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昭穆制度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昭穆制度
图片来自easyatm

昭穆制度一种起源于周代宗法制度[1]祠堂(包括帝王的宗庙)、墓地中祖先的排列顺序。就是根据昭穆制度决定的,主要是始祖居中,左昭右穆。此外,昭穆的排列顺序还应用在古代向祖先祭祀行礼时子孙如何排列。

左昭右穆: 昭穆制度是指宗庙制度之一,指宗庙、墓地或神主的辈次排列。庙制规定,天子立七庙,诸侯立五庙,大夫立三庙,士立一庙,庶人无庙,以此区分亲疏贵贱。延伸到民间,祠堂神主牌的摆放次序也就是昭穆制度,以始祖居中,以始祖座向观之,一世、三世、五世位于始祖的左方,称昭;二世、四世、六世位于右方,称穆。简而言之,昭穆就是宗庙、坟地和神主的左右位次,左为昭,右为穆,故亦称左昭右穆制。

周朝始祖居中 王季
右穆 二世 武王 左昭 一世 文王
右穆 四世 康王 左昭 三世 成王
右穆 六世 穆王 左昭 五世 昭王

由于日月星之运行多在中天以南,故古人观天象是坐北朝南。因此,“昭穆”之命名,以日东昇称“昭”,在左(龙边),昭有明义;日西落,在右(虎边),故称“穆”,“穆”甲骨文象收获。另外,春秋时期的昭穆还有尊卑的含义。古人尚左而下右,南向为尊,北向为卑,都有这种意味。

中国各地孔庙之四配圣位置排列,亦先左次右,先北次南。

至圣先师 孔子
曾参 宗圣 颜回 复圣
孟子 亚圣 孔伋(子思) 述圣

昭穆制度在周朝获得广泛应用,对墓葬、祭祀等仪式都是重要的参考。

参考文献

  1. 宗法制度,moe.e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