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時間的沙漏(楊虎)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 時間的沙漏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網

《時間的沙漏》中國當代作家楊虎的散文。

作品欣賞

時間的沙漏

時間的沙漏,悄然沉澱着無法逃避的過往。當歷史的年輪平靜地碾過隋二代和貞觀之治,剛剛靜品唐明皇和楊貴妃纏綿悱惻故事的時候,安祿山、史思明麾下的胡人卻攻陷了博野,燒殺搶掠,凝固的鮮血訴說的不僅僅是黎民百姓的驚恐和無助。雍熙年間,宋太宗決定北伐收復燕雲十六州。雖最終伐遼國以失敗告終,但卻毫無疑義地加強了博野的軍事地位。朝廷先後在博野設立寧邊軍、永寧軍,謂之博關,境內屯兵甚盛,「雖無武勇,然涖事勤恪」的閻承翰,引唐河水自嘉山定州經套里村以濟饋運。金元時期,戰火迭燃,民不聊生,嗜血的狂歡者又哪管芸芸眾生的死活。到了明代,「燕王掃北」所過之處屍橫遍野,導致人口銳減,以至博野到了永樂二年全縣竟「丁不滿千」,不得不從山西夏縣遷民充役。明崇禎十二年,清兵八旗鐵騎攻陷博野城,軍民抵抗慘遭屠城。清朝末年,太平天國北伐軍和捻軍均在博野發生激戰,又少不了一場無辜生靈的塗炭。民國初年,直奉軍閥混戰,馮玉祥部追擊奉軍至博野瀦瀧河畔,在淮南村北、白塔村南的河灘上激戰三日,直殺得瀦瀧河水成了血色。

上世紀20年代初期,一個叫王志遠的博野血性漢子,遠比他在《紅旗譜》中的藝術形象朱老忠更真實。一群衣衫襤褸的泥腿子,舉着一隻只燃燒的火焰,點燃了「博蠡暴動」的春雷,拉開了「高博蠡暴動」的序幕。當朱德總司令來到博野東伯章村,揮動着大手檢閱晉察冀野戰軍炮兵的時候,距離新中國誕生還有不到兩年的時間

甲午年的初夏,在新疆令人髮指的暴恐案發生後不久,當我在千里之遙的博野職中操場出席一個反恐實戰演習的時候,忽然有種恍如昨日的感覺。演練場的高音喇叭,肆無忌憚切割着時光的溫度——和平雖好,忘戰必危!或許,戰爭的胎記,原來就是這樣一直變異並固執地留存着。而獵槍的瞳孔,也從不曾因猛獸的狡詐而懈怠

[1]

作者簡介

楊虎,必讀社簽約作家。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