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梃击案」修訂間的差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行 13: 行 13:
 
 最初神宗不断拖延,弄至皇长子十岁时,因为储位未定,不能就学读书。神宗虽然处分一些支持皇长子的大臣,但东林党也支持皇长子,使支持皇长子为太子的声势更大。万历二十九年 (1601年),皇长子朱常洛二十岁,神宗在无法拖延下终于策立常洛为皇太子,常洵为福王,封地为洛阳。
 
 最初神宗不断拖延,弄至皇长子十岁时,因为储位未定,不能就学读书。神宗虽然处分一些支持皇长子的大臣,但东林党也支持皇长子,使支持皇长子为太子的声势更大。万历二十九年 (1601年),皇长子朱常洛二十岁,神宗在无法拖延下终于策立常洛为皇太子,常洵为福王,封地为洛阳。
  
 国本之争演变成皇帝与大臣势力之权力斗争。结果郑贵妃忍无可忍,终于爆发明朝立国二百五十年以来最严重宫廷仇杀事件——梃击案。
+
 国本之争演变成皇帝与大臣势力之权力斗争。结果郑贵妃忍无可忍,终于爆发明朝立国二百五十年以来最严重宫廷仇杀事件——梃击案<ref>[https://www.sohu.com/a/412732942_120751026 明史四大谜案之一:“梃击案” 事实真相究竟如何] ,搜狐,2020-08-12</ref>
  
 
==爆发==
 
==爆发==
行 27: 行 27:
 
==结局==
 
==结局==
  
 朝臣大多怀疑是郑贵妃想要谋杀太子,王志、何士晋、张问达奏疏谴责郑贵妃的兄弟郑国泰“专擅”;郑贵妃则惶惶不可终日,向皇上哭诉,明神宗要她去向太子表明心迹,意图将事情淡化处理,太子亦不愿深究,最后以“疯癫奸徒罪”将张差处并磔死分尸。张差临死前曾说:“同谋做事,事败,独推我死,而多官竟付之不问。”(据《先拨志始》)。司礼监会同廷臣在文华门会审庞保、刘成两人,由于人证消失,庞、刘二犯有恃无恐,矢口否认涉案。六月一日,神宗密令太监将庞保、刘成杖毙,全案遂无从查起。马三道、李守才、孔道判处流放。两年后京察给事中徐绍吉、御史韩浚利用拾遗纠察机会弹劾王之采贪财,于是削籍为民。
+
 朝臣大多怀疑是郑贵妃想要谋杀太子,王志、何士晋、张问达奏疏谴责郑贵妃的兄弟郑国泰“专擅”;郑贵妃则惶惶不可终日,向皇上哭诉,明神宗要她去向太子表明心迹,意图将事情淡化处理,太子亦不愿深究,最后以“疯癫奸徒罪”将张差处并磔死分尸。张差临死前曾说:“同谋做事,事败,独推我死,而多官竟付之不问。”(据《先拨志始》)。司礼监会同廷臣在文华门会审庞保、刘成两人,由于人证消失,庞、刘二犯有恃无恐,矢口否认涉案。六月一日,神宗密令太监将庞保、刘成杖毙,全案遂无从查起<ref>[http://www.360doc.com/content/15/0512/09/3925402_469852821.shtml 明代梃击案始末解密],360个人图书馆,2015-05-12</ref> 。马三道、李守才、孔道判处流放。两年后京察给事中徐绍吉、御史韩浚利用拾遗纠察机会弹劾王之采贪财,于是削籍为民。
  
 
==视频==
 
==视频==

於 2020年8月16日 (日) 20:48 的修訂

梃擊案(梃,音挺),明末三大案之一,亦是國本之爭的插曲。萬曆四十三年(1615年),有一男子張差欲以梃(木棍)刺殺皇太子朱常洛,最終失敗,朱常洛亦鞏固太子地位。

背景

在中國歷史上皇朝的禮制中,皇帝立皇后所生之嫡長子為太子,如皇后無子,則以最年長的兒子為太子,皇帝亦曾經廢立太子。

雖然明太祖在皇明祖訓規定由嫡長子繼承大統,但明朝有數代皇帝因特殊情況而得位。如第三代皇帝明成祖便在太祖死後不久,起兵篡奪侄兒明惠帝的帝位。明英宗遭蒙古人擄走,故于謙擁立明景帝。明武宗無子而歿,內閣首輔楊廷和立明世宗入繼大統。但明朝在一般情況下,仍然依襲這套宗法立儲君。

明神宗在位期間,由於王皇后無子,故朝臣主張立長子為太子,皇長子朱常洛,萬曆十年出生,是神宗宮女所出。皇三子福王朱常洵,萬曆十四年出生,是神宗寵愛的鄭貴妃之子,神宗由於對鄭貴妃的愛情,鄭貴妃亦不斷向神宗進言,故打算立福王為太子,但朝臣根據皇明祖訓,堅持立朱常洛為皇太子,而李太后、王皇后也支持立常洛,是為國本之爭。

最初神宗不斷拖延,弄至皇長子十歲時,因為儲位未定,不能就學讀書。神宗雖然處分一些支持皇長子的大臣,但東林黨也支持皇長子,使支持皇長子為太子的聲勢更大。萬曆二十九年 (1601年),皇長子朱常洛二十歲,神宗在無法拖延下終於策立常洛為皇太子,常洵為福王,封地為洛陽。

國本之爭演變成皇帝與大臣勢力之權力鬥爭。結果鄭貴妃忍無可忍,終於爆發明朝立國二百五十年以來最嚴重宮廷仇殺事件——梃擊案[1]

爆發

萬曆四十三年(1615年)五月,有一男子張差,手持棗木棍,闖進太子朱常洛居住的慈慶宮,擊傷守門太監李鑒,太子內侍韓本用聞訊趕到,在前殿逮捕張差。將他交給了東華門守衛指揮朱雄。由巡皇城御史劉廷元審問。

轉折

經過皇城巡城御史劉廷元初審,刑部山東清吏司郎中胡士相跟員外郎趙會楨、勞永嘉共同審訊,張差是薊州井兒峪人,語言顛三倒四,常提到「吃齋討封」等語。刑部提牢主事王之采認為事有蹊蹺,覺得張差決不像瘋癲之人,用飯菜引誘他:「老實招供就給你飯吃,不老實就把你餓死。」張差低頭,又說:「不敢說。」王之采命眾人迴避,親自審問。

後由刑部十三行省清吏司(簡稱十三司)司官會審,原來鄭貴妃派太監營建佛寺,太監負責燒制磚瓦,向居民買薪柴,有些居民賣柴獲利,張差也跟進賣柴。張差原名張五兒,賣了田地,買薪柴賣給磚瓦廠,在一個月前,張差的薪柴無故被人燒了,投訴無門,結果紅封教馬三道、李守才、其姐夫孔道,讓他跟着貴妃宮中派出監修的太監龐保進京,說事成後可以給他幾畝田,入京見到另外一位太監劉成於宮外的別墅,並供應酒肉。幾天後,劉成帶他進紫禁城。太監交棗木棍給張差,又給張差飲酒。帶他到慈慶宮,着他進宮後見人即打,尤其見到穿黃袍者(是太子朱常洛)。提醒:「這是奸人,要把他打死。」老太監言明,如打死穿黃袍者,重重有賞,如被人捉住,他會救張差。張差的供言,等於供出是鄭貴妃手下太監龐保、劉成指使。

結局

朝臣大多懷疑是鄭貴妃想要謀殺太子,王志、何士晉、張問達奏疏譴責鄭貴妃的兄弟鄭國泰「專擅」;鄭貴妃則惶惶不可終日,向皇上哭訴,明神宗要她去向太子表明心跡,意圖將事情淡化處理,太子亦不願深究,最後以「瘋癲奸徒罪」將張差處並磔死分屍。張差臨死前曾說:「同謀做事,事敗,獨推我死,而多官竟付之不問。」(據《先撥志始》)。司禮監會同廷臣在文華門會審龐保、劉成兩人,由於人證消失,龐、劉二犯有恃無恐,矢口否認涉案。六月一日,神宗密令太監將龐保、劉成杖斃,全案遂無從查起[2]。馬三道、李守才、孔道判處流放。兩年後京察給事中徐紹吉、御史韓浚利用拾遺糾察機會彈劾王之采貪財,於是削籍為民。

視頻

梃擊案 相關視頻

明朝「梃擊案」中,明明是太子朱常洛被打,鄭貴妃為何跪地求饒?
大明皇帝15-明宮三案梃擊案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