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柏村镇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柏村镇位于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中部;东12公里李渡溪大坪镇交界,南7公里漆树湾镇南镇接壤,西3公里香蕉湾与镇南镇交界,北11公里上台村与蕉坝毗邻。地理坐标:东经107°56′~107°57′;北纬28°42′~28°42′。

地理气候

亚热带湿润季风性气候,极端高温40摄氏度,极端低温零下2摄氏度,年平均气温20.5摄氏度,最热月均气温26°C,最低月均气温为4.5°C,年平均日照1050小时。年无霜期326天。1957年以来平均雨量1448毫米,降雨时段集中在4~9月间。境内最高峰十字路高峰海拔1099米,海拔高度400~1000米之间。镇人民政府驻地中心村,海拔640米。距县城19公里。

镇境内地形属于典型的卡斯特地貌,境内土壤多为黄土壤,山石区多为石灰石,山脚、谷地多为石灰土和冲积土,土质沙化,或泥、沙、石混合。全镇地域总面积96.6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2683平方公里。主要民族成分有仡佬族、苗族、汉族。主要经济产业为烤烟、玉米、水稻、柑橘、西瓜、黄豆、地瓜。名特产品:灰豆腐,豆腐干,柑橘。

教育发展

柏村镇在新中国成立前后,除国民学校柏村、后坝和通木外,其余村寨以私塾为主。经考证,邹孔贤、刘庭彦等29位塾师先后在37个地方举办或承办家塾、团塾或族塾。解放后,自1951年,柏村学校成立,1952年成立后坝、龙桥两村小;1956年成立长脚完小;1957年成立高峰民小。60年代中期,各村普遍成立民办小学。

1969年柏村完小举办附设初中班,1970年长脚完小举办附设初中班,1975年在长脚羊角寨兴办“五七”农中。长脚初中班于1980年停办,当年合并于柏村;“五七”农中于1978年春合并于乐居学校。2000年秋,柏村中心完小初中部与小学完全分开,从此,柏村中学挂牌开学,柏村结束了戴帽中学的历史。

畜牧养殖

柏村镇辖6个行政村、63个村民组,总人口1.62万,平均海拔640米,地域面积96.67平方公里。该镇强力推进草地生态畜牧业建设和“100万个”羊单位项目实施,实现了羊存栏7011只、牛存栏3571头、生猪存栏9500余头,建立了养殖专业合作社2个、养羊小区8个。招商引资1000余万元建成了后坝和长脚肉牛标准化示范养殖场,肉牛存栏216头,带动68户农户规范化养殖肉牛340头。

关田坝养殖小区地处通木村,养殖小区内以山羊为主要养殖品种。2008年发展规模化养羊农户8户,养殖基础母羊267只。通过示范带动,小区内已发展规模化养羊户18户,修建圈舍1350平方米,规范化种植优质牧草360亩,羊存栏达313只,正计划引种上栏“原种简阳大耳羊”80只。年末预计可为小区农户增加收入10多万元。

产业发展

2011年9月25日,在务川自治县柏村镇后坝村200亩花椒基地上,10多名妇女正在为花椒树疏枝、压枝、打药。基地负责人闵光亚告诉记者,他用60万元盘下这片花椒林后,又投入了近30万元,对这片花椒林进行了保护性开发。收入鲜花椒3万多斤,收入20多万元。预计达到丰产后,每亩最高收入可达3万元。

据了解,柏村镇后坝花椒基地由于技术、投入等因素,收入不很乐观。针对这一现状,柏村镇积极探索现代花椒产业发展路子,采取招商引资、强化示范模式,发展花椒特色产业,助推农民增收致富。

柏村镇带领当地群众到重庆江津花椒村去参观,学习花椒管理技术。还通过招商引资的方式,引进了务川籍在外创业的闵光亚,带着资金和技术盘下镇后坝村200亩花椒基地。闵光亚盘下花椒基地后,又在柏村镇后坝村租了300亩土地,从重庆江津引进了近4万株花椒苗进行种植。

为了让当地群众成为管理花椒的能手,闵光亚以5万元年薪从重庆请来了2名技术人员,采取“面对面”的形式,从栽培、管理到采收各个环节对群众进行系统培训。培训中,不但让群众在基地上学到了技术,还每天发给他们40元的工钱。[1]

民俗文化

红军渡口

简介:公元1934年,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军军长贺龙、政委关向应率部转战湘、鄂、川, 5月10日由川入黔,20日经蕉坝、乐居、龙桥到达洪渡河长脚滩古渡口西岸,渡河向东进发,抢渡持续两天。当地船工田景昌、田景武、田维玉帮助红军渡河竭心尽力。红军纪律严明,对群众秋毫无犯。在洪渡河两岸,开展宣传革命主张,惩办恶霸地主等一系列革命活动,给两岸群众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为继承和发扬革命光荣传统,中共遵义市委、遵义市人民政府于1999年8月将长脚滩红军渡口命名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

唱响红歌

为了庆祝中国共产党诞生90周年纪念,柏村中学于2011年4月28日晚在学校操场上举办了 “唱响红歌暨2011年毕业晚会”。 晚会在教师大合唱《我们走在大路上》和《歌唱祖国》的歌声中拉开帷幕。晚会以红歌唱响校园为契机,重在体现学校以人为本、以德为先的管理理念。一曲《映山红》将红歌推向高潮;以学生大合唱《再过二十年我们来相会》展示当代中学生的青春活力和纯真的离别情怀;最后晚会在小合唱《难忘今宵》落下帷幕。 活动现场彩旗飘扬、灯火辉煌,烟花飞舞、红歌响彻校园,夜景格外壮观、热闹,活动内容丰富多彩,扣人心弦,催人奋进,进一步激起了师生们的爱国情怀。[2]

相关视频

航拍务川:柏村镇官田坝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