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曾中生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於 2018年11月23日 (五) 16:07 由 文华毓秀對話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曾中生)
(差異) ←上個修訂 | 最新修訂 (差異) | 下個修訂→ (差異)
前往: 導覽搜尋

曾中生(1900-1935),原名曾鍾聖,湖南省資興市人。1917年秋考入郴州第七聯合中學 (今郴州一中),1920年投筆從戎,1921年從學校畢業到縣樂成高小任國文教員。1923年毅然離開軍閥部隊,接觸革命理論。1925年考入黃埔軍校第四期,同年底加入中國共產黨。1926年6月,參加北伐戰爭,任國民革命軍第八軍前敵總指揮部組織科科長。大革命失敗後,赴蘇聯中山大學學習,參加在莫斯科召開的中共六大。歷任軍委參謀科科長、中央軍委委員、中共南京市委書記、中共鄂豫皖特委書記兼軍委主席、紅四軍政委、西北軍事委員會參謀長。1935年8月,由於反對張國燾軍閥主義、分裂主義,被張國燾秘密殺害,年僅35歲。1945年,中共中央在七大為曾中生平反昭雪。1989年11月,曾中生被中央軍委確定為軍事家。他是共和國36位軍事家中開始軍事生涯較早的一位,也是軍事論著最豐富的一位。撰寫《與川軍作戰要點》、《游擊戰爭要訣》、《與"剿赤軍"作戰要訣》等多篇軍事著作,豐富和發展了毛澤東軍事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