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梁兴初

增加 711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Infobox person | 姓名 = 梁兴初(1912—1985)| 图像 = [[[File:梁兴初1.jpg|缩略图| 梁兴初 ]]|缩略图|center www.sohu.com/a/86472082_418505|] | 出生日期 = {{birth date and age|1912|08|23}} | 出生地点 = 江西吉安| 逝世日期 = {{Death date and age|2018|11|03|1985|10|05}}| 国籍 = 中国| 职业 = 高级将领<br>中将军衔 <big>梁兴初</big> (1912—1985),男,江西吉安人。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中将军衔。抗日战争时期,曾任八路军115师教五旅旅长,新四军独立旅旅长等职。解放战争时期,曾任东北民主联军第十纵队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8军军长等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率部参加抗美援朝战争。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后,曾任海南军区司令员,广州军区副司令员,成都军区司令员等职。为中国共产党第九届中央委员会委员。党内,曾任中共四川省委、成都军区党委第二书记等职。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 人物生平编辑==
梁兴初,1912年8月23日出生江西吉安庐陵县(今吉安市青原区)文陂乡渼陂村一贫苦的手工业者家庭,自幼为雇主打铁,深受剥削和压迫。1930年4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红军时期,历任班长、排长、连长、连政治委员、营长、团长。在中央苏区一至五次反“围剿”作战中,英勇顽强,机智灵活,身先士卒,与敌拚搏,荣获红四军三级奖章。在两万五千里长征中,担任红军第一任骑兵侦察连连长,多次出色地完成重要的侦察和战斗任务,晋升为二团团长。到达陕北后,参加了直罗镇战斗和东征、西征作战。抗日战争时期,曾任八路军115师教五旅旅长,新四军独立旅旅长等职。解放战争时期,曾任东北民主联军第十纵队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8军军长等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率部参加抗美援朝战争。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后,曾任海南军区司令员,广州军区副司令员、成都军区司令员等职。为中国共产党第九届中央委员会委员。曾任中共四川省委、成都军区党委第二书记等职 [1] 。1955年,授予中将军衔,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5年10月5日在北京病逝。
<br>
1930年四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十一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四军班长、排长、连长、(长征中曾负责给毛寻找精神食粮报纸)营长,红一军团第二师二团团长。参加了中央苏区历次反“围剿”斗争和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一五师三四三旅六八五团营长、副团长,苏鲁豫支队副支队长兼第四大队大队长,东进支队支队长,一一五师教导第五旅旅长,新四军独立旅旅长,滨海军区十三团团长、滨海军区第一军分区司令员,山东军区第一师师长。解放战争时期,任东北民主联军第一师师长,第六纵队副司令员兼十六师师长,第十纵队司令员,第四野战军四十七军军长,三十八军军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军长、第二十兵团代司令员,志愿军西海岸指挥部副司令员、代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南军区司令员,广州军区副司令员,成都军区司令员。
<br>
1949年任第四野战军第47军、第38军军长,率部参加了宜沙、衡宝、湘西、广西和滇南诸战役。1950年参加抗美援朝,任中国人民志愿军38军军长, 率部参加抗美援朝第一至第四战役。指挥部队在飞虎山、松骨峰、清川江畔、龙源里、汉江南岸等地,打得美军、南朝鲜军闻风丧胆。 1954年任海南军区司令员、广州军区副司员。 著名作家魏巍采访了指挥松骨峰战斗的营长王宿启,根据战士们英勇杀敌的事迹写了长篇通讯《谁是最可爱的人》,1951年4月11日在《人民日报》上发表后,在全国人民中产生了极大影响。从此,“最可爱的人”成了志愿军的代名词。后来中国文艺工作者以三十八军的战例为素材拍摄的电影《奇袭》,也极受观众欢迎。
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1960年毕业于高等军事学院。是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共第九届中央委员。梁兴初是我军赫赫有名的战将,三十八军的老军长。参加了抗美援朝一、二、三、四次战役。他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指挥的三十八军战功卓著,被中央军委通令嘉奖,赞誉为“万岁军”。
 == 巧建奇功编辑==
1935年9月16日夜,红一军团四团发起了腊子口战斗。经过一夜激战,17日早晨拔掉了这颗钉子,并穷追敌寇九十里,前锋侦察部队一直前伸到甘南重镇——岷县。由于信息闭塞,毛泽东、一军团首长都未定下部队开往何处的决心。
梁兴初带领侦察连刚到岷县一个村庄准备宿营,军团部就派通信员通知他和指导员曹德连去军团部接受任务。两人来到军团部,毛泽东、林彪、聂荣臻、左权都在那里。左权向他俩下达了立即出发去哈达铺侦察敌情、筹集粮食和物资的任务。“就这些?”梁兴初对通知紧急而侦察任务平凡感到有些疑惑。“等一会儿,毛主席还要亲自给你们布置任务。”毛泽东向他们走了过来,说:“我只补充一点,就这么一点点,你们想法给我搞点‘精神食粮’来,国民党的报纸、杂志,只要是近期的,各种都给搞几份来。这可是个特殊的任务哟!”
俘虏和报纸很快送到了军团部,毛泽东见到报纸,高兴地对梁兴初说:“把这个副官交给林彪处理,一定要优待和宽大,因为他给我们送来了那么多的‘精神食粮’,立了大功。我们的侦察兵,这次出去收获最大,把刘志丹的根据地给‘抓’来了,好!就这样,从现在起,梁兴初,你的侦察连作为先头部队,每到一地,你们要办的第一件事就是给我找‘精神食粮’。”
陕北还有一个根据地,这真是个天大的喜讯!根据这一情报,中央很快作出了决定,红一方面军改称陕甘支队,向刘志丹创建的根据地挺进。
=== 成立骑兵侦察连===
1935年10月初的一天,梁兴初带领侦察连行进在泾源至固原的大道上去执行新的任务。突然,前哨侦察兵报告,路旁的青石嘴村里,一支骑兵部队正在休息,一百多匹战马聚在一起,满地摆放着马鞍子,敌骑兵有的正在吃饭,有的躺在草垛子上打盹。梁兴初立即命令部队隐蔽待机歼敌。他以最快的速度向林彪、聂荣臻、左权作了汇报。
毛泽东当即命令:“打掉它,但不要伤了战马。”侦察连和二团集中了十多挺轻重机枪,利用河沟、草丛作掩护,分两路隐藏。梁兴初率领侦察连首先冲进村庄,突然发起猛攻,打得敌人晕头转向。一个多团的骑兵,乖乖束手就擒。这次奇袭,毙俘敌两百余人,缴获战马一百四十余匹。第二天,军团参谋长左权来到侦察连,传达了毛主席的命令,把侦察连正式编为骑兵侦察连。于是,梁兴初成为我军第一位骑兵侦察连连长。
第一次当骑兵,大家都很高兴,但对于只和黄牛打交道而分不清骡与马的南方籍战士来说又有了一个新课题。起初大家对如何骑马、喂马、驯马一窍不通,更谈不上驱马快跑。第一天训练就有一人摔成重伤、六人轻伤。经过休整训练,骑兵侦察连很快掌握了骑兵技术,并接受了毛主席和军团首长的检阅。
10月中旬,部队向陕甘宁边区挺进。梁兴初率领他的侦察连在吴起镇战斗中,时而穿梭于敌群之间,打灭他们的威风;时而冲进敌人的指挥所,摧毁敌指挥机关;时而端掉敌人的岗哨,活捉敌哨兵,为首长定下歼敌策略提供了可靠情报。吴起镇战斗胜利结束后,军团首长又将缴获马鸿宾部的战马和固原战斗中东北军的骑兵俘虏补充到骑兵侦察连,后来骑兵侦察连发展为威震敌胆的八路军骑兵侦察团。
 
== 参考文献 ==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570983373771892&wfr=spider&for=pc<br>
http:// www.sohu.com/a/216201790_247380<br>
http://www.zgdazxw.com.cn/culture/2017-10/23/content_208222.htm
 
 
视频
 
https://sv.baidu.com/videoui/page/videoland?pd=bjh&context
505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