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林麝」修訂間的差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使用页面处理(lead too short)给页面添加标签)
 
(未顯示由 6 位使用者於中間所作的 16 次修訂)
行 1: 行 1:
<div style="float:right; margin:-10px 10px 0 10px; text-align:left">
+
{{lead too short|date=2020年10月}}
{| class="wikitable"
+
 
|<center>''' 圖片名稱'''<br><img src="https://www.zhifure.com/upload/images/2018/10/15232421198.jpg" width="250"></center><small>[https://www.zhifure.com/upload/images/2018/10/15232421198.jpg 原圖鏈結] [來源網站網址 圖片來自網站 稱致富熱]</small>  
+
{{Multiple issues|{{refimprove|date=2020年10月}}{{citation style|date=2020年10月}}}}
 +
 
 +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
| style="background: #808000" align= center|'''<big>林麝 <big> '''
 +
|-
 +
|
 +
[[File:1-191119221305.jpg|缩略图|居中|林麝[http://udongwu.com/uploads/allimg/191119/1-191119221305.jpg 原图链接][http://udongwu.com/buru/Forest_Musk_Deer.html 有动物网]]]
 +
|-
 +
| align= light|
 +
中文学名: 林麝 </br>
 +
拉丁学名:Moschus berezovskii </br>
 +
别    称: 南麝、森林麝、黑獐子、林獐、香獐 </br>
 +
界: 动物界 </br>
 +
门:脊索动物门 </br>
 +
亚  门: 脊椎动物亚门 </br>
 +
纲:哺乳纲 </br>
 +
亚  纲:真兽亚纲 </br>
 +
目:偶蹄目 </br>
 +
亚  目: 反刍亚目 </br>
 +
科:麝科 </br>
 +
属:麝属 </br>
 +
种: 林麝 </br>
 +
亚  种: 5亚种 </br>
 +
  命名人及年代: Flerov,1929 </br>
 +
  英文 : Forest Musk Deer </br>
 +
保护级别: 濒危(EN) IUCN标准</br>
 
|}
 
|}
</div>
 
 
林麝,又叫南麝、森林麝,獐子、黑獐子、林獐、香獐,藏名譯音為「納瓦」。
 
  
目錄
+
'''林麝''',又叫南麝、森林麝,獐子、黑獐子、林獐、香獐,藏名譯音為「納瓦」。
◎生態環境
 
◎特徵
 
◎習性及&活動規律
 
◎繁殖與保護
 
◎參考資料
 
  
生態環境
+
== 生態環境==
 
 林麝棲息於海拔2400-3800米的森林中。森林是林麝的主要棲息生境,牠們主要分布在低山區的闊葉林、針葉林及針闊混交林區,喜歡活動在以針闊混交林為主,相對濕度較高的林內。目前適棲範圍內平均密度約每平方公里1.45隻,最高可達每平方公里10至12隻。
 
 林麝棲息於海拔2400-3800米的森林中。森林是林麝的主要棲息生境,牠們主要分布在低山區的闊葉林、針葉林及針闊混交林區,喜歡活動在以針闊混交林為主,相對濕度較高的林內。目前適棲範圍內平均密度約每平方公里1.45隻,最高可達每平方公里10至12隻。
  
 林麝主要分布於漢地的湖北、雲南、青海、陝西、四川、湖南、貴州,西藏的[[錯那]]、措美、波密、察隅、米林、林芝、工布江達等區域。
+
 林麝主要分布於漢地的[[ 湖北]] [[ 雲南]] [[ 青海]] [[ 陝西]] [[ 四川]] [[ 湖南]] [[ 貴州]] [[ 西藏]] 的[[錯那]]、措美、波密、察隅、米林、林芝、工布江達等區域。
  
特徵
+
== 特徵==
 林麝是麝屬中體型最小的一種。體長為60-80厘米,肩高45-50厘米,體重8-10千克。雌雄均沒有角;耳長直立,端部稍圓。腹部生殖器前端有麝香囊,尾粗而短,尾脂腺發達。四肢細長,後肢比前肢長。體毛粗硬色深,呈褐灰色或蒼灰褐棕色,辟尖無棕色,頸紋明顯,個體小於馬麝。下頜、喉部、頸下以至前胸間為界限分明的白色或橘黃色區。臀部毛色近黑色,成體不具斑點。被追急後具有攀緣斜樹或傾斜倒木的特點。牠們四肢下部的毛比馬麝的短,並緊貼皮膚。毛很粗硬,波狀彎曲,細而脆,易脫落。體毛色深,呈橄欖褐色,並帶有橘紅色澤。其他形態特徵大致與馬麝相同。[1]
+
 林麝是麝屬中體型最小的一種。體長為60-80厘米,肩高45-50厘米,體重8-10千克。雌雄均沒有角;耳長直立,端部稍圓。腹部生殖器前端有麝香囊,尾粗而短,尾脂腺發達。四肢細長,後肢比前肢長。體毛粗硬色深,呈褐灰色或蒼灰褐棕色,辟尖無棕色,頸紋明顯,個體小於馬麝。下頜、喉部、頸下以至前胸間為界限分明的白色或橘黃色區。臀部毛色近黑色,成體不具斑點。被追急後具有攀緣斜樹或傾斜倒木的特點。牠們四肢下部的毛比馬麝的短,並緊貼皮膚。毛很粗硬,波狀彎曲,細而脆,易脫落。體毛色深,呈橄欖褐色,並帶有橘紅色澤。其他形態特徵大致與馬麝相同。
  
習性及&活動規律
+
== 習性及&活動規律==
 性膽怯,獨居,居住不固定,行動路線較固定。能攀登45度左右的傾斜樹幹和跳上垂直生長高達1.5米左右的針葉樹上,並能在細小樹枝上用主蹄分開嵌住皮條任意走動和上下攀爬或下跳,主要採食樹葉、漿果、雜草、松蘿。由於林麝活動地區植物種類較多,故食物種類較複雜,但仍以選食帶苦澀、單寧含量較高具有芳香的柳屬(Salix)、杜鵑花屬(Rhododendron)、忍冬科(Caprifoliaceae)、小檗科(Berberidaceae)、松蘿科(Usneaceae)等科屬植物的嫩枝葉為常見。隨氣候和食源的變化,有垂直遷徙的習性。其他大部分習性與生活規律與馬麝相仿。[2]
+
 性膽怯,獨居,居住不固定,行動路線較固定。能攀登45度左右的傾斜樹幹和跳上垂直生長高達1.5米左右的針葉樹上,並能在細小樹枝上用主蹄分開嵌住皮條任意走動和上下攀爬或下跳,主要採食樹葉、漿果、雜草、松蘿。由於林麝活動地區植物種類較多,故食物種類較複雜,但仍以選食帶苦澀、單寧含量較高具有芳香的柳屬(Salix)、杜鵑花屬(Rhododendron)、忍冬科   (Caprifoliaceae)、小檗科(Berberidaceae)、松蘿科(Usneaceae)等科屬植物的嫩枝葉為常見。隨氣候和食源的變化,有垂直遷徙的習性。其他大部分習性與生活規律與馬麝相仿。
  
繁殖與保護
+
== 繁殖與保護==
 雌雄合群,秋冬季為交配期,春夏為產子期,孕期長達6個月,每胎1-3子。[[ 麝香]] 可作為定香劑、興奮劑或配製強心等急救藥物,具有極高的經濟和藥用價值。為了獲取麝香,多年來的任意捕獵,使麝的數量急劇下降。林麝屬於中國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
+
 雌雄合群,秋冬季為交配期,春夏為產子期,孕期長達6個月,每胎1-3子。麝香可作為定香劑、興奮劑或配製強心等急救藥物,具有極高的經濟和藥用價值。為了獲取麝香,多年來的任意捕獵,使麝的數量急劇下降。林麝屬於中國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
  
 參考 資料
+
== 參考 文獻 ==
 馬麝形態特徵詳見馬麝
+
{{reflist}}
 馬麝習性與生活規律詳見馬麝
 
麝。熊,劉務林編著,北京:中國林業,1996 ISBN 7-5038-1664-3
 
中國本草全書。第328卷,中國文化研究會纂;魯軍主編,北京:華夏,1999 ISBN 7-5080-2000-6
 
  
<ref>[ 文章網址 說明] ,來源華人百科,</ref>    
+
[[Category:380 動物學總論]]
  (下面語法放於編輯頁最下方)
+
[[Category:388 半索動物門;脊索動物門]]
== 參考文獻 ==
 
  {{reflist}}
 

於 2020年10月4日 (日) 20:29 的最新修訂

林麝

中文學名: 林麝
拉丁學名:Moschus berezovskii
別 稱: 南麝、森林麝、黑獐子、林獐、香獐
界: 動物界
門:脊索動物門
亞 門: 脊椎動物亞門
綱:哺乳綱
亞 綱:真獸亞綱
目:偶蹄目
亞 目: 反芻亞目
科:麝科
屬:麝屬
種: 林麝
亞 種: 5亞種
命名人及年代: Flerov,1929
英文名: Forest Musk Deer
保護級別: 瀕危(EN) IUCN標準

林麝,又叫南麝、森林麝,獐子、黑獐子、林獐、香獐,藏名譯音為「納瓦」。

生態環境

林麝棲息於海拔2400-3800米的森林中。森林是林麝的主要棲息生境,牠們主要分布在低山區的闊葉林、針葉林及針闊混交林區,喜歡活動在以針闊混交林為主,相對濕度較高的林內。目前適棲範圍內平均密度約每平方公里1.45隻,最高可達每平方公里10至12隻。

林麝主要分布於漢地的湖北雲南青海陝西四川湖南貴州西藏錯那、措美、波密、察隅、米林、林芝、工布江達等區域。

特徵

林麝是麝屬中體型最小的一種。體長為60-80厘米,肩高45-50厘米,體重8-10千克。雌雄均沒有角;耳長直立,端部稍圓。腹部生殖器前端有麝香囊,尾粗而短,尾脂腺發達。四肢細長,後肢比前肢長。體毛粗硬色深,呈褐灰色或蒼灰褐棕色,辟尖無棕色,頸紋明顯,個體小於馬麝。下頜、喉部、頸下以至前胸間為界限分明的白色或橘黃色區。臀部毛色近黑色,成體不具斑點。被追急後具有攀緣斜樹或傾斜倒木的特點。牠們四肢下部的毛比馬麝的短,並緊貼皮膚。毛很粗硬,波狀彎曲,細而脆,易脫落。體毛色深,呈橄欖褐色,並帶有橘紅色澤。其他形態特徵大致與馬麝相同。

習性及&活動規律

性膽怯,獨居,居住不固定,行動路線較固定。能攀登45度左右的傾斜樹幹和跳上垂直生長高達1.5米左右的針葉樹上,並能在細小樹枝上用主蹄分開嵌住皮條任意走動和上下攀爬或下跳,主要採食樹葉、漿果、雜草、松蘿。由於林麝活動地區植物種類較多,故食物種類較複雜,但仍以選食帶苦澀、單寧含量較高具有芳香的柳屬(Salix)、杜鵑花屬(Rhododendron)、忍冬科 (Caprifoliaceae)、小檗科(Berberidaceae)、松蘿科(Usneaceae)等科屬植物的嫩枝葉為常見。隨氣候和食源的變化,有垂直遷徙的習性。其他大部分習性與生活規律與馬麝相仿。

繁殖與保護

雌雄合群,秋冬季為交配期,春夏為產子期,孕期長達6個月,每胎1-3子。麝香可作為定香劑、興奮劑或配製強心等急救藥物,具有極高的經濟和藥用價值。為了獲取麝香,多年來的任意捕獵,使麝的數量急劇下降。林麝屬於中國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