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李保成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李保成

李保成, 1927年8月29日(农历八月初三)生于河南林县(今林州市)是临淇镇,1946年6月1日参加革命,于太行第五军分区五十团二营五连,历任副班长、班长。1946年12月9日加入中国共产党。1947年8月改编为晋冀鲁豫军区第九纵队二十七旅八十九团三营八连,历任班长、副排长、排长。

基本内容

中文名:李保成

出生地:河南林县(今林州市)

逝世日期:2005年 3 月6日

国籍:中国

出生日期:1927年8月29日

概述

1948年4月二次解放洛阳战役,在战斗中奋勇杀敌数十人,俘虏三十一人,缴获大批武器,荣立一等功。1948年11月在淮海战役第一阶段战斗中与两位战友顽强作战,英勇杀敌,直捣敌旅部,荣立特等功一次并授予“三勇士”称号。淮海战役第二阶段战斗中,率四、五两个班以七颗手榴弹打下五个地堡并击退敌人多次反扑,荣立一等功。1949年2月编入第二野战军第四兵团第15军45师134团8连,历任排长、副连长。1950年3月参加贵州“剿匪”行动。在蚌井洞战斗中荣立特等功。在黔西“剿匪”行动中率部英勇作战,屡立战功,六个月战斗中荣立特等功四次。

1951年3月29日,第15军奉命参加抗美援朝战争,改编为中国人民志愿军笫3兵团步兵第15军,李保成历任军警卫连连长、团警卫连连长、134团3营8连连长。 李保成入朝前曾被选送到军校学习,回来后本来被分配到军警卫连当连长,可他嫌警卫连没仗打,死磨活缠还是回到了第八连,担任连长,是当时15军内最年轻的三个连长之一。1952年10月,率钢八连参加了著名的上甘岭战役,坚守在上甘岭最前沿597.9高地一号坑道,是一号阵地主要指挥官,与美军浴血奋战43天,在缺水断粮的情况下连续坚守坑道14昼夜,在14天中,先后有三、四百人进入过1号坑道,战后仅有8人幸存(回撤途中,遭遇敌人炮火又牺牲2人),李保成是幸存者之一。14天中,八连官兵以超生命极限的战斗韧劲,坚守坑道阵地14个昼夜,击退敌人的无数次进攻,连队付出了重大牺牲,歼敌1760余人,最终把布满381个弹孔的军旗插上了597.9高地主峰。个人荣立二等功,授予“国际三级勋章”。所带钢八连荣立集体特等功,后被称为上甘岭特功八连,受到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部、政治部的表彰。电影《上甘岭》钢八连长叫张忠发,[1]因此有人认为原型人物是张计发(七连连长)。不确,钢八连在的真正原形一般认为是他。

胜利

1954年4月胜利回国,历担任134团3营参谋长、团参谋长、团长等职。1961年10月参加国庆观礼,受到毛泽东主席和中央领导人的接见。1962年9月 参加空军第三届党代会,受毛主席接见 。1967年9 月,任荆沙警备区司令、湖北沙市革委会主任。1970年5月任空降兵第15军45师副师长,1979年7月任空降兵第15军军副参谋长。1983年5月离休。2005年 3 月6日因病去逝。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