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李秉霄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李秉霄,中国拳术名家,祖籍福建泉州府安溪县,山东登州人。

祖先在明代时因军功,成为登州大嵩卫(今山东海阳凤城)军官,李家从福建带罗汉拳入山东,祖先李赞元顺治十二年中进士,康熙时担任兵部右侍郎。家世显赫。

秉霄是李赞元第十七子李本潢的曾孙,曾为贡生,但后来弃文从武,他将家中的武学罗汉拳与螳螂拳合并,创了罗汉螳螂拳,嘉庆初年到史家河定居,在这裹传授拳术,因他善用双钩、人称“李二钩”,被视为一代宗师[1]。后人演变出罗汉螳螂拳、梅花螳螂拳等。

清末时有一本《罗汉行功短打》之书传世,作者自称昇霄道人,武术界相传李秉霄为昇霄道人弟子,一说为昇霄道人之师,昇霄道人身份不明,或说头陀,或说道士。

人物简介

(据李赞元的第十五支家谱载:"李姓是从福建迁至海阳县凤城西关,李的十八子则分布莱阳。海阳各地",他们承认二钩爷是他们的祖辈,秉霄开始从文考取贡生,后因再考不第而弃文习武,苦练数年后,成为螳螂拳的一代宗师(因他练的双钩很出色,所以人称李二钩)。秉霄传艺给莱阳赤山村人赵起禄、乳名珠、清嘉庆年间人。起禄、传艺给海阳县发城乡榆山夼人梁学香。

李秉霄与螳螂拳

早期的螳螂拳并无文字记载,至真正有历史文献记载的,始于李秉霄。传李秉霄于乾隆年间随父宦游南中,有大盗某甲于狱中得危疾,已昏不知人,典狱以告官命出之,秉霄通医理,过试其脉,买药饮之,盗汗出而苏,夜半伺隙潜循。其后大盗将生平所学传授,艺成而盗不复至。秉霄原从文考取贡生,后弃文从武,苦练经年而成螳螂拳一代宗师。因他使用双钩出神入化,所以人称李二钩或二钩爷。根据“县志”“拳谱”记载及有关的传说,李秉霄是螳螂拳的主要传播人[2]

李秉霄曾考取贡生,后苦练罗汉短打,终于被尊为梅花螳螂拳的一代宗师。李秉霄于嘉庆初年到 史家河定居,在这裹传授拳术,因他善用双钩、人称李二钩。

传人赵珠(梅花螳螂拳第二代),字起禄,清嘉庆至同治时莱阳人。自小文武相修,得李秉霄传授。赵珠练的螳螂拳环环相绕,招招相扣,恰似梅花朵朵,瓣瓣相连,故有“梅花螳螂拳”的称号。

再传梁学香,字书圃,清道光年间(1820年后)海阳人。家住“德顺堂”。身材瘦小。据家乡的后人说梁学香所住的六间房子是其弟子姜化龙(1855年至1924年)所盖的。

根据民初之“县志”传说李秉霄于乾隆年间,得知有某拳术大家(请参考 魏德林;留意所处年代)于狱中染疾,通过其父关系,秉替某医理,其后此人将生平所学传授于李秉霄。而其拳术正是螳螂拳。应为清时 六合螳螂拳传说之误导。因为当时还不见《螳螂拳》之名称。

视频

李秉霄 相关视频

成龙亲自教授选手螳螂拳!选手学的很认真
中国螳螂拳纪录片

参考文献

  1. 螳螂拳历史与发展起源(下),武术文化网,2017-12-15
  2. 莱阳螳螂拳术的代表人物"小赤山"李秉霄,烟台大众网 , 2007-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