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安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安鎮街道是江蘇省重點鎮,位於無錫市東部,南與無錫新區交界,區內與東亭街道、錫北鎮鵝湖鎮羊尖鎮及錫山經濟開發區接壤。全街道總面積49.5平方公里,戶籍人口4.8萬人,外來人口6萬人,下轄13個行政村、4個社區。境內的吼山、翠屏山、膠山、白丹山、鞋山、嵩山六大山體與九里河、走馬塘河、春豐河三條主要水系,構成新城得天獨厚的生態環境優勢。「三水六翠」交相輝映,助推了新城旅遊、會所功能的強化,帶動着周邊眾多產業的發展和升級。[1]

概述

全街道總面積49.5平方公里,戶籍人口93195人(2010年),下轄13個行政村、3個社區居委。安鎮於2009年4月撤鎮建街道,是聞名遐邇的摩托車、電動車之鄉,錫山區唯一的省重點中心(鎮)街,是建設中的錫東新城主陣地。

城市建設

錫滬路、錫東大道、錫太路、錫山大道、北中路等交通要道在境內交匯,與滬寧高速公路道口、無錫機場、312國道近在咫尺,設立在安鎮的京滬高鐵無錫站已經啟動建設,規劃建設中的地鐵二號線、四號線在安鎮交匯。作為錫山區的副中心,安鎮街道被確定為無錫市三年城市建設中六大重點功能區之一、先行試點的城鎮組團和無錫市的衛星城鎮,是無錫五大新城之一――錫東新城的核心區域,安鎮街道在市、區發展格局中的地位和作用正日益突顯。隨着高鐵的建成以及無錫市堅定的「東擴」步伐,安鎮與高鐵站商務區已融為一體,正逐步成為無錫市創新發展的新名片、錫山產業發展的新平台,上海、北京等強中心的功能轉移承接地,與蘇州、常州、泰州合作發展的大都市區樞紐,以及輻射江陰、常熟等周邊城市的區域中心。

2011年,街道堅持以保障錫東新城和商務區建設發展為主題,堅持以經濟社會轉型發展、趕超發展為主線,不斷創新發展理念,優化發展舉措,克服種種不利因素和發展難題,拆遷安置、社會管理、經濟發展、民生保障等各項重點工作得到全面推動和有效落實,為街道下階段工作快速推進、全面發展積累經驗、夯實基礎。2011年,街道完成工業總產值108.03億元,比上年增長9%;國稅工業開票銷售收入完成100.5億元,比上年增長15.2%,完成商務區年度目標計劃的105%;完成工業投資17.28億元,比上年增長133.5%;商務區、安鎮街道實現財政收入7.95億元,比上年增長42.5%,其中一般預算收入5.03億元,比上年增長51.1%;完成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7.2億元,比上年增長24.2%;完成服務業投入62.89億元,比上年增長37.7%。

加快拆遷安置,強勢助推商務區建設。始終堅持將拆遷安置工作作為街道全局工作的戰略重點,強力攻堅安置房建設、市區重點道路建設、重大建設項目騰地中的節點、難點問題,全力做好重點工程項目的征地清障、杆線遷移工作,有效保障了商務區項目建設的順利推進。研究出台《關於進一步加強拆遷安置工作的意見》和《安鎮街道拆遷安置工作操作規程》,嚴格實行拆遷簽約會審制度,保證拆遷安置工作的公平、公正。全年完成征地31宗、523.23公頃,租用土地14.38公頃;完成評估164.17萬平方米,簽約100.48萬平方米,拆除65.31萬平方米。做好商務區安置房建設的各項配合協調工作,確保安置房如期投用。安置水岸佳苑、山韻佳苑現房與金牛一期、鑫安五期、鑫安四期余房4959套,有效緩解了安置用房的供需矛盾。

行政區劃

位於錫山區中部,錫山經濟開發區東部園區所在地。面積49.5平方公里,人口93195人(2010年)。東接厚橋街道,西鄰雲林街道,南與鴻山街道、鵝湖鎮及濱湖區江溪街道、梅村街道相連,北至錫北鎮、東港鎮。辦事處駐安國路8號。[2]

歷史沿革

2003年10月,安鎮鎮與厚橋鎮合併設立安鎮鎮,2004年2月,查橋鎮與安鎮鎮合併設立安鎮鎮。鎮政府駐地安鎮自然鎮。《縣誌》載:古稱西堠村,相傳為南唐設堠之地。明洪武年間因安汝德墓又稱安家墳前。清乾隆年間,安氏興盛,遂稱安鎮,為錫東大鎮。原安鎮鎮,1949年為安鎮鎮,屬查橋區。1956年改安鎮鄉,後改公社。1983年復設鄉,1993年更置鎮。原查橋鎮,駐地查家橋自然鎮。相傳明代有查姓官員葬於河西,其子孫為掃墓之便而集資建橋,稱查家橋。後來橋東形成市鎮,沿用橋名。解放初稱查橋鄉,1958年成立公社,1983年復設鄉,1987年更置鎮。2009年安鎮鎮撤鎮設街,析出8個村委會、1個居委會歸厚橋街道管理。

安鎮鎮代碼

320205101。2006年,轄3個居委會、22個村委會:查橋居委會、安鎮居委會、厚橋居委會、白丹山村、大厙頭村、先鋒村、談村村、查橋村、山河村、春光村、丁巷村、安南村、高額村、團結村、膠南村、膠西村、膠北村、膠山村、安西村、安鎮村、中東村、盛安村、嵩山村、新厚橋村、謝埭盪村。[3]

歷史

安鎮鎮歷史源遠流長,山水秀美,風景怡人。境內有吼山公園、明末東林黨首領顧憲成墓地、千年膠山古寺和嵩山古寺等名勝古蹟,有無錫農民革命錫江游擊中心和抗日根據地——白丹山、三善堂農民革命運動紀念館、江南抗日義勇軍司令部駐地等革命聖地。安鎮人傑地靈,國家乒乓球隊總教練蔡振華、女子乒乓世界冠軍鄧亞萍都與安鎮結下不解之緣。

安鎮工業基礎發達,有較完善的招商載體。已經形成了摩托車、電動車、電線電纜、紡織化纖、有色金屬、電子、化工、熱交換器、機械等一批支柱產業,有一批行業和企業在全國同行中處於領先地位,其中,眾星集團、偉達集團、華能電纜、隆達銅業等都是久負盛名的規模企業。

安鎮街道於2009年4月份撤鎮建街道,是錫山區唯一的省重點中心(鎮)街,是無錫市正在建設的錫東新城主陣地。錫滬路、錫東大道、錫太路等交通要道在境內交匯,與滬寧高速公路道口、無錫機場、312國道近在咫尺,設立在安鎮的京滬高鐵無錫站已經啟動建設,規劃建設中的地鐵二號線、四號線在安鎮交匯。隨着高鐵的建成以及無錫市堅定的「東擴」步伐,安鎮與高鐵站商務區已融為一體,正逐步成為無錫市創新發展的新名片、錫山產業發展的新平台,上海、北京等強中心的功能轉移承接地,與蘇州、常州、泰州合作發展的大都市區樞紐,以及輻射江陰、常熟等周邊城市的區域中心。[4]

發展

在區委「全面開放,整體開發」的發展戰略中,錫山東部開發的戰役首先在安鎮打響。安鎮鎮作為錫山副中心地區的建設正全面展開,城市化進程不斷加快,社會事業全面推進,人民生活日益富足安康,社會秩序井然有序,是投資居住兩相宜的選擇。

安鎮工業經濟較為發達,工業園區基礎配套設施完備。現有園區由大成和新世紀兩部分組成,總占地7.5平方公里,入園企業300餘家,對街道的產出貢獻已超80%以上。安鎮工業已形成了摩托車、電動車、電線電纜、紡織化纖、有色金屬、電子、化工、熱交換器、機械等一批支柱產業。以新日、雅迪等為代表的安鎮特色產業、富民產業——電動車行業形成了較為完整的產業鏈,全街道電動車產量占全國的五分之一強,已經成為一個吸引全球目光的電動車生產基地。

現代農業及三產服務業在經濟中的總占比不斷提升。近三年,現代農業和服務業發展迅速,一批生活型、生產型服務大項目相繼落地,服務業投入年均增長超30%,三產增加值年均增長20%;全鎮無公害水稻、蔬菜、花卉苗木、果品、水產品等五大主導產業不斷壯大,規模經營面積已達61%。[5]

相關視頻

安鎮實小110周年,周大福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