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板块构造论」修訂間的差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rollbackEdits.php mass rollback)
(1 個標籤回退)
 
(未顯示由 3 位使用者於中間所作的 4 次修訂)
行 1: 行 1:
 
[[File:板块构造论.jpg|350px|缩略图|右|<big></big>[https://img.wendangwang.com/pic/c6e6cf6db40654ad47a1b10d/7-810-jpg_6-1080-0-0-1080.jpg 原图链接][https://www.wendangwang.com/doc/c6e6cf6db40654ad47a1b10d/7 来自 文档网 的图片]]]
 
[[File:板块构造论.jpg|350px|缩略图|右|<big></big>[https://img.wendangwang.com/pic/c6e6cf6db40654ad47a1b10d/7-810-jpg_6-1080-0-0-1080.jpg 原图链接][https://www.wendangwang.com/doc/c6e6cf6db40654ad47a1b10d/7 来自 文档网 的图片]]]
  
'''板块构造论'''(又称板块构造假说、板块构造学说或板块构造学,总称“板块飘移”)是为了解释大陆漂移现象而发展出的一种[[地质学]]理论。该理论认为,地球的[[岩石圈]]是由板块拼合而成;现今的全球分为七大板块(1968年[[法国]]勒皮雄划分),海洋和陆地的位置是不断变化的。根据这种理论,地球内部构造的最外层分为两部分:外层的岩石圈和内层的[[软流圈]]。这种理论基于两种独立的地质观测结果:海底扩张和大陆漂移。
+
'''板块构造论'''(''' plate tectonics''' ), (又称板块构造假说、板块构造学说或板块构造学,总称“板块飘移”)是为了解释大陆漂移现象而发展出的一种[[地质学]]理论。该理论认为,地球的[[岩石圈]]是由板块拼合而成;现今的全球分为七大板块(1968年[[法国]]勒皮雄划分),海洋和陆地的位置是不断变化的。根据这种理论,地球内部构造的最外层分为两部分:外层的岩石圈和内层的[[软流圈]]。这种理论基于两种独立的地质观测结果:海底扩张和大陆漂移。
  
 岩石圈可以分为大板块及小板块,两板块相接触的部分则可依其相对运动来分为分离板块边缘、聚合板块边缘及转形断层。在板块边缘常会出现[[地震]]、[[火山]]、造山运动及海沟。现今每年的相对运动距离约在0至150mm不等。
+
 岩石圈可以分为大板块及小板块,两板块相接触的部分则可依其相对运动来分为分离板块边缘、聚合板块边缘及转形断层。在板块边缘常会出现[[地震]]、[[火山]]、造山运动及海沟<ref>[https://www.meet99.com/sky-earth.html 地球大陆板块演变],相约久久 </ref> 。现今每年的相对运动距离约在0至150mm不等。
  
 
 板块可以分为海洋板块及较厚的陆地板块,两者都有各自的地壳。在聚合板块边缘会有隐没带,会将板块沉降至[[地幔]],使岩石圈质量减少,而分离板块边缘因海底扩张形成的新[[地壳]],这种对板块的预测称为输送带原理。较早期的理论认为[[地球]]会渐渐膨胀或是渐渐收缩,也都还有一些人支持。
 
 板块可以分为海洋板块及较厚的陆地板块,两者都有各自的地壳。在聚合板块边缘会有隐没带,会将板块沉降至[[地幔]],使岩石圈质量减少,而分离板块边缘因海底扩张形成的新[[地壳]],这种对板块的预测称为输送带原理。较早期的理论认为[[地球]]会渐渐膨胀或是渐渐收缩,也都还有一些人支持。
行 11: 行 11:
 
==古代大陆分布==
 
==古代大陆分布==
  
1968年法国的勒皮雄根据各方面的资料,首先将全球岩石圈分为六大板块,即[[太平洋板块]]、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和[[南极洲板块]]。
+
1968年法国的勒皮雄根据各方面的资料,首先将全球岩石圈分为六大板块,即[[太平洋板块]]、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和[[南极洲板块]]<ref>[http://blog.sina.com.cn/s/blog_72401b930102x21q.html 板块],新浪博客,2016-10-18  </ref>
  
 
 随着研究工作的进展,有人在勒皮雄的基础上在大板块中又分出许多小板块,如在香港出版的会考教科书《中学会考活学地理》一书中将全球分为七大板块——太平洋板块、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澳大利亚板块、[[北美洲板块]]、南美洲板块和南极洲板块——以及六个较小的板块--阿拉伯板块、[[菲律宾板块]]、胡安·德富卡板块、科科斯板块、纳斯卡板块、加勒比板块。而环太平洋板块边界的板块活动最为活跃,故此地震作用和火山作用也最为频密。
 
 随着研究工作的进展,有人在勒皮雄的基础上在大板块中又分出许多小板块,如在香港出版的会考教科书《中学会考活学地理》一书中将全球分为七大板块——太平洋板块、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澳大利亚板块、[[北美洲板块]]、南美洲板块和南极洲板块——以及六个较小的板块--阿拉伯板块、[[菲律宾板块]]、胡安·德富卡板块、科科斯板块、纳斯卡板块、加勒比板块。而环太平洋板块边界的板块活动最为活跃,故此地震作用和火山作用也最为频密。
行 27: 行 27:
 
<center> 轻松学地理之《板块构造理论》 </center>
 
<center> 轻松学地理之《板块构造理论》 </center>
 
<center>{{#iDisplay:g0388mz21wf|560|390|qq}}</center>
 
<center>{{#iDisplay:g0388mz21wf|560|390|qq}}</center>
 +
 +
==参考文献==
 +
[[Category:350 地球科學總論;地質學總論]]

於 2022年8月25日 (四) 12:41 的最新修訂

板塊構造論( plate tectonics ),(又稱板塊構造假說、板塊構造學說或板塊構造學,總稱「板塊飄移」)是為了解釋大陸漂移現象而發展出的一種地質學理論。該理論認為,地球的岩石圈是由板塊拼合而成;現今的全球分為七大板塊(1968年法國勒皮雄劃分),海洋和陸地的位置是不斷變化的。根據這種理論,地球內部構造的最外層分為兩部分:外層的岩石圈和內層的軟流圈。這種理論基於兩種獨立的地質觀測結果:海底擴張和大陸漂移。

岩石圈可以分為大板塊及小板塊,兩板塊相接觸的部分則可依其相對運動來分為分離板塊邊緣、聚合板塊邊緣及轉形斷層。在板塊邊緣常會出現地震火山、造山運動及海溝[1]。現今每年的相對運動距離約在0至150mm不等。

板塊可以分為海洋板塊及較厚的陸地板塊,兩者都有各自的地殼。在聚合板塊邊緣會有隱沒帶,會將板塊沉降至地幔,使岩石圈質量減少,而分離板塊邊緣因海底擴張形成的新地殼,這種對板塊的預測稱為輸送帶原理。較早期的理論認為地球會漸漸膨脹或是漸漸收縮,也都還有一些人支持。

板塊可以移動的原因是因為岩石圈的強度比下方的軟流圈要大,地幔密度的變化造成了地幔對流。一般認為板塊運動是由海底遠離擴張脊的運動(因為地形及地殼的變化,造成地球引力的差異)、阻力及隱沒帶向下的吸力等影響組合而成。另一種解釋則是考慮地球旋轉的受力差異,以及太陽及月亮的潮汐力。這些因素之間的相對重要性及其關係還不清楚,目前也還有許多爭議。

古代大陸分布

1968年法國的勒皮雄根據各方面的資料,首先將全球岩石圈分為六大板塊,即太平洋板塊、亞歐板塊、印度洋板塊、非洲板塊、美洲板塊和南極洲板塊[2]

隨着研究工作的進展,有人在勒皮雄的基礎上在大板塊中又分出許多小板塊,如在香港出版的會考教科書《中學會考活學地理》一書中將全球分為七大板塊——太平洋板塊、亞歐板塊、非洲板塊、印度-澳大利亞板塊、北美洲板塊、南美洲板塊和南極洲板塊——以及六個較小的板塊--阿拉伯板塊、菲律賓板塊、胡安·德富卡板塊、科科斯板塊、納斯卡板塊、加勒比板塊。而環太平洋板塊邊界的板塊活動最為活躍,故此地震作用和火山作用也最為頻密。

板塊實際上就是岩石圈,包含了地殼以及一小部分的上部地幔(地幔)。因此板塊沒有「大陸板塊」與「海洋板塊」的分法,只有依其成分組成命名為「大陸性的板塊」與「海洋性的板塊」。

板塊的運動及邊界

板塊在軟流圈之上運動,由地幔熱柱產生驅動力而運動。板塊之間有三種相對運動方式:聚合、張裂與保守(錯動)三種方式,所以板塊之邊界可分為張裂型板塊邊界、聚合型板塊邊界和錯動型板塊邊界三種類型。聚合型板塊邊界是板塊相互擠壓的地區,在地貌上表現為海溝火山島弧、褶曲山脈等。張裂型板塊邊界是板塊相互拉張的地區,在地貌上表現為裂谷中洋脊等。錯動型板塊邊界(保守性板塊邊界)是兩個板塊互相摩擦的地區,轉形斷層發育,其運動方式類似地表的走向滑移斷層,因面積無改變而稱之為保守性。

視頻

板塊構造論 相關視頻

板塊構造學說
輕鬆學地理之《板塊構造理論》

參考文獻

  1. 地球大陸板塊演變,相約久久
  2. 板塊,新浪博客,2016-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