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杜甫

於 2018年12月3日 (一) 04:31 由 Young Main對話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清理)

杜甫(712年2月12日-770年),字子美,號少陵野老,一號杜陵野客杜陵布衣,唐朝現實主義詩人,其著作以弘大的社會寫實著稱。家族出於襄陽杜氏,是京兆杜氏的分支、西晉軍事家杜預的後裔。家族自襄陽徒居於河南鞏縣(今河南省鞏義市)唐朝時,京兆杜氏都多自稱為杜陵人,所以杜甫晚號杜陵。因其曾任左拾遺、檢校工部員外郎,因此後世稱其杜拾遺杜工部;又稱杜少陵杜草堂(曾隱居於成都杜甫草堂)。杜甫對他顯赫的先世有着過剩的意識,有「同學少年多不賤,五陵衣馬自輕肥」的詩篇留下[1]

杜甫
詩人、文學家
杜甫
國家
姓名 杜甫
子美
少陵野老、杜陵野客、杜陵布衣
族裔 漢族
籍貫 唐朝鞏縣(今河南鞏義市)
祖籍 杜陵(今陝西省西安市)
通稱 杜少陵、杜工部、杜拾遺
出生 712年2月12日
無記載
逝世 770年(57-58歲)
墓葬 杜甫陵園
祠廟 杜公祠
《杜工部集》

杜甫與李白並稱「李杜[2],為了與晚唐的兩位詩人李商隱杜牧即「小李杜」區別,又稱作「大李杜」,明清以後也常被尊稱為「老杜」。雖然在世時名聲並不顯赫,但在身後,杜甫的作品最終對中國古典文學和日本近世文學產生了深遠的影響[3]。約1500首詩歌被保留了下來,作品集為《杜工部集》[4]。他在中國古典詩歌中以風格渾樸沉鬱著稱,相對李白疏朗灑脫的「詩仙」被後人奉為「詩聖」,他的詩也因其社會時代意義被譽為「詩史」[5]。  

目錄

參考來源

  1. 秋興八首
  2. 潘德輿《養一齋集》卷一八《作詩本經序》:「三代而下,詩足紹《三百篇》者,莫李、杜若也……朱子曰:『作詩先看李、杜,如士人治本經。』雖未以李、杜之詩為《經》,而已以李、杜之詩為作詩之《經》矣。竊不自量,輯李、杜詩千餘篇與《三百篇》風旨無二者,題曰《作詩本經》。」元稹《故工部員外郎杜君墓系銘》稱杜甫詩超過李白。
  3. 王京鈺. 《概論日本漢文學中的杜甫受容》. 《遼寧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5, 第7期 (中文(簡體)‎). 
  4. 杜甫. 新華網. 2009 [2009-08-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9-13) (中文(簡體)‎). 
  5. 孟棨《本事詩·高逸第五》、《新唐書》卷二百一《杜甫傳》他覺得自己很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