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李舜臣 (朝鲜)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原图链接李舜臣:朝鲜京畿开丰(今开城)人,朝鲜王朝‎时期名将。
李舜臣

李舜臣韩语리순신/이순신,1545年4月28日-1598年12月16日),汝谐本贯德水,男,朝鲜京畿开丰(今开城)人,朝鲜王朝‎时期名将,谥号忠武,死后追赠领议政,1604年朝鲜宣祖(李昖)追封其为孝忠仗义迪毅协力 宣武功臣[1][2],同列者有权栗元均,加赠德丰府院君

日本入侵朝鲜时期,李舜臣数次成功的在海上战术性的击败了日本人。改进了龟船,在近海骚扰日本朝鲜征伐军的海上供给,于国家即将完全沦陷的时刻,让日本知道朝鲜还是有一支抵抗力量的存在。其中鸣梁大捷闲山岛大捷是李舜臣最负盛名的两场海战

1598年,李舜臣在露梁大捷中配合明军水师作战时,与明军邓子龙老将军一起担任伏兵角色。日军失败后向外突围时在观音浦遭遇前来封堵的李舜臣和邓子龙。两位将军不幸双双遇难,死后被朝鲜民族誉为民族英雄。

原图链接李舜臣:朝鲜王朝‎时期名将,谥号忠武

生平

1576年,李舜臣武科及第,授权知训练院奉事。1579年调往咸镜道参与防御女真。1586年担任造山万户兼鹿屯岛屯田事宜,在此期间与上司李镒不和,后因女真入侵鹿屯岛造成人员伤亡,随即以延误战机过失罪革职,以白衣从军[3]。不久,受全罗道观察使李洸举荐,备边司任命李为全罗道助防将。1589年,金海都护府使李庆禄向时任左议政李山海推荐李舜臣[4],后者调任井邑县监[5]。1591年升任珍岛郡守,未赴任就升任加里浦佥节制使[6]

原图链接李舜臣

丰臣秀吉入侵朝鲜前夕,时任右议政柳成龙举荐李舜臣任全罗左道水军节度使[7][8]、加封折冲将军。他改制的龟甲船能攻能防,在近海抵御日本海军的海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1592年,时任日本关白丰臣秀吉征伐朝鲜,李舜臣带领朝鲜龟船舰队在玉浦唐项浦泗川闲山岛釜山等地抵抗日军。后因谗言一度下狱。

1597年,日本出动14万兵力,水陆并进入侵朝鲜。李舜臣被再次起用,出任三道水军节度使삼도수군통제사,在鸣梁海峡双方兵力悬殊的情况下取得胜利。他率朝鲜官兵和明朝援军共同御敌,反抗日军。

1598年,他和明朝水师提督陈璘和副总兵邓子龙共同指挥联合舰队迎击日本海军,是以打响露梁大捷。李舜臣在战事中遭遇到岛津义弘的突袭战死。此战朝明联合水师在露梁海面以800艘战船包围500艘日本战船,几乎全歼日船,日军死亡以万计。

诗歌

{{cquote|闲山岛上明月夜,独自坐岗楼。朔风吹万里,长剑佩腰间。一声胡笳飘耳边,伤时忧国愁无限!——李舜臣时调《闲山岛》译诗 {{cquote|水国秋光幕,惊寒雁阵高。忧心辗转夜,残月照弓刀。——李舜臣五绝《闲山岛》 {{cquote|萧萧风雨夜,耿耿不眠时。怀痛如摧胆,伤心似割肌。山河忧带惨,鱼鸟亦吟悲。国有苍黄势,人无任转危。恢复思诸葛,长驱慕子仪。经年防备策,今作圣君欺。——李舜臣五言排律《无题六韵》。

纪念

1908年5月2日至8月8日,《大韩每日申报》主笔申采浩以“锦颊山人”的笔名连载《水军第一伟人李舜臣》,对李舜臣进行神话,称东乡平八郎崇拜李舜臣。日本海军中将佐藤铁太郎佐藤鉄太郎认为,李舜臣与英国海军名将纳尔逊都是战术天才,而李的人格在纳尔逊之上。[9]英国海军中将兼历史学家巴拉德George Alexander Ballard认为,海军史上唯有李舜臣可以与英国名将纳尔逊相提并论。[10]

1950年7月,朝鲜设立李舜臣勋章李舜臣奖章,用以授予作战中荣立战功的朝鲜人民军海军将士。

首尔光化门广场釜山龙头山公园,建有李舜臣将军铜像。另外,他的头像也出现在该国的100韩元硬币上。大韩民国海军开发的KDX-II驱逐舰被称为忠武公李舜臣级驱逐舰首尔忠武路全罗南道光阳海域的“李舜臣大桥”也是为纪念李舜臣的历史功绩所命名。[11]

人物轶事

1592年4月,日本侵略者以陆军的优势兵力在朝鲜釜山登陆,同时以强大的舰队配合陆军行动。李舜臣指挥朝鲜水师奋起抗击,屡挫日本海军,迟滞了日本陆军的进攻速度。5月上旬,李舜臣水师与日本海军在玉浦洋面上展开激战。当时,日军傲气十足,不把朝鲜水师放在眼里,在玉浦港的日本战船上的大部分水兵一登岸,便进村庄抢劫去了。李舜臣乘敌不备,率85艘舰船隐蔽疾驶,直扑玉浦港,当即击沉、烧毁敌舰26艘,击毙日军数十人,当晚又击沉击毁敌舰18艘,朝鲜水师损失相对较少。

从5月底到6月上旬,李舜臣又指挥了唐浦战役。

1592年5月29日,李舜臣率领备龟船的23艘战舰,与元均指挥的水师会合,准备向泗川洋面的日军阵地发动进攻。到达预定地点时,李舜臣发现敌占据的地形险要,不利攻击,便随机应变,采取以退为进的战术,诱敌出港,准备在洋面上歼灭敌人。日本水师见朝鲜水师不战而退,误以为是胆怯,即全力追击。待敌追至对朝鲜水师有利的海域时,李舜臣出其不意地转退为进,以“龟船”充当先锋,冲入敌阵,左冲右撞,往来穿梭,同时发射各种火炮,将敌舰撞破或击沉。其它战船也不甘示弱,箭炮齐发,日本水师奋起应战。

1592年6月2日,李舜臣率舰队进攻唐浦敌军,令龟船冲向敌旗舰并将其撞破,同时纵火将在唐浦的21艘敌舰烧毁。

1592年6月5日,李舜臣与李仁祺部,采取诱敌出洋,前后夹攻的战术,又烧毁敌舰26艘。7月,朝鲜水师在闲山岛海战中击毁敌舰近数十艘,使日军水师受到了一些损失。

1592年10月4日,李舜臣企图进攻釜山,但被日军击败,攻占釜山的计划失败,朝鲜水师将领郑运阵亡。

1592年11月,在长门浦海战中,李舜臣再次进攻日军基地,但又被日军击败,其陆上进攻部队遭到一定损失。

之后,在后续海战中,丰臣秀吉改变了战术,采取陆海共同防御战,李舜臣后来所有的攻击均被日军击退(熊浦,唐项浦,永登浦等)。

为加快进攻速度,日军巧施反间计得逞,李舜臣被撤职,致使朝鲜水师几乎全军复灭,闲山岛大本营被敌人占领。这时朝廷迫于国内舆论的强大压力,重新任命李舜臣为三道水师统制使,委以挽救国家危亡的重任。但同时,朝廷认为水师已垮,难以御敌,令李舜臣率部登陆作战。临危受命,再次复出的李舜臣以军事谋略家的眼光洞察形势,认为水师绝不可废。李舜臣以残存的14只战船和1200名水兵为基础,首先补充了一部分兵员,抓紧训练,其次重新选择了新的水师基地,李舜臣仔细分析了敌我双方的力量及其它因素。很明显,敌人在兵力上占有绝对优势。我方要取胜,必须借助地利,即利用有利地形打击敌人。

8月底,李舜臣指挥朝鲜水师击退前来偷袭的8艘敌舰后,主动撤到地势险要的珍岛碧波亭隐蔽起来。这一带的地势李舜臣是了如指掌的:前有小岛阻拦,港内可以隐藏数十艘战船;更为有利的是这个海域有一条狭窄的通道,即鸣梁海峡。这里每天海潮涨落4次。李舜臣认为这个“阻难狭路”是杀敌好战场。他派人在鸣梁海峡东西两个出口暗设铁索和木桩,目的是要涨潮时驶入的敌舰,退潮时不能驶出,给朝鲜水师提供一个理想的瓮中捉鳖的场所。

1597年10月26日,日军以133艘战船的兵力向朝鲜水师发起进攻,在敌我双方兵力十分悬殊的情况下,李舜臣胸有成竹,沉着应战。他先派出一艘战船进攻敌舰,将大批敌舰引入鸣梁海峡。不久,潮水退落,敌舰被暗设的铁索;木桩所阻,无法驶出。李舜臣即派水师反攻,以14艘战船和100艘改装民船撞破敌船30多艘,日军损失十余人。这就是朝鲜历史上着名的“鸣梁大捷”(这场战役有争议,这里采取朝鲜说法)。随后李舜臣移师古今岛(今莞岛),建立基地。

1598年10月19日,他曾率兵参加顺天城之战,在进攻中,曾一度被日军用火攻围困住,靠其他人的救援才得以逃出,朝鲜将领黄世得被杀,李舜臣再次败退。

1598年11月在露梁海战中,曾参与作战,后来死亡。两年后,朝鲜朝廷为表彰他的功绩,封他为一等宣力功臣。李舜臣在露梁海战后死亡,他对李莞说道:“切勿莫国政。”这也是他的遗言。

1643年即他死后的45年,赠谥“忠武”,从此,朝鲜半岛人民为了纪念他,称他为“忠武公”。遗着辑成《李忠武公全书》。

人物家族

  • 祖父:李百禄
  • 外祖:卞守琳
    • 父:李贞,秉节校尉赠纯忠积德秉义补祚功臣议政府左议政德渊府院君。
    • 母:草溪卞氏,赠贞敬夫人。
    • 岳父:方震
      • 妻:尚州方氏,封贞敬夫人。
        • 长子:李荟
        • 次子:李䓲
        • 三子:李葂
        • 女,适洪棐。
        • 庶子:李薰
        • 庶子:李荩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