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明实录」修訂間的差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未顯示同一使用者於中間所作的 2 次修訂)
行 1: 行 1:
[[File:明实录.jpeg|320px|缩略图|右|<big> 明实录</big>[https://timgsa.baidu.com/timg?image&quality=80&size=b9999_10000&sec=1591661780226&di=19b8535d3229fc16df3399ecdca91b4e&imgtype=0&src=http%3A%2F%2Fimg11.360buyimg.com%2Fn1%2Fjfs%2Ft3850%2F238%2F3598504632%2F13426%2F58afecc6%2F589c94f3Ncff899be.jpg 原图链接][http://spu.jd.com/11298927561.html 来自 东京 的图片]]]
+
[[File:明实录.jpeg|240px|缩略图|右|<big></big>[https://timgsa.baidu.com/timg?image&quality=80&size=b9999_10000&sec=1591661780226&di=19b8535d3229fc16df3399ecdca91b4e&imgtype=0&src=http%3A%2F%2Fimg11.360buyimg.com%2Fn1%2Fjfs%2Ft3850%2F238%2F3598504632%2F13426%2F58afecc6%2F589c94f3Ncff899be.jpg 原图链接][http://spu.jd.com/11298927561.html 来自 东京 的图片]]]
  
 《'''明实录'''》是[[明朝|明代]]历朝官修的[[编年体]]史书,是研究明代历史的基本史籍。记录[[明太祖]][[朱元璋]]到[[明熹宗]]朱由校共十三朝的史事。其中建文朝实录附于《[[太祖实录]]》中,景泰朝实录附于《[[英宗实录]]》中。全书共十三部,二千九百零九卷。纂修此书,系以朝廷诸司部院所呈缴的章奏、批件等为本,又以遣往各省的官员收辑的先朝事迹做补充,逐年记录各个皇帝的诏赦、律令,以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大事而成。明实录字数1600多万。
+
 《'''明实录'''》是[[明朝|明代]]历朝官修的[[编年体]]史书,是研究明代历史的基本史籍。记录[[明太祖]][[朱元璋]]到[[明熹宗]]朱由校共十三朝的史事。其中建文朝实录附于《[[太祖实录]]》中,景泰朝实录附于《[[英宗实录]]》中。全书共十三部,二千九百零九卷。纂修此书,系以朝廷诸司部院所呈缴的章奏、批件等为本,又以遣往各省的官员收辑的先朝事迹做补充,逐年记录各个皇帝的诏赦、律令,以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大事而成<ref>[https://www.zhonghuashu.com/wiki/%E6%98%8E%E5%AF%A6%E9%8C%84 明实录在线阅读],中华文库 </ref> 。明实录字数1600多万。
  
 
==成书经过==
 
==成书经过==
行 7: 行 7:
 
 明代体制,嗣君登极后,即钦定监修、正副总裁及纂修诸臣,编辑先朝《实录》。历朝开局修纂实录,均设监修、总裁、纂修诸官。礼部咨中外官署采辑史事,并派遣官吏、[[国子生]]等分赴各地访求前朝事迹,札送史馆。《实录》正式修成后,卷首列御制序,臣下进《实录》表,纂修诸臣姓名和纂修凡例等,誊录正、副二本,正本藏之宫中内府,副本藏之内阁,底稿于正式进呈前焚于太液池东芭蕉园。
 
 明代体制,嗣君登极后,即钦定监修、正副总裁及纂修诸臣,编辑先朝《实录》。历朝开局修纂实录,均设监修、总裁、纂修诸官。礼部咨中外官署采辑史事,并派遣官吏、[[国子生]]等分赴各地访求前朝事迹,札送史馆。《实录》正式修成后,卷首列御制序,臣下进《实录》表,纂修诸臣姓名和纂修凡例等,誊录正、副二本,正本藏之宫中内府,副本藏之内阁,底稿于正式进呈前焚于太液池东芭蕉园。
  
[[嘉靖]]十三年(1534年)七月,明世宗下令修建皇史宬并将之前的各朝《实录》《[[宝训]]》重新工整抄写,到十五年,皇史宬建成,重抄的《实录》转藏于皇史宬。而原来藏于内府的《实录》,后来被大火焚毁(见《万历起居注》万历十六年二月至三月,万历让人去找内府本而没有找到。让宋坤传口谕:“恐世宗(将实录)请去西城万寿宫被灾”。)。藏于皇史宬的《实录》遂成为唯一正本。
+
[[嘉靖]]十三年(1534年)七月,明世宗下令修建皇史宬并将之前的各朝《实录》《[[宝训]]》重新工整抄写,到十五年,皇史宬建成,重抄的《实录》转藏于皇史宬。而原来藏于内府的《实录》,后来被大火焚毁(见《万历起居注》万历十六年二月至三月,万历让人去找内府本而没有找到。让宋坤传口谕:“恐世宗(将实录)请去西城万寿宫被灾”。)。藏于皇史宬的《实录》遂成为唯一正本<ref>[https://weibo.com/p/230418b3770daf0102whtp 27《明实录》],微博,2016-9-30</ref>
  
 
 万历十六年二月,万历皇帝为了阅读方便,命[[大学士]]申时行“自太祖起,累朝《训》、《录》都誊写装潢进览,有几部就进几部”。趁此机会,[[翰林院]]誊录官员和校对官员,开始转相抄录,各种传抄本才得以流传。申时行认为“旧本简秩繁多,今宜并省,不拘卷数”,而且抄录时内府旧本已毁,皇史宬正本又不能随便翻阅,因此申时行只能照内阁的副本誊写。但此时的内阁副本已经“时有污损”。因而本次这个本子[[质量]]不高。至万历十八年十二月,完工,共计进呈《实录》、《宝训》1928卷,装订为100函,藏于乾清宫,供[[皇帝]]御览。民间的抄本也基本出自这个系统,由于这个版本“不拘卷数”,导致这个版本与后来的正本,分卷不同。
 
 万历十六年二月,万历皇帝为了阅读方便,命[[大学士]]申时行“自太祖起,累朝《训》、《录》都誊写装潢进览,有几部就进几部”。趁此机会,[[翰林院]]誊录官员和校对官员,开始转相抄录,各种传抄本才得以流传。申时行认为“旧本简秩繁多,今宜并省,不拘卷数”,而且抄录时内府旧本已毁,皇史宬正本又不能随便翻阅,因此申时行只能照内阁的副本誊写。但此时的内阁副本已经“时有污损”。因而本次这个本子[[质量]]不高。至万历十八年十二月,完工,共计进呈《实录》、《宝训》1928卷,装订为100函,藏于乾清宫,供[[皇帝]]御览。民间的抄本也基本出自这个系统,由于这个版本“不拘卷数”,导致这个版本与后来的正本,分卷不同。
行 18: 行 18:
  
 
[[明朝]]共修有十三朝实录:《明太祖实录》二百五十七卷;《明太宗实录》一百三十卷;《明仁宗实录》十卷;《明宣宗实录》一百十五卷;《明英宗实录》三百六十一卷;《明宪宗实录》二百九十三卷;《明孝宗实录》二百二十四卷;《明武宗实录》一百九十七卷;《明世宗实录》五百六十六卷;《明穆宗实录》七十卷;《明神宗实录》五百九十六卷;《明光宗实录》八卷;《明熹宗实录》八十四卷。其中建文朝无实录,《太宗实录》前九卷为《奉天靖难记》,不书建文年号,只写元、二、三、四年,卷十上至卷十五记建文四年(1402)秋七月燕王朱棣夺位后之事,时未改元永乐,革除建文年号,称洪武三十五年。景泰朝实录附于《英宗实录》中,虽未单独修纂,却也未废年号。崇祯朝明亡,故无官修实录。共五百册。
 
[[明朝]]共修有十三朝实录:《明太祖实录》二百五十七卷;《明太宗实录》一百三十卷;《明仁宗实录》十卷;《明宣宗实录》一百十五卷;《明英宗实录》三百六十一卷;《明宪宗实录》二百九十三卷;《明孝宗实录》二百二十四卷;《明武宗实录》一百九十七卷;《明世宗实录》五百六十六卷;《明穆宗实录》七十卷;《明神宗实录》五百九十六卷;《明光宗实录》八卷;《明熹宗实录》八十四卷。其中建文朝无实录,《太宗实录》前九卷为《奉天靖难记》,不书建文年号,只写元、二、三、四年,卷十上至卷十五记建文四年(1402)秋七月燕王朱棣夺位后之事,时未改元永乐,革除建文年号,称洪武三十五年。景泰朝实录附于《英宗实录》中,虽未单独修纂,却也未废年号。崇祯朝明亡,故无官修实录。共五百册。
 +
 +
==视频==
 +
===<center> 明实录 相关视频</center>===
 +
<center>46百家讲坛:朱元璋</center>
 +
<center>{{#iDisplay:u0823jqsh5h|560|390|qq}}</center>
 +
 +
<center>明宣宗竟在大明帝国盛世时逝世,而当时只有9岁的朱祁镇继位了!</center>
 +
<center>{{#iDisplay:x30101dvlq4|560|390|qq}}</center>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Category:654 實錄]]
 
[[Category:654 實錄]]

於 2020年6月10日 (三) 05:58 的最新修訂

明實錄》是明代歷朝官修的編年體史書,是研究明代歷史的基本史籍。記錄明太祖朱元璋明熹宗朱由校共十三朝的史事。其中建文朝實錄附於《太祖實錄》中,景泰朝實錄附於《英宗實錄》中。全書共十三部,二千九百零九卷。纂修此書,系以朝廷諸司部院所呈繳的章奏、批件等為本,又以遣往各省的官員收輯的先朝事跡做補充,逐年記錄各個皇帝的詔赦、律令,以及政治經濟文化等大事而成[1]。明實錄字數1600多萬。

成書經過

明代體制,嗣君登極後,即欽定監修、正副總裁及纂修諸臣,編輯先朝《實錄》。歷朝開局修纂實錄,均設監修、總裁、纂修諸官。禮部咨中外官署采輯史事,並派遣官吏、國子生等分赴各地訪求前朝事跡,札送史館。《實錄》正式修成後,卷首列御製序,臣下進《實錄》表,纂修諸臣姓名和纂修凡例等,謄錄正、副二本,正本藏之宮中內府,副本藏之內閣,底稿於正式進呈前焚於太液池東芭蕉園。

嘉靖十三年(1534年)七月,明世宗下令修建皇史宬並將之前的各朝《實錄》《寶訓》重新工整抄寫,到十五年,皇史宬建成,重抄的《實錄》轉藏於皇史宬。而原來藏於內府的《實錄》,後來被大火焚毀(見《萬曆起居注》萬曆十六年二月至三月,萬曆讓人去找內府本而沒有找到。讓宋坤傳口諭:「恐世宗(將實錄)請去西城萬壽宮被災」。)。藏於皇史宬的《實錄》遂成為唯一正本[2]

萬曆十六年二月,萬曆皇帝為了閱讀方便,命大學士申時行「自太祖起,累朝《訓》、《錄》都謄寫裝潢進覽,有幾部就進幾部」。趁此機會,翰林院謄錄官員和校對官員,開始轉相抄錄,各種傳抄本才得以流傳。申時行認為「舊本簡秩繁多,今宜並省,不拘卷數」,而且抄錄時內府舊本已毀,皇史宬正本又不能隨便翻閱,因此申時行只能照內閣的副本謄寫。但此時的內閣副本已經「時有污損」。因而本次這個本子質量不高。至萬曆十八年十二月,完工,共計進呈《實錄》、《寶訓》1928卷,裝訂為100函,藏於乾清宮,供皇帝御覽。民間的抄本也基本出自這個系統,由於這個版本「不拘卷數」,導致這個版本與後來的正本,分卷不同。

萬曆二十四年三月乙亥「火發坤寧宮,延及乾清宮,一時俱盡」。導致了申時行抄本,全部被焚毀。萬曆不得不下令重抄,四月戊午「命內閣謄進 累朝《寶訓》及《實錄》,以乾清宮大殿災,舊本忘失,補之。」(見《神宗實錄》卷296)此次謄錄的負責人是大學士趙志皋,到萬曆二十六年八月丙辰,大學士趙志皋等:「恭進累朝《寶訓》及《實錄》。太祖高皇帝《寶訓》十五卷《實錄》二百五十七卷、成祖文皇帝《寶訓》十五卷《實錄》一百三十卷、 仁宗昭皇帝《寶訓》六卷《實錄》十卷、宣宗章皇帝《寶訓》十二卷《實錄》一百一十五卷、英宗睿皇帝《寶訓》十二卷《實錄》三百六十一卷、憲宗純皇帝《寶訓》十卷《實錄》二百九十三卷、孝宗敬皇帝《寶訓》十卷《實錄》二百二十四卷 、武宗毅皇帝《寶訓》十卷《實錄》一百九十七卷、世宗肅皇帝《寶訓》二十四卷《實錄》五百六十六卷、穆宗莊皇帝《寶訓》八卷《實錄》七十卷。通共二千三百四十五卷,裝為百套,上嘉悅命奉安御前恭備詳覽。」這個版本的分卷和申時行版本不同。也導致了現在流傳的各個版本之間分卷不同。這是神宗以前實錄的最終定稿。

天啟年間,《明神宗實錄》、《明光宗實錄》修成,崇禎年間《明熹宗實錄》修成,都保存在皇史宬,一般人都難以見到,因而抄錄很少,在明末戰亂中,都有不同程度的損毀。清初曾將下令購求《熹宗實錄》殘缺的天啟四年和天啟七年六月部分,但沒能找到。

主要內容

明朝共修有十三朝實錄:《明太祖實錄》二百五十七卷;《明太宗實錄》一百三十卷;《明仁宗實錄》十卷;《明宣宗實錄》一百十五卷;《明英宗實錄》三百六十一卷;《明憲宗實錄》二百九十三卷;《明孝宗實錄》二百二十四卷;《明武宗實錄》一百九十七卷;《明世宗實錄》五百六十六卷;《明穆宗實錄》七十卷;《明神宗實錄》五百九十六卷;《明光宗實錄》八卷;《明熹宗實錄》八十四卷。其中建文朝無實錄,《太宗實錄》前九卷為《奉天靖難記》,不書建文年號,只寫元、二、三、四年,卷十上至卷十五記建文四年(1402)秋七月燕王朱棣奪位後之事,時未改元永樂,革除建文年號,稱洪武三十五年。景泰朝實錄附於《英宗實錄》中,雖未單獨修纂,卻也未廢年號。崇禎朝明亡,故無官修實錄。共五百冊。

視頻

明實錄 相關視頻

46百家講壇:朱元璋
明宣宗竟在大明帝國盛世時逝世,而當時只有9歲的朱祁鎮繼位了!

參考文獻

  1. 明實錄在線閱讀,中華文庫
  2. 27《明實錄》,微博,2016-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