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李大釗烈士陵園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李大釗烈士陵園位於北京市海淀區萬安公墓內,是為紀念中國共產主義運動的先驅李大釗而建立的。

概況

1927年4月28日,李大釗、路友於等中國共產黨員被奉系軍閥張作霖處決後,靈柩一直停放在北京宣武門外下斜街妙光閣浙寺達6年之久。1933年清明節,在中共北平市委的安排下舉行公葬,埋在萬安公墓。

1982年,在鄧小平的提議下,中共中央為紀念中國共產主義運動的先驅李大釗,決定設立了李大釗烈士陵園。李大釗烈士陵園於1983年在原管理用房的院落里建成。陵園包括李大釗和其夫人趙紉蘭的墓,李大釗漢白玉塑像,由鄧小平題詞的「共產主義運動的先驅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李大釗烈士永垂不朽」的墓碑,還有兩間李大釗生平事跡陳列室。1984年,李大釗烈士陵園成為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1986年,被列為全國重點烈士紀念建築物保護單位。1992年,被北京市政府列為北京市青少年教育基地。1995年,被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列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1]

在李大釗塑像旁,還懸掛着一面中國共產黨黨旗,烈士陵園已成為中共黨員入黨儀式和對青少年進行愛國主義思想教育的地方。

生平簡介

李大釗李大釗(1889——1927),字守常,河北省樂亭縣人,中國共產主義運動的先驅,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中國共產黨的創始人之一。1913年留學日本,1916年回國後積極投入新文化運動和「五四」運動,任北京大學圖書館主任和經濟學教授,參加《新青年》編輯工作,與陳獨秀創辦《每周評論》,宣傳俄國十月革命的勝利,介紹馬克思主義,發起和組織馬克思學說研究會和共產主義小組。中國共產黨成立後代表中央指導北方革命工作,在中共二大、三大、四大上被選為中央委員。1922年與孫中山談判,建立了國共第一次合作。1927年4月6日與80多位革命者一起被奉系軍閥張作霖逮捕,受盡酷刑折磨,任劊子手將竹籤打進指甲縫直至被剝去雙手指甲,仍堅貞不屈,於28日與其他19名志士一起英勇就義。1933年葬於萬安公墓[2]

景區意義

李大釗烈士陵園是為紀念中國共產主義運動的先驅、中國最早的馬克思主義者、中國共產黨的創始人之一李大釗烈士而建立的。陵園位於北京西郊,風景秀美的香山腳下、萬安公墓中部,坐西朝東,為一傳統庭院式建築。占地2200平方米。

由建園開始到2008年這十餘年來,李大釗烈士陵園已成為愛國主義教育和革命傳統教育的重要基地。烈士雕像前可容納500餘人的小廣場是共產黨員、共青團員、少先隊員們舉行各種儀式和黨、團、隊活動的重要場所。陵園在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下,積極開展各種宣傳教育活動,組織出版《萬安叢書》,除宣傳李大釗烈士的《李大釗傳略》外,還利用萬安公墓安葬歷史名人多的優勢,出版了《文藝名家》、《學界宗師》等,向大中小學生和各界群眾宣傳中華民族的優秀兒女。

視頻

李大釗烈士陵園 相關視頻

紅色地圖系列——李大釗烈士陵園
團員青年參觀李大釗烈士陵園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