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日阿拐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日阿拐
basi-Banual
“联兴庄”总头目
时代 台湾日治时期台湾清治时期
族裔 赛夏族
其他名号 akuwai
出生 1840年
逝世 1903年
日治台湾南庄支厅


日阿拐赛夏语:basi-Banual;偏名为akuwai[1];1840年-1903年),闽南裔狮里兴社人,本姓,八岁时随父母移民台湾。父母不久双亡,由亲戚抚养,后卖给南庄赛夏族日姓人家收养,遂改姓,养父为日有来(tanoherah ubai)。[2]

日阿拐后来成为南庄狮里兴社头目。曾整合同族各社,组成“联兴庄”以抵御汉人入垦,被推举为总头目。1887年(光绪十三年)台湾设省,清廷开山抚番,被称为“狮里兴社社长”;又因与清国合作,招抚泰雅族有功,受封荣誉六品军功衔、国子监大学士。1893年,获大嵙崁抚垦局核准,于今苗栗县南庄乡拓垦,在八卦力、大湳一带从事制樟脑事业,并自入山开垦的汉人手中,按灶数收取垦荒制脑的权利金山工银,累积大量资金。[3][2]

日治初期,日本总督府于明治28年(1895年)颁布“官有林野及樟脑制造业取缔规则”,将无官方证明及山林原野地契约之蕃地视为官地[3],土地收归国有、实施专卖制度,仍获台湾总督府特许制脑事业。日本人板本格中岛兴吉关常吉等向他承租土地制脑,然而双方对契约之认知不同,日阿拐认为承租的是制脑权,日本人则认为包含开垦权,故而引发纠纷。后又因樟脑价格下降,业者积欠山工银,日阿拐遂联合赛夏族泰雅族客家人于明治35年(1902年)7月6日袭击南庄支厅,史称南庄事件[1][2][4]

南庄事件后日阿拐逃至南庄鹿场,在风美一个名为冷水附近,现今35林班地搭寮躲藏,隔年死于36和37两林班地交界处。[1]

相关条目

参考资料

书目
  • 日婉琦《族群接触与族群认同: 以赛夏族 tanohila:氏族日阿拐派下为例》国立政治大学民族学研究所
参考文献
  1. 1.0 1.1 1.2 黄净如. 《日阿拐家藏古文书与南庄事件》. 台湾原住民族图书资讯中心电子报.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员会. 
  2. 2.0 2.1 2.2 张子文 (2003年12月). "日阿拐". 《台湾历史小传》.
  3. 3.0 3.1 林薏伶. 《南庄乡蓬莱村之部落土地资源背景脉络分析》 (PDF). 国立政治大学. 
  4. 郑依忆 (2009年12月3日). "日阿拐". 《台湾大百科全书》

外部连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