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朱宪彝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朱宪彝(1903年-1984年),著名中国医学家、内分泌学家,纽约州立大学医学博士世界钙磷代谢之父[1],第一任天津医科大学校长。

生平

朱宪彝早年毕业于天津英租界新学书院,1930毕业于北平协和医学院,纽约州立大学,哈佛大学博士后,是中国医学界第一个在期刊《Science》上发表文章的学者。中国医学界第一个在国际上为疾病命名的学者,命名了肾性骨病。是世界上第一个对钙磷代谢有突破性研究的学者。

工作经历

1936年至1937年在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做博士后研究。教授,历任天津医学院院长,天津市内分泌研究所所长,河北医学科学院院长,中华医学会常务理事,中华内科学会主任委员,中华内分泌学会主任委员,卫生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共中央地方病领导小组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缺乏病专家组组长,全国一至五届人大代表,天津市一至九届人大代表[2],中国科协委员,天津市科协一届副主席。

医学界的地位

是我国临床内分泌学的创始人和奠基人之一,也是杰出的医学教育家,天津医学院的创建人。从1934开始在协和医院工作至80年代,在代谢性骨病的研究上一直居国际领先水平。首先预言VitD的活化要在肾脏进行,约20年后才被美国学者证实。提出的“肾性骨营养不良”的命名,迄今仍被使用,被国际上尊称为“代谢性骨病的现代知识之父”。50-80年代在碘缺乏病的研究上,一直居国内领先水平,对甲状腺功能“代偿、失代偿、正常”的三种类型的分类、命名和有关研究居国际领先水平,推动了碘和发育的基础研究,使基础研究工作进入国际领先水平。对碘缺乏病及甲状腺疾病的研究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三等奖。主编了《内科学》、《内分泌学》、《代谢性骨病学》等专著,发表论文56篇。培养硕士研究生6名、博士研究生2名。

纪念

2019年6月16日,天津医科大学代谢病医院迁至北辰区新院址之际,新增“天津医科大学朱宪彝纪念医院”为医院的第一名称,以纪念朱宪彝。

视频

朱宪彝 相关视频

朱宪彝纪念医院全新启航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