楼,村委会干部办公条件将大大改善。在县委、县政府的积极争取下,粤电徐闻洋前风电项目正落点该村委会,该项目的建成将加快该村委会的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南湾村委会

南湾村委会位于新寮镇西北部,北与新丰村委会接壤,东与八一村委会毗邻,南与港六村委会相接,西依和新养殖场,交通十分方便,有和新二级公路从这里经过。该村委会辖有港头仔、东南湾、西南湾、井五、井南、井北和新龙市等7条自然村,有500户2350人,耕地面积620亩,林地500亩,虾池600多亩,村民以种植水稻、蕃薯、花生等作物为主,兼以海水养殖和出海捕鱼为辅。现有村委会干部5名,村民正、副组长14人,党员37人,村集体经济比较薄弱,是新寮镇10个村委会中较为贫穷的村委会。近几年来,该村委会在上级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克服重重困难,引导村民大力发展海水养殖业和种植业,村民生活水平得到了较大的提高,村委会正在筹建一幢二层280多平方的办公楼,千方百计改善村委会干部的办公条件。还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2013年建成了4公里长的硬底化村道,实现了村村通硬底化村道。该村充分发挥靠近和新养殖场的优势,积极改善投资环境,吸引客商投资置业,共有2间虾苗孵化场落户于此。

北尾村委会

北尾村委会位于新寮镇西南部,距镇政府约4公里,南与堰头村委会相接,东与东塘、塘口两村委会相邻,北依港六村委会,西与锦和镇隔海相望。是新寮镇10个村委会之一,也是重要的革命老区村委会。该村委会下辖北尾、烟楼、塘边、大村、六湾、西边塘、下海等7条自然村,705户3528人,耕地面积1442亩,主要种植水稻、蕃薯和花生等作物。该村委会有党员54名、五保户53人,孤儿4人,现有村干部7人(其中党支委3人,村委委员4人),2007年,村民人均收入1480元。2010年,该村委会积极引导村民发展经济,除海水养殖外,还向外输出富余劳动人到外地打工,增加村民收入。积极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施茅草房改造工程,村民居住条件明显改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村委会还积极争取上级有关部门的支持,建起了一幢二层340平方的办公楼,改善了村委会干部的办公条件。

新丰村委会

新丰村会位于新寮镇西北部,辖有东坑、马草港、西山、后村仔、井沟、场东、场西、南村仔、港头等9条自然村,614户2583人,耕地面积800多亩,养殖面积500多亩,村民主要种植水稻、蕃薯、花生等农作物和从事海上捕鱼、海水养殖业。该村委会现有党员33名,干部7人(其中“两委”干部4人,村聘用干部2人,计生专职干部1人),2007年,村民人均收入2150元,村集体经济年收入仅2000元,是一个较为贫穷的村委会。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2010年,该村委会积极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建设了10多公里长的硬底化村道,有的村庄还建起了水塔,用上了自来水,有三分之二的村民告别了茅草房和进行改水厕。该村委会还积极改善投资环境,吸引客商投资置业,除外地客商在这里兴办2间虾苗孵化场外,台湾商人邱朝雄先生兴办的文蛤螺孵化场也落户在该村委会。

八一村委会

八一村委会位于新寮镇中、偏北部,北与三丰村委会接壤,东与后海、塘口两村委会相邻,南依港六村委会,西与南湾村委会相望。辖有田头、下村仔、南村、东沟、下寮、云路、后寮、建安、鲎藤等9条自然村,868户3978人,耕地面积1331亩,是新寮镇10个村委会中人口最多的一个村委会,村民主要种植水稻、番薯、花生等作物和从事海水养殖业,2007年,村民人均收入1950元。该村委会现有党员65人,村“两委”干部6名,村民小组长9名,村集体经济较为薄弱,年总收入不足5000元。近几年来,在上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该村委会建起了一幢二层310平方的办公楼,改善了干部的办公条件。村委会驻地交通比较方便,有和新二级公路从这里通过,还建有八一小市场,繁荣当地经济,村民生活逐步得到改善。

塘口村委会

塘口村委会是新寮镇10个村委会之一,也是湛江市政府挂牌确认的革命老区村委会之一,该村委会位于新寮镇东部,距新寮圩约1公里,南与东塘村委会接壤,比与八一村委会相邻,西依港六村委会,东濒太平洋。全村委会占地面积约4平方公里,辖有龙仔、东沟、后村仔、盐厂、后六、北村仔、张宅、后坡、中一、中二、北塘口、周宅等12条自然村,574户3021人(其中共党员53名,孤儿五保47人),耕地面积1480亩,水养面积1800亩,主要是种植水稻、蕃薯、花生等作物和发展海水养殖业。是一个人多地少,群众生活比较困难的村委会,2007年人均收入仅有1100元。近几年来,在上级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2003年,该村委会建起了一幢三层320平方米的办公大楼,大大改善了村委会干部的办公条件。还大力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先后建起水泥硬底化村道17.2公里,连接全村委会12条自然村,形成了村村通硬底化村道的格局。茅草房改造达90%,改水改厕达40%,户户都有家庭用井,70%的农户家庭配备有电视。该村委会注重抓法制建设,是一个社会治安比较稳定的村委会。

东塘村委会

东塘村委会位于新寮镇东南端,南与堰头村委会接壤,西与北尾村委会相邻,北与塘口村委会相接,东临太平洋,是新寮镇10个村委会之一,也是新寮镇革命老区村委会,全村委会辖有建寮、新村、南边园、埠尾、东塘、林家、双星、双连、塘尾等9条自然村,有787户3578人,耕地面积834.9亩,村民主要种植水稻、蕃薯、花生等作物。现全村委会有干部9名(其中党支部支委5名,村委会委员4名),五保老人55人,孤儿6人,低保对象42人,2007年,村民人均收入1350元,村集体经济收入10000元。近几年来,在上级党委、政府的关心和大力扶持下,广大村民大力发展海水养殖业,生活得到较大改善,2012建寮、新村、埠尾、东塘、塘尾、双星等村庄都建成了硬底化村道,新村村还建起了自来水塔,村民全部饮上自来水,该村委会还建起了一幢3层360平方的办公大楼,改善了村级干部的办公条件。特别是粤电徐闻洋前风电项目正落户在该村委会,该项目的建成将大大加快该村委会的各项基础设施建设乃至经济的快速发展。[3]

相关视频

新寮镇林家村文化楼落成庆典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