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李大钊烈士陵园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李大钊烈士陵园位于北京市海淀区万安公墓内,是为纪念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李大钊而建立的。

概况

1927年4月28日,李大钊、路友于等中国共产党员被奉系军阀张作霖处决后,灵柩一直停放在北京宣武门外下斜街妙光阁浙寺达6年之久。1933年清明节,在中共北平市委的安排下举行公葬,埋在万安公墓。

1982年,在邓小平的提议下,中共中央为纪念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李大钊,决定设立了李大钊烈士陵园。李大钊烈士陵园于1983年在原管理用房的院落里建成。陵园包括李大钊和其夫人赵纫兰的墓,李大钊汉白玉塑像,由邓小平题词的“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李大钊烈士永垂不朽”的墓碑,还有两间李大钊生平事迹陈列室。1984年,李大钊烈士陵园成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1986年,被列为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1992年,被北京市政府列为北京市青少年教育基地。1995年,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列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

在李大钊塑像旁,还悬挂着一面中国共产党党旗,烈士陵园已成为中共党员入党仪式和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的地方。

生平简介

李大钊李大钊(1889——1927),字守常,河北省乐亭县人,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1913年留学日本,1916年回国后积极投入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任北京大学图书馆主任和经济学教授,参加《新青年》编辑工作,与陈独秀创办《每周评论》,宣传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介绍马克思主义,发起和组织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和共产主义小组。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代表中央指导北方革命工作,在中共二大、三大、四大上被选为中央委员。1922年与孙中山谈判,建立了国共第一次合作。1927年4月6日与80多位革命者一起被奉系军阀张作霖逮捕,受尽酷刑折磨,任刽子手将竹签打进指甲缝直至被剥去双手指甲,仍坚贞不屈,于28日与其他19名志士一起英勇就义。1933年葬于万安公墓[2]

景区意义

李大钊烈士陵园是为纪念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李大钊烈士而建立的。陵园位于北京西郊,风景秀美的香山脚下、万安公墓中部,坐西朝东,为一传统庭院式建筑。占地2200平方米。

由建园开始到2008年这十余年来,李大钊烈士陵园已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基地。烈士雕像前可容纳500余人的小广场是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少先队员们举行各种仪式和党、团、队活动的重要场所。陵园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积极开展各种宣传教育活动,组织出版《万安丛书》,除宣传李大钊烈士的《李大钊传略》外,还利用万安公墓安葬历史名人多的优势,出版了《文艺名家》、《学界宗师》等,向大中小学生和各界群众宣传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

视频

李大钊烈士陵园 相关视频

红色地图系列——李大钊烈士陵园
团员青年参观李大钊烈士陵园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