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新板桥车站特定专用区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新板桥车站特定专用区

图片来自land

新板桥车站特定专用区是位于台湾新北市板桥区的一个建设计画区域,普遍简称为“新板特区”或“新站特区”。

背景

位于捷运府中站附近的台铁旧板桥车站建于1952年,在尚未有台北捷运分担台北都会区通勤运输的1990年代之前,其每日进出客量即已高达六万馀人次,是当时台铁全线营运量第二多的车站,仅次于台北车站。由于旧板桥车站无法负荷成长中的乘客量,且周边腹地有限,便于附近原台湾省烟酒公卖局板桥酒厂(靠近文化路)与台铁的板桥客车场、火车调度场(今县民大道周边)的范围,由台北县政府收购土地,兴建新板桥车站(同时实施铁路地下化)。上述范围面积约19公顷,为新板特区的最早期雏形。在时任台北县长尤清力主及排除许多抗争的过程下,参酌国立台湾大学建筑与城乡研究所对于台北县城乡发展的研究结论,将新板特区范围及规画升级为现今占地54公顷的淡水河西岸都会政经中心,并推动原于府中的原台北县政府大楼迁移至此。

区域范围

由板桥文化路台三线)一段、县民大道二段、中山路(县道114号)一段、区运路等四条横向道路,与汉生东路、新站路、新府路、民权路(县道106号)四条纵向道路所围成的“囲”字形区域,是目前狭义的新板特区范围,面积约为54公顷。此范围内有新北市政府及市民广场、四铁共构的板桥车站及大楼、万坪都会公园大台北新剧院(预定地)等政府机关及公共设施,以及远东百货FE21'(板桥店)、大远百(板桥店)等多家购物中心及影城 ,周边则有板桥高中海山高中板桥国小中山国中等学校及板桥第一和第二体育场区等。

近况发展

四铁共构的板桥车站(高铁、台铁、捷运板桥线捷运环状线),加上附近有长途客运站及短程公车站,使得新板特区成为新北市最完善的交通枢纽。

车站对面的新北市政府(原台北县政府)办公大楼于2003年1月完工,其前方的“县民广场”(今市民广场)除了提供都会核心区域的大型开阔空间外,也提供大型活动举办之场地,至今已举办了包括金马奖亚太影展、新北市冬季系列活动(新北市欢乐耶诞城、连结台北最HIGH新年城、寒假活动、年货大街、春节活动以及元宵灯节活动)、民歌之夜等多元重量级活动。

中山路上的远东百货、新站路上的大远百MegaCity购物中心威秀影城、第一个于车站规划的复合式百货环球购物中心板桥店、位于县民大道上板信双子星花园广场大楼内的诚品生活新板店和板桥秀泰影城,是目前新板特区中已营运的主要商场,也因此而使得新板特区商圈成型,并成为新北市最国际化的都会型商圈。

2014年底远东50层复合商办大楼开始招商营运成为新北市最高的建筑地标、未完成招商的丽宝百货广场、台电第二营运大楼、曼哈顿金融大楼也将加入营运,形成更为完整的商务办公圈。

新板特区后方的板桥体育场举办过各式运动比赛及演场会、大型集会活动(因此也有把此一部分纳入新板特区的说法);文化路旁的追风广场,原是供民众溜冰的广大场地,后来改建为万坪都会公园绿化环境,形成“都会绿色轴线”的概念。

2014年宏国关系事业旗下凯撒大饭店投资60亿元兴建天灯国际观光旅馆,预计2017年第3季启用,届时将提供地上31楼,地下5楼800间国际观光旅馆及地上20楼,地下5楼337间一般观光旅馆及地上7层楼185桌宴会厅及1栋停车塔,目前已进入完工阶段,完工取名新板凯撒大饭店,另外与新板凯撒大饭店共构的“新板希尔顿酒店”及“趣淘漫旅”等2间饭店也将同步开幕。[1][2]

周边建设

新板特区被定位成大台北淡水河西岸约250万人口腹地的都会中心。其建设具体展现在市民广场、万坪都会公园等大型都会开放空间、多元的大众运输功能如多铁共构车站、富实验色彩的复式空中及地下通廊、以及新北市政府在内的行政商办大楼。未来的大台北新剧院BOT及仍在讨论的巨蛋运动园区BOT及数座复合购物中心,将更进一步强化其丰富性。

另外,为了强化其都会中心的功能,除了台铁、高铁、捷运板南线捷运环状线在此交会外,亦于其周边开辟特一号及特二号两条快速道路通过,可快速串联国道一号国道三号

未来发展

板桥新站特定区仍处开发状态,目前以陆续完工的高总价住宅进度较快,新北市政府及部分中央机构已进驻,并拥有全台第一个四铁共构的车站。正在开发的则有万坪的都会型公园绿地、国际级歌剧院大台北新剧院新十大建设计划)、五星级观光饭店,以及数个财团商业开发案。

参考文献

  1. 陈志仁. 重返台湾市场 希尔顿酒店选择进驻新板特区. NOWnews 今日新闻. 2017-07-11 [2017-07-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29) (Chinese (Taiwan)). 
  2. 台北凯萨大饭店,饭店新闻剪辑. [2014-12-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