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桃园大圳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桃园大圳

中华民国台湾)文化资产

图片来自痞客邦

基本资料

隶属单位  桃园农田水利会

兴建时间  1916年(大正5年)

完成时间  1928年(昭和3年)

灌溉区域  桃园市

桃园大圳,旧称八块厝中坜附近埤圳,由总督府日籍韩裔的技师张令纪设计,为台湾日治时期重要水利工程之一,兴建干线及12条支线串连埤塘[1][2][3]

地名由来

  • 大圳边:桃园市八德区的地名,位在桃园大圳旁边而得名。

历史概述

主要设施

取水口

早期

  • 早先桃园大圳的取水口位于现今石门水库依山阁一带,引大汉溪(大嵙崁溪)的溪水灌溉。

后期

  • 1953年(民国42年)桃园干旱,大嵙崁溪水位不足,促使石门水库兴建,水库完工后同时建构了石门大圳灌溉系统,并将桃园大圳的取水口迁移至石门水库后池堰西北侧。

岁修保养

  • 为维持大圳的灌溉及供水功能,桃园大圳于每年11月起至翌年的1月停水、进行圳道及沿线圳路的岁修,自1996年起,桃园农田水利会利用停水期间举行大圳健行。

相关条目

延伸阅读

外部连结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