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柏村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柏村鎮位於務川仡佬族苗族自治縣中部;東12公里李渡溪大坪鎮交界,南7公里漆樹灣鎮南鎮接壤,西3公里香蕉灣與鎮南鎮交界,北11公里上台村與蕉壩毗鄰。地理坐標:東經107°56′~107°57′;北緯28°42′~28°42′。

地理氣候

亞熱帶濕潤季風性氣候,極端高溫40攝氏度,極端低溫零下2攝氏度,年平均氣溫20.5攝氏度,最熱月均氣溫26°C,最低月均氣溫為4.5°C,年平均日照1050小時。年無霜期326天。1957年以來平均雨量1448毫米,降雨時段集中在4~9月間。境內最高峰十字路高峰海拔1099米,海拔高度400~1000米之間。鎮人民政府駐地中心村,海拔640米。距縣城19公里。

鎮境內地形屬於典型的卡斯特地貌,境內土壤多為黃土壤,山石區多為石灰石,山腳、谷地多為石灰土和沖積土,土質沙化,或泥、沙、石混合。全鎮地域總面積96.67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2683平方公里。主要民族成分有仡佬族、苗族、漢族。主要經濟產業為烤煙、玉米、水稻、柑橘、西瓜、黃豆、地瓜。名特產品:灰豆腐,豆腐乾,柑橘。

教育發展

柏村鎮在新中國成立前後,除國民學校柏村、後壩和通木外,其餘村寨以私塾為主。經考證,鄒孔賢、劉庭彥等29位塾師先後在37個地方舉辦或承辦家塾、團塾或族塾。解放後,自1951年,柏村學校成立,1952年成立後壩、龍橋兩村小;1956年成立長腳完小;1957年成立高峰民小。60年代中期,各村普遍成立民辦小學。

1969年柏村完小舉辦附設初中班,1970年長腳完小舉辦附設初中班,1975年在長腳羊角寨興辦「五七」農中。長腳初中班於1980年停辦,當年合併於柏村;「五七」農中於1978年春合併於樂居學校。2000年秋,柏村中心完小初中部與小學完全分開,從此,柏村中學掛牌開學,柏村結束了戴帽中學的歷史。

畜牧養殖

柏村鎮轄6個行政村、63個村民組,總人口1.62萬,平均海拔640米,地域面積96.67平方公里。該鎮強力推進草地生態畜牧業建設和「100萬個」羊單位項目實施,實現了羊存欄7011隻、牛存欄3571頭、生豬存欄9500餘頭,建立了養殖專業合作社2個、養羊小區8個。招商引資1000餘萬元建成了後壩和長腳肉牛標準化示範養殖場,肉牛存欄216頭,帶動68戶農戶規範化養殖肉牛340頭。

關田壩養殖小區地處通木村,養殖小區內以山羊為主要養殖品種。2008年發展規模化養羊農戶8戶,養殖基礎母羊267隻。通過示範帶動,小區內已發展規模化養羊戶18戶,修建圈舍1350平方米,規範化種植優質牧草360畝,羊存欄達313隻,正計劃引種上欄「原種簡陽大耳羊」80隻。年末預計可為小區農戶增加收入10多萬元。

產業發展

2011年9月25日,在務川自治縣柏村鎮後壩村200畝花椒基地上,10多名婦女正在為花椒樹疏枝、壓枝、打藥。基地負責人閔光亞告訴記者,他用60萬元盤下這片花椒林後,又投入了近30萬元,對這片花椒林進行了保護性開發。收入鮮花椒3萬多斤,收入20多萬元。預計達到豐產後,每畝最高收入可達3萬元。

據了解,柏村鎮後壩花椒基地由於技術、投入等因素,收入不很樂觀。針對這一現狀,柏村鎮積極探索現代花椒產業發展路子,採取招商引資、強化示範模式,發展花椒特色產業,助推農民增收致富。

柏村鎮帶領當地群眾到重慶江津花椒村去參觀,學習花椒管理技術。還通過招商引資的方式,引進了務川籍在外創業的閔光亞,帶着資金和技術盤下鎮後壩村200畝花椒基地。閔光亞盤下花椒基地後,又在柏村鎮後壩村租了300畝土地,從重慶江津引進了近4萬株花椒苗進行種植。

為了讓當地群眾成為管理花椒的能手,閔光亞以5萬元年薪從重慶請來了2名技術人員,採取「面對面」的形式,從栽培、管理到採收各個環節對群眾進行系統培訓。培訓中,不但讓群眾在基地上學到了技術,還每天發給他們40元的工錢。[1]

民俗文化

紅軍渡口

簡介:公元1934年,中國工農紅軍第三軍軍長賀龍、政委關向應率部轉戰湘、鄂、川, 5月10日由川入黔,20日經蕉壩、樂居、龍橋到達洪渡河長腳灘古渡口西岸,渡河向東進發,搶渡持續兩天。當地船工田景昌、田景武、田維玉幫助紅軍渡河竭心盡力。紅軍紀律嚴明,對群眾秋毫無犯。在洪渡河兩岸,開展宣傳革命主張,懲辦惡霸地主等一系列革命活動,給兩岸群眾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為繼承和發揚革命光榮傳統,中共遵義市委、遵義市人民政府於1999年8月將長腳灘紅軍渡口命名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1]

唱響紅歌

為了慶祝中國共產黨誕生90周年紀念,柏村中學於2011年4月28日晚在學校操場上舉辦了 「唱響紅歌暨2011年畢業晚會」。 晚會在教師大合唱《我們走在大路上》和《歌唱祖國》的歌聲中拉開帷幕。晚會以紅歌唱響校園為契機,重在體現學校以人為本、以德為先的管理理念。一曲《映山紅》將紅歌推向高潮;以學生大合唱《再過二十年我們來相會》展示當代中學生的青春活力和純真的離別情懷;最後晚會在小合唱《難忘今宵》落下帷幕。 活動現場彩旗飄揚、燈火輝煌,煙花飛舞、紅歌響徹校園,夜景格外壯觀、熱鬧,活動內容豐富多彩,扣人心弦,催人奮進,進一步激起了師生們的愛國情懷。[2]

相關視頻

航拍務川:柏村鎮官田壩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