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松鸡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松鸡

中文学名: 松鸡
拉丁学名:Tetrao urogallus
别 称:普通松鸡;西方松鸡
界: 动物界
门:脊索动物门
亚 门:脊椎动物亚门
纲:鸟纲
亚 纲:今鸟亚纲
目:鸡形目
科:松鸡科
属:松鸡属
种:松鸡
亚 种: 12亚种
命名者及年代: Linnaeus, 1758
英文名称: Capercaillie
英文名称: Western Capercaillie

松鸡(学名:Tetrao urogallus):是走禽,共有12个亚种。雄鸟体长87-125厘米,体重3600-5050克;雌鸟体长74-90厘米,体重为1350-2000克。体结实,喙短,呈圆锥形,适于啄食植物种子;翼短圆,不善飞;脚强健,具锐爪,善于行走和掘地寻食;鼻孔和脚均有被羽,以适应严寒。雄性羽色鲜艳,具大的肉冠和美丽的羽毛;跗跖后缘具距。

早成鸟。栖息于落叶松、云杉、红松和冷杉的针叶林带。常在较大的林间空地、林缘及阳坡草丛或灌丛中活动,晚上主要栖宿在落叶松树上。冬季常在地面的雪穴中过夜。主要以植物性食物为食,食性较广。分布于欧洲、西伯利亚、中亚、蒙古西北部和中国新疆北部的阿尔泰山。 [1]

形态特征

松鸡雄鸟从额到尾上覆羽都是石板灰色,头部的颜色较暗,上面有黑色的虫蠹状斑或云雾状斑。喉部黑色,胸部有蓝绿色的光泽,腹部有白色的斑点。尾长而宽阔,具有一些白色斑点,在中央尾羽上有一条宽的不规则白斑。雌鸟的上体是锈褐色,夹杂着黑色及皮黄色的的横斑,下体较淡,喉部淡黄或橙黄色,胸部棕色,腹部和两胁淡白色,密布着黄褐色的横斑。虹膜褐色,嘴角黄色或白色,跗跖被羽到趾。

大小量度:体重♂3600-5050g,♀1700-1920g;体长670-950mm;翅♂373-422mm,♀307-315mm。(注:♂雄性;♀雌性)

栖息环境

松鸡栖息于建群树种为落叶松、云杉、红松和冷杉的针叶林带,一般海拔高度为1500-2200米,具有大小不等的林间空地。早晨和黄昏常在较大的林间空地、林缘及阳坡草丛或灌丛中活动,其他时间则在林内的倒木旁、灌丛或草丛中的空地上活动。晚上主要栖宿在落叶松树上。冬季常在地面的雪穴中过夜。

生活习性

松鸡除上、下树外,它们不常飞翔。由于身体笨拙,刚起飞时剧烈地鼓翼,并发出ge-ge-ge的叫声,雌鸡则发出gua-gua-gua的叫声。飞行时上升速度较慢,达到一定高度后展开双翅从高处向低处滑翔,但从不飞越林冠之上。滑翔时能灵活地改变方向,以适于山地坡向的改变和便于在林间空地中穿过。降落时由于平衡身体再次鼓翅,通常降落在树上,然后,观察周围动静,确定没有危险时才飞到地面上。主要以植物性食物为食,食性较广,在温暖季节食物可多达160多种。

分布范围

分布于阿尔巴尼亚、安道尔、奥地利、白俄罗斯、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保加利亚、中国、克罗地亚、捷克共和国、爱沙尼亚、芬兰、法国、德国希腊、意大利、哈萨克斯坦、拉脱维亚、列支敦士登、立陶宛、马其顿共和国、蒙古、黑山、挪威、波兰、罗马尼亚、俄罗斯联邦、塞尔维亚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西班牙、瑞典、瑞士、乌克兰

区域灭绝:爱尔兰
恢复引进英国
旅鸟:丹麦

松鸡在世界上的分布范围很大,从欧洲北部的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向南到阿尔卑斯山和巴尔干半岛;向东到西西伯利亚、中亚、蒙古西北部和中国新疆北部的阿尔泰山,随着地理环境的不同,共分化有12个亚种,其中分布于中国的是阿尔泰亚种,仅分布于新疆阿勒泰、富蕴、布尔津、福海和哈巴河等县境内。

繁殖方式

松鸡的婚配类型为一雄多雌制,没有配对现象,雌鸟在交配前对雄鸟具有选择性,交尾后即离开求偶场。雄鸟为了争夺雌鸟和领域也进行激烈的打斗,打斗的雄鸟面对面地离得很近。头离地面很低,颈羽耸起,尾高高翘起,用喙互相啄咬。

雄鸟每年4-5月都在固定的求偶场进行性表演。求偶场是在落叶松为主的森林边缘的较大的林间空地,表演主要在早、晚进行。清晨,雄鸟在其宿夜的落叶松树上不断地变换位置,断断续续地发出类似树干在大风中产生的低沉的“咯吱”鸣叫声,这种鸣叫声持续时间逐渐延长。鸣叫时,尾下垂而不张开,头、颈向上伸直,使整个身体几乎呈一条直线。10分钟后,飞向十几米远的一个隆起的空地,即求偶场。降落时发出很响的鼓翼声。落地后先观察周围的动静,而后在附近开始走动,并开始其求偶的性表演活动。这时,雄鸟的尾羽张开并向上翘起呈扇状,翅不时微张下垂,飞羽端几乎触地,走动时常触到地面的枯草,无论走动和暂停走动都很慢,始终保持着原先的姿态,头颈几乎垂直地向上翘起并前后摆动,颈部和喉部羽毛有时竖起,尾羽稍收拢,接着奔跑几步,并剧烈地鼓动翅膀,使身体几乎呈垂直状态跳离地面,高度约1米,沿山坡向下可移动5-6米。同时,发出peng-peng-peng, hua-hua-hua, dong-dong-dong等音节组成的响亮的求偶叫声。


求偶场中的雄鸟们都保持一定的距离,大约为50-100米。由于地势复杂,雄鸟们在各自的领域中进行性表演时彼此是很难看到的,但能听到彼此的求偶叫声。雄鸟的求偶叫声分为4部分:第1部分可以省略,第2部分为双音节的ki-kop。这2个音节逐渐加快,产生类似火车奔驰的声音,第3部分为软木塞被拔出瓶口时的响声,第4部分声音频率最高,类似磨镰刀发出的声音。事实上,它们发出的许多叫声是人类无法听见的低频声音,但它们彼此之间却能辨别。每次表演大约为10分钟,然后走到离求偶场几十米远的灌丛或倒木堆附近觅食或歇息。


雌鸡在雄鸡开始表演活动后来到求偶场,从早晨至中午这段时间是雄鸟表演的高峰期,但主要在早晨。单个或几只雌鸟,先从求偶场处飞到求偶场中的落叶松树上并四处观望,约10分钟后,飞到一雄鸟领域中的树上,几分钟后落到该雄鸟附近。雌鸟的到来激起雄鸟表演活动增强。这时雄鸟常选择领域中最开阔的隆起地带活动,尽力引起雌鸟注意。


雄鸟见雌鸟落地后,立即跑到其跟前,双翅微张下垂,飞羽几乎触及地面,并不断抖动,尾羽垂直竖起成扇状,从后面可见尾羽下的白斑,颈垂直竖起并前后摆动,发出连续的求偶叫声。然后基本保持这种姿态绕着雌鸟兜圈。这时雌鸟全身羽毛略微膨松,翅微张下垂,腿略弯曲下蹲,并不断转动颈部观望兜圈的雄鸟。雄鸟一边兜圈,一边与雌鸟离开开阔地带,到比较隐蔽的地带如灌丛或倒木堆旁交尾。雄鸟从后部踩到雌鸟背上,用喙咬住颈背羽毛进行交尾。交尾完毕后立即飞走。


经过这样的选择配偶之后,雌鸟便开始筑巢产卵了。筑巢的生境与食物的丰盛度、隐蔽状况、离水远近、林型、坡向及海拔高度等生态因子都有关系。一般在向阳的山坡和近水地段、枯枝堆、倒木下或树根旁,较为隐蔽的地方。巢很简陋,大多是雌鸟在地面扒个坑,放上些枯枝、树叶、草茎和羽毛就行了。普通松鸡巢的外径37-42厘米,内径27-32厘米,巢深7-10厘米。巢筑好后接着开始产卵,每窝产卵6-9枚,卵的颜色为浅黄色,布有大小不等的褐色斑点,大小为55.8-62.8×39.7-56.3毫米,重量为49.2-56.3克。从筑巢开始,一直到产卵、育雏,都由雌鸟独立承担。雌鸟孵化时都很强烈地恋巢,人走到它跟前也不出窝飞走,有时假装成受伤的样子将入侵者引开,然后再回到巢中继续孵化。孵化期为24-26天。


刚孵出的小雏鸟,全身披有绒羽,雏鸟的绒羽为黄褐色,前额上有一个大的“V”形黑纹,头、颈和背上有黑色和红褐色的斑点,尤以头部为多。上嘴被以蜡膜,脚为肉黄色,平均量度为嘴峰6毫米,翅长28毫米,跗跖长22毫米,重量为36.6克。雏鸟孵出后不久即可随亲鸟觅食,大约经过一个月的时间,就能飞到大树上栖息了。到了秋天,松鸡便集结成十几只一起的群体,共同活动和觅食。

种群现状

虽然普通松鸡在世界上的分布范围很大,但各地的种群数量都在下降。在英国,自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急剧下降,在德国以及中欧各国,很多地方已经绝灭或达到绝灭的边缘。在中国,松鸡于1975年在新疆极北部的布尔津县哈纳斯湖畔和哈巴河县北部山区首次被中国学者发现后,又在阿勒泰、富蕴、福海等县境内的阿尔泰山地区见到它们的踪迹,但种群数量极为稀少。

该物种分布范围广,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分布区域或波动范围小于20000平方公里,栖息地质量,种群规模,分布区域碎片化),种群数量趋势稳定,因此被评价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6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无危(LC)。

泰加林里的黑嘴松鸡

参考来源

  1. 松鸡概述(附图),有动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