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林亨泰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林亨泰(1924年12月11日 - ),彰化县北斗镇人。曾为台湾诗坛“现代派”成员之一。笔名亨人、桓太,创作以诗为主,尚有散文、评论、翻译等。

1941年尝试创作新诗。周知的“跨越语言的一代”,正是语出林亨泰,其以此语形容,包括自己在内,从日治时期到战后辛苦转换创作语言的这一代作家。

生平

林亨泰大正13年(1924年)出生于台中州北斗郡昭和6年

1931年,入北斗公学校,12年毕业。

1939年,二年高等科毕业后,考入私立北台中学(今泰北高中),至18年放弃中学为止。林亨泰早在日治时期即有作品。

1942年(昭和17年),开始了日文诗集《灵魂的产声》写作。战后,林亨泰考入省立台湾师范学院(今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并在朱实介绍之下加入了“银铃会”。林亨泰加入的银铃会,在1942年成立,由台中一中学生张彦勋朱实许世清三人发起,出版油印刊物《边缘草》,共出十几期,战后因为林亨泰的加入,于1948年发表诗刊《潮流》[1],《潮流》既登载中文诗,也登载日文诗[1]。林亨泰当时即有不少作品出现,并且也跟台湾著名文豪杨逵认识,据林亨泰回忆他回台中时总是会去拜访杨逵住所。

1949年台湾师院卷入“四六事件”,银铃会也被迫中止。成员也有人被处死,在这种环境下,林亨泰回台中之时,亲眼在台中火车站目睹了杨逵被捕。不久林亨泰本人也遭受居留审讯,而断绝了他的写作之路。

1950年,林亨泰毕业后,曾任教彰化北斗中学彰化高工等校。

1953年,林亨泰与纪弦等人接触之后,又加上林亨泰早期曾受日本现代主义思潮影响,使得林亨泰成为现代派成员之一。

1964年,林亨泰参与筹组“笠诗社”,并成为笠诗社首任主编。之后林即致力于“时代性”与“本土化”。70年代时曾因慢性肾炎一度搁笔,至80年代复出。

2017年“支持调降文言文比例,强化台湾新文学教材”共同发起人[2]。同年得到第四十届吴三连奖[3]

获奖

2004年,林亨泰获第八届国家文艺奖

2018年第,荣获第40届吴三连奖文学奖。

“诗永不灭”

2019年7月26日,【诗永不灭】林亨泰捐赠展 。

林亨泰曾发表〈“诗永不灭”论〉,称“只要有一个诗人不放弃写诗,诗永远是不会灭亡的。”事实上,其本身就一直以诗作、诗论来维持诗的活力。

2019/07/26将展出其捐赠之珍贵手稿文物,并配合其著名的诗作〈风景No.2〉,将展场布置为能望向馆外汤德章纪念公园及圆环街景的阅读及走动空间,带领观众跟随林亨泰的诗句,一起探寻、发现“真正的”诗“风景”。[4]

著作

  • 《灵魂的啼声》(日文, 40年代)
  • 《长的咽喉》(50年代)
  • 《林亨泰诗集》(1984年)
  • 《爪痕集》(1986年)
  • 《跨不过的历史》(1990年)
  • 《见者之言》(1993年)
  • 《跨不过的历史》等

诗论集《现代诗的基本精神——论真挚性》(1968年)等。

资料来源

  1. 1.0 1.1 向阳,〈三种语言交响的诗篇〉,《文学@台湾》,页121。
  2.  . 调降文言文比率 锺肇政等135位作家连署支持. 自由时报. 2017年9月6日 [ ] (中文).   
  3. 杨明怡. 第40届吴三连奖得主公布 林亨泰、夏曼‧蓝波安、梅丁衍、潘小侠获奖. 自由时报. 2017-10-31 [2017-12-06]. 
  4. 国立台湾文学奖 - 林亨泰 -诗永不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