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梨食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梨食(Paeonia lactiflora),英文名称,Common Peony,,释名将离、梨食、白芍、余容、延。

白者名金芍药,赤者名木芍药。[1]是一种芍药科芍药属的著名草本花卉,

多年生草本,高60-80釐米,地下有圆柱形或纺锤形块根。

二回三出复叶。初夏开花,花大型,美丽,有白、红颜色,雌蕊常无毛。遍布于中国北方,亦见于西伯利亚等地。

芍药在时期,

即已被中国人作为观赏植物培育,其根可做药用,

栽培的芍药掘出后剥去外皮的为“白芍”,

野生的芍药不剥外皮的为“赤芍”,

所以汉语中称其为芍“药”。

一般可以成活数年。

产于北半球,中国有14种,中国大陆东北、华北以及甘肃陕西四川浙江等省。

特性

梨食为具根状茎的多年生草本宿根花卉;具肉质根,根肥厚圆柱形或纺锤形

须根较少;茎丛生,光滑无毛,高 60~120 公分,但灌木种类有的可高达 1.5~3 公尺。

叶互生,具长柄,二回三出羽状复叶,无托叶,顶梢处为单叶,

小叶椭圆形或披针形,长 6~12 公分,宽 2~4 公分,基部楔形,常带红色,先端渐尖或锐尖,

全缘,叶缘具细乳突,上面深绿色,背面淡绿色。花著生枝端,

每一花茎著生 2~5 朵,花大形,秀丽;萼片 3 枚,

叶状;花瓣约 10 枚或更多,倒卵形,辐射对称,有清香,

颜色多样,有白色、淡黄色、紫红、粉红色或红色,也有淡绿色的;

雄蕊多数,花药黄色;心皮 3~5 枚,卵形。蓇葖果 3~5 枚,卵形,

先端向外弯呈钩状;种子多数,球形,黑色。花期 4~6 月。果期 5~6 月。

具根状茎的草本宿根花卉;茎无毛,丛生,高 60~120 公分;根粗壮,分枝黑褐色。

叶互生,下部茎生叶为二回三出复叶,

上部茎生叶为三出复叶;小叶狭卵形,椭圆形或披针形,顶端渐尖,

基部楔形或偏斜,边缘具白色骨质细齿,两面无毛,背面沿叶脉疏生短柔毛。

花数朵,生茎顶和叶腋,有时仅顶端一朵开放,

而近顶端叶腋处有发育不好的花芽,直径 8~11.5 公分;苞片 4~5,披针形,

大小不等;萼片 4,宽卵形或近圆形,长 1~1.5 公分,宽 1~1.7 公分;

花瓣 9~13,倒卵形,长 3.5~6 公分,宽 1.5~4.5 公分,颜色多样,

花大色艳,紫红、粉红、黄或白色,也有淡绿色的,有时基部具深紫色斑块;

雄蕊多数,花丝长 0.7~1.2 公分,黄色;花盘浅杯状,包裹心皮基部,顶端裂片钝圆;心皮 4~5(~2),无毛。花期 5~6 月。

果实 蓇葖果,长 2.5~3 公分,直径 1.2~1.5 公分,顶端具喙;种子多数,球形,黑色。果期 6~7 月。

花语典故

梨食的花语是“美丽动人”、“依依不舍,难舍难分”。古代男女交往,

以芍药相赠,表达结情之约或惜别之情,故又称“将离草”。

现在,芍药已经成为七夕情人节的代表花卉,

是中国的爱情之花。

正值秋高气爽、宜人的气候。华佗正在看书,忽然听到哀怨的哭声,

他循著声音找去,看见一位美丽的青衣女子,正掩面而泣。华佗走上前去,

该女子突然消失,到处找不到。华佗以为自己读书读得太累了,

产生错觉幻影。进屋后,又传来同样的哭声,跑出去,她又不见了。

华佗把情形告诉妻子,妻子突然想到,会不会是白芍姑娘,

幽怨还未发现她的药用价值。次日,华佗妻子做早餐,


不慎割伤手,流血不止,妻子试用白芍的根捣汁包扎伤口,血就止住了。

药性

神农本草经》记载提到:芍药味苦,性平;

主邪气腹痛,除血痹,破坚积,治寒热疝瘕,止痛,利小便,

益气。即芍药有酸敛止痉、活血化淤、利水、益气的作用。在常用的验方中,芍药主要有两大功效:

*养血

梨食的主要功效之一就是养血,最著名的有补血第一方“四物汤”——川芎、当归、熟地、白芍,

不仅补血,而且活血,是治疗妇科病的常用方。

四物汤再加上活血化淤的桃仁、红花就是桃红四物汤,更偏重于活血化淤,是临床治疗妇科病的最常用方剂之一。

*.止痛

梨食有很好的柔肝、缓急、止痛的作用。《伤寒论》中有一个名方“芍药甘草汤”,

只有芍药和甘草两味药,可解痉止痛。临床上,痉挛性腹痛、胃痛,

女性痛经、乳房胀痛、乳头疼痛等,都可以用芍药甘草汤来治疗。

相关讯息

梨食味苦、酸、甘,性微寒,入肝、脾经,白芍、赤芍效用大同小异,

两者也可交替使用。芍药能缓痉、平肝止痛,还能养血调经。肝气太旺,

容易觉眼睛酸涩、口干舌燥,情绪也容易激动,适度使用白芍,

能让肝气不要那么旺。芍药具止痛功效,能用来缓解平滑肌、骨骼肌疼痛,为中医伤科经常使用的中药材之一。

尤其是赤芍,能活血通经,更适合用于伤科。

牡丹花残春去了,芍药正是青春。说芍药“美”,总也说不完,

纤纤玉茎、亭亭花姿,圆满甜美的娇容,若少女十七八,

风姿绰约动人,“立如芍药,坐如牡丹”展现美女的气质。

针对四肢僵硬抽动的症状,中医最常用的就是“芍药甘草汤”,

这个方剂组成非常简单,

只有两味药 - 酸苦微寒益阴养血的白芍,

和味甘性温和中缓急的炙甘草。[2]

参考文献

  1. 本草纲目/草之三
  2. 林舜谷中医师 芍药甘草汤降低锥体外症候群 原文连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