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杨实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杨实
出生 生于1935年
国籍 中国
职业 文物投资收藏资深评论员

杨 实,1931年10月生,湖南新化人。离休前任湖南人民出版社译文室主任,副编审。祖籍广东阳春,现居深圳。曾获2007年深圳十大摄影师荣誉称号。

收藏鉴定心得

目前,收藏市场情况特别复杂,明碉暗堡、陷阱重重,稍不留神就会落入圈套。搞收藏要多学习、多研究,多去博物馆、古玩城看一些真品积累经验,没有把握的东西千万不要买。

鉴宝活动真品率不到10%

目前,社会上的很多鉴宝活动,民间收藏爱好者非常踊跃,但结果往往是赝品泛滥真品难寻,真品中的精品更是少之又少,很多鉴宝活动确定的真品率都不到10%。这个数字说明了民间收藏的成功率是非常低的,虽然很多持宝者口口声声称自己的藏品是“传家宝”,但其实只是一些中低档的仿品。收藏爱好者希望淘到有价值的藏品这种愿望是好的,但是不能急功近利,不要梦想着靠“捡漏”一夜暴富。 古玩收藏分为古陶瓷青铜器、玉器、木器、书画和杂项等几大类,所有古董都处于门类之中。如果收藏者对某一门类的古董不了解,没有深入钻研,千万不要买。收藏很难,失败率很高,不是靠看几本书、看几期收藏节目就可以搞收藏。有一些收藏者在收藏界奔波了一辈子,外行人看他是内行,但是内行人看他却是一条腿还没迈进收藏的大门,因为他根本就不懂行,收藏的东西都是赝品,这样的收藏者就属于误入歧途

1%的怀疑推翻99%的肯定

当今市场上的收藏品赝品率很高,而且当今的仿造技术非常发达,足以以假乱真。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国家开始倡导恢复传统工艺,经过了半个多世纪的积累,目前的仿造技术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国家继承发扬传统工艺本身是好事,但是随着这种技术的发达,一些不法商人开始利用先进的仿造技术制作仿品意图以假乱真,大大破坏了收藏市场的秩序。他们制造的“三结合”产品,是以传统工艺为依托,配上现在的科学技术人员,再辅以仪器制造,相似率高达99%。但就是这1%的差距,就足以辨别真伪,在鉴定古董时,要敢于通过对古董1%的怀疑推翻99%的肯定,只要不是内行人都认可、都认为是“大开门”的收藏品,就不要买。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有一次,一个收藏初学者准备买一个宋代磁州窑的剃花罐,他找到一个专家给他把关,帮他鉴定真伪。这个专家很快就找到了这个剃花罐的疑点,一器形不准,二剃花无神,认为它属于高档仿品,不是“大开门”的藏品,劝他不要买。那个初学者给卖家打电话要退货,卖家说:“你找的这个专家只会看‘开门’的藏品,不会看特殊的藏品。”专家当场反驳:“难道特殊的藏品比大家都看‘开门’的藏品还要‘开门’么?”这个例子说明,只要对藏品有1%的怀疑就要推翻之前99%的肯定。

捡漏时代已经过去

现在的收藏市场上,真品已经不多,而真品中的精品更是少之又少。那些价值连城的珍品都在少数资深收藏家、有经验的商人以及拍卖公司手里,他们绝对不会把价格卖错,初学者根本没机会捡漏。一旦出现一个低价珍品,就像大草原上出现了一只肥兔,天空中有上千只雄鹰在等待着捕猎,初学者连兔子的影子都看不着。所以对于初学者来说,一定要买符合市场价位的藏品。真品要用真品的价格来买,没有经验的收藏者就算用真品的价格也不一定能买来真品,但是如果是用捡漏价就一定不是真品

业内评价

杨实先生收藏古陶瓷超过30年,有丰富的藏品和许多独到的收藏经验。曾经在大型国际会议上发表过:关于古代艺术品保护和收藏问题的演讲。曾经多次出任北京市文物局举办的古陶瓷培训班的授课老师,与故宫、国家博物馆的顶级专家同台授课。是非官方的古陶瓷专家。高古瓷收藏是杨实老师的业余嗜好,孜孜以求30年,他的家简直是一个小型的陶瓷博物馆。 北京潘家园旧货市场的摊贩和北京古玩城的老板们几乎都认识杨先生,他们叫他“杨老师”。这不只是因为他每周未都风雨无阻地去转几趟,也不只是因为他平易近人,关键是杨老师的“眼力好”在圈内几乎是公认的。连古玩城老板们拿不准的都要找他来看看。听杨老师“说”收藏、“说”投资、“说”陶瓷,自然与众不同。

参考资料

1.杨实[1] .杨实—艺术收藏.2016-9-10[引用日期2016-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