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东太子宫盐运联合转运台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东太子宫盐运联合转运台
图片来自随意窝

东太子宫盐运联合转运台位于台湾台南市新营区(停用时属台南县新营市),糖铁布袋线上的修理工厂与东太子宫车站之间。

在过去该建筑是将经糖铁运送至此的盐转到台铁车厢上的设施,盐在这里转运到台铁车厢上后会运送到高雄港出口,但随著工业用盐需求日增而停止盐的外销后,转运台遂逐渐荒废。但在经当地的南纸社区发展协会整理后,该处成为了“卸盐台花园”,并获得2010年第15届的建筑园治奖的“社区景观”奖。此外自2009年端午节开始,在这里还会举行陆上龙舟赛。

沿革

二次大战后,行政院经济安定委员会因台盐外销成本过高而提出要在产制与运销业务上积极改善的意见。之后台湾盐务总局与工业委员会及美国怀特工程公司一同研究改善盐产外销的运输,打算进行散装盐运输方式,将布袋盐场七股盐场的盐用铁路运到高雄港出口。1952年盐务总局在奉令与交通处、铁路局、台糖公司高雄港务局等相关单位研究办理此计画后,在1953年9月达成初步共识,决定在布袋线东太子宫车站附近兴建转运台,而且为了配合计画还要改造80多辆盐车。

转运台工程从1954年12月25日到1955年4月25日进行,于完工当年的8月26日开始试运作,共耗费94万多元。而为了减少盐车被盐分侵蚀的影响,新营总厂还在1961年兴建洗车设施,一天可以冲洗142辆盐车。

而在盐产停止外销后,转运台便失去了作用。之后荒废了好一阵子,才由南纸社区发展协会整理成“卸盐台花园”[1]

建筑

转运台为长310公尺、宽3公尺、高3.5公尺的钢筋混拟土箱型建物,上有80公尺长的钢架铅版屋顶雨棚。雨棚内纵剖为两边,与地面同高的一边为台铁轨道经过的地方,而另一边比较高的平台为糖铁轨道,旁有卸盐斜板,在盐车打开侧边下半部的车门时,盐就会顺著斜坡滑进台铁车厢里。

参考文献

  1. 厂前站恐拆…快抢救新营3铁,yahoo新闻,2013年2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