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東海道新幹線

於 2022年11月26日 (六) 15:33 由 CMH對話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簡介

東海道新幹線

圖片來自新幹線のご案內

日語名稱  とうかいどうしんかんせん

範圍    日本東京都神奈川縣靜岡縣愛知縣岐阜縣滋賀縣京都府大阪府

通車    1964年10月1日

起點    東京站

終點    新大阪站

東海道新幹線(日語:東海道新幹線とうかいどうしんかんせん Tōkaidō Shinkansen)是日本一條連接東京站新大阪站之間的新幹線路線,不但是日本第一條高速鐵路路線,也是全球第一個投入商業營運的高速鐵路路線。因多數列車班次與山陽新幹線直通運行,故時常被合稱「東海道·山陽新幹線」。1964年10月1日通車時由日本國鐵經營,1987年國鐵分割民營化後由JR東海接手。

目錄

簡介

在日本,鐵路是不可或缺的城際交通工具。第二次世界大戰前,日本已經著手研究「子彈列車」計劃,利用高速的蒸汽火車來往東京下關,更於1940年開始著手興建新線,但之後在1943年因戰局惡化而停建。

至1950年代,連接東京、名古屋大阪等日本三大都市的東海道本線已經呈現運量飽和。同時,採用窄軌規格的東海道本線並不能提供快速的服務;加上東京成功爭取到1964年夏季奧運的主辦權,興建一條新的快速鐵路迫在眉睫。當時的日本國鐵總裁十河信二曾經提出,要將東京到大阪之間的路程從8個小時縮短到兩個小時。日本國鐵於是利用當時興建子彈列車時殘留的設施,於1959年開始興建標準軌新線,總經費達3800億日圓,修建過程中,工程屢次追加修建預算,一度引來了諸多媒體的批判。最後,此新線在1964年東京奧運開幕前及時開業,成為日本以及全世界第一條高速鐵路;身為該鐵路線倡議者的十河信二也因此被稱作「新幹線之父」和「世界高速鐵路之父」。此新線在計劃階段時,原暫時命名為「東海道新線」,後來決定以「新幹線」這個日本國有鐵道內部對戰前「子彈列車」計畫的稱呼,命名為「東海道新幹線」。日本國鐵分割民營化時,東海道新幹線全線被分割到JR東海名下,因而為JR東海帶來了巨額的財政收益,該公司有近九成的營收來自這條新幹線。經過多次提速,目前(2016年)由東京至新大阪最快只需要2小時22分。

東海道新幹線啟用後,已成為日本東西部運輸的大動脈。其每日開行列車336次、每日運輸人次約45萬人、年間運輸人次約1.65億人次(2016年),乃世界鐵路運輸服務的重要典範之一[1][2]

年表

通車前

  • 1956年5月10日 - 日本國鐵對東海道新幹線進行實現可行性研究
  • 1958年12月19日 - 建設工程被批准。
  • 1959年4月20日 - 於熱海丹那隧道東口進行開工典禮,正式開始興建。
  • 1961年5月1日 - 世界銀行就此線計劃批准8000萬美元貸款,年利率5.75厘,預計20年後全數償還。
  • 1962年3月15日 - 開始鋪軌。
  • 1962年5月 - 鴨宮示範線建設完成。
  • 1962年6月 - 開始在鴨宮示範線不載客試車。
  • 1963年3月30日 - 在鴨宮示範線上進行速度試驗,達致時速256公里。
  • 1964年7月1日 - 東京至新大阪全線路軌鋪設完成,並於川崎進行鋪軌結束儀式。
  • 1964年7月25日 - 開始全線試營運。

國鐵時代

  • 1964年10月1日 - 正式通車。通車當時只有回聲號こだま,漢字寫為「木靈」)及光號ひかり)兩種列車等級,使用車輛為0系,最高營運速度是每小時200公里,光號由東京至新大阪需要4小時,回聲號需要5小時。當時共啟用東京、新橫濱、小田原、熱海、靜岡、濱松、豐橋、名古屋、岐阜羽島、米原、京都、新大阪12站, 採用1-1時刻表(1小時1班光號及1班回聲號)。
  • 1965年4月20日 - 靜岡縣發生Mj 6.1級地震[3],靜岡市附近山泥傾瀉。
  • 1965年10月1日 - 採用2-2時刻表。
  • 1965年11月1日 - 因地基穩定,最高營運速度提高至每小時210公里。光號由東京至大阪所需時間減至3小時10分,回聲號減至4小時。
  • 1967年10月1日 - 採用3-3時刻表。
  • 1969年4月25日 - 三島站啟用。
  • 1972年3月15日 - 與當時新開業的山陽新幹線(當時通車路段為新大阪至岡山之間)原車直行(直通運行)。採用4-4時刻表。
  • 1973年9月1日 - 東京的大井車輛基地啟用。
  • 1975年3月10日 - 配合山陽新幹線通車至博多,原車直行路段亦延伸至博多。
  • 1985年3月14日 - 採用6-4時刻表。
  • 1985年10月1日 - 100系開始投入東海道新幹線營運。
  • 1986年11月1日 - 最高營運速度提高至每小時220公里,光號由東京至大阪所需時間減至2小時56分。

JR東海時代

  • 1987年4月1日 - 隨著國鐵分割民營化,東海道新幹線改由JR東海營運。
  • 1988年3月13日 - 新富士、掛川及三河安城站啟用。
  • 1989年3月11日 - 採用7-4時刻表。
  • 1992年3月14日 - 希望號のぞみ)開始投入營運,使用車輛為新的300系,同時最高營運速度亦提升至每小時270公里。希望號全線營運需時2小時30分。
  • 1993年3月18日 - 採用1-7-3時刻表(首位數字為希望號)。
  • 1996年3月16日 - 採用2-7-3時刻表。
  • 1997年11月29日 - 由西日本旅客鐵道(JR西日本)擁有的500系開始投入東海道新幹線直通運轉。
  • 1999年3月13日 - 700系開始投入東海道新幹線營運。
  • 1999年9月18日 - 做為新幹線開山祖師的0系退出東海道新幹線服務。
  • 2001年10月1日 - 採用3-6-3時刻表。
  • 2003年9月16日 - 100系退出東海道新幹線服務。

品川站啟用後

  • 2003年10月1日 - 新幹線品川站啟用。同時,以光號為主體的列車時刻表改為以希望號為主,採用7-2-3時刻表。
  • 2006年3月18日 - 引入數位式ATC-NS號誌系統。
  • 2007年7月1日 - N700系列車投入東海道新幹線營運,希望號由東京到新大阪行車時間再減至2小時25分。
  • 2008年3月15日 - 時刻表調整,全部營業列車停靠品川站新橫濱站
  • 2009年3月14日 - N700系列車上開始提供無線網絡服務。同日採用9-2-2時刻表。
  • 2010年2月28日 - 500系列車退出東海道新幹線服務。
  • 2010年3月13日 - 直通山陽新幹線的希望號全部採用N700系列車。
  • 2012年3月16日 - 最早用於希望號的300系列車退出東海道、山陽新幹線服務。
  • 2013年2月8日 - N700A列車開始營運。
  • 2013年3月16日 - 新大阪站27號月台啟用。
  • 2015年3月14日 - N700A列車最高時速提昇至時速285公里(希望號班次啟用23年來首次提速),全程行車時間預計再縮短3分鐘至2小時22分。
  • 2015年6月30日 - 從東京開往新大阪的225次希望號列車,行駛在小田原市內路段時,一名男性乘客突然在第1車廂內淋油自焚當場身亡,同時造成同車廂內一名女性吸入過多濃煙傷重不治。[4]
  • 2017年12月11日 - 從博多開往東京的34次希望號列車,在行駛時發現列車出現異常,在名古屋站停靠時進行緊急檢查,發現車輛下方發現漏油,決定列車停駛;之後又進行檢查,確認第13車廂的轉向架出現裂縫[5]運輸安全委員會介入調查後,認為列車若繼續行駛有出軌之虞,因此判定該起事故為「嚴重事件」,是新幹線開通以來首例[6][7]
  • 2018年6月9日 - 由東京開往新大阪的265次希望號列車(當日往新大阪末班車),新橫濱站開車後於綠色車廂發生隨機殺人事件,一名22歲無業男子以柴刀及水果刀刺向其他乘客,結果於小田原站緊急停車。該男子被逮捕,事件做成一死兩傷。
  • 2019年5月至6月間 - 新型動車組N700S系於東海道新幹線米原至京都段進行高速測試,最高運行速度達到362km/h,刷新東海道新幹線列車運行最高速度。[8]N700S系預計2020年7月正式投入運營。
  • 2020年3月8日 - 700系列車計劃於此日舉辦告別儀式,退出東海道新幹線服務[9]。但受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影響告別班次和紀念式典取消。因此700系列車最後一班商運車輛任務已於3月1日完成引用錯誤:缺少 <ref> 標籤的結束標籤 </ref>
  • 東海道新幹線的列車的廣播提示音樂是日本搖滾組合TOKIO的樂曲《AMBITIOUS JAPAN》,而部份700系列車的車身上也繪有對應的標語。但從2005年9月起JR東海陸續取消「AMBITIOUS JAPAN!」的標語塗裝,2005年10月底全部取消,僅保留車內的廣播。
  • 由於東海道新幹線屬早期設計,因此路線上的彎度較急,坡度亦較斜,故列車的最高營運速度一直被限制於270km/h,直至N700系電車面世,配合其擺式列車技術,才於2015年將最高營運速度升至285km/h。熱海站受地形限制,月台被迫建在正線上,導致時速更被限定只能以低於160km/h通過。

視頻

東海道新幹線(京都 至 新大阪)Tokaido Shinkansen (Kyoto to Shin-Osaka) -搭乘體驗 & 如何買票
【4K速度計マップ付車窓】東海道新幹線 のぞみ226號 新大阪(始発)→東京 [4K side view] Tokaido Shinkansen Nozomi Shin-Osaka → Tokyo

參考連結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