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棋樟山

来自 携程旅行 的图片

本名 棋樟山

浓缩版的新加坡历史

占地仅40公顷

棋樟山:浓缩版的新加坡历史。这个岛屿的面积与它承载的历史不一定成正比,占地仅40公顷。 [1]

目录

简介

弹丸小岛棋樟山(圣约翰岛),却承载着十分厚重的历史。

可以大致上将棋樟山分为以下几个历史时期:一、1819年开埠初期作为外岛的讯号站;二、1903年设检疫站,为从印度与中国来新加坡的“新客”(主要是劳工)检疫;三、20世纪50年代关押政治犯的集中营;四、1955年设戒鸦片中心,专门改造鸦片烟客;五、1976年兴建三个假日营,借此转型为外岛渡假中心;六、棋樟山是新加坡海洋生物的研究中心。

1819年1月28日莱佛士到达新加坡,次日与柔佛——廖内王朝的代表天猛公草签了一个租借新加坡港的条约,并宣布新加坡是自由港,欢迎各方商人来做买卖。9天后,莱佛士下令在棋樟山设一个由6人组成的讯号站,主要任务是招徕途径新加坡的商船。这6人看海的日子不长,1824年,福康宁山上树立了高高的旗杆,可以将海上航行的商船引进新加坡海港,棋樟山的讯号站完成使命,撤销了。

1903年设的检疫站,当时检疫所的设备非常简陋,几十个人挤在一个小房间里,饮食极其粗劣,更糟的是,英殖民当局的官员对待这些“新客”态度粗暴,任意呼喝辱骂,甚至用藤鞭抽打。1910年起,还规定所有男女都要脱光衣服检查。那时还发生过中国妇女不堪受辱而投海自杀的事件,消息传到新加坡本岛,华社哗然,中华总商会向总督提呈情愿书,英殖民当局才不得不取消检疫站的侮辱性措施。检疫站一直到上世纪60年代才停止使用。

50年代初,棋樟山是个囚禁政治犯的集中营,囚禁的人有时多达百余名。1951年9月,那里关了两位华校校长,即原华侨中学校长薛永黍与爱同学校校长叶帆风(后港新民学校创办人)。那时正值朝鲜战争,西方国家对华实行“禁运”,严禁包括橡胶在内的所谓“战略物资”运到中国。当时新加坡多名爱国商人组织崐兴公司,冒着极大风险,冲破西方国家对新中国的封锁,将橡胶运到中国,那是一种雪中送炭的行动。

1951年6月,一艘满载橡胶的轮船“南西摩勒”号在靠近海南岛的水域被英国军舰拦截检查,并押回新加坡,发现满船的橡胶是崐兴公司配的货,英殖民当局于是突击崐兴公司,将经理蔡坚贞、财政薛永黍(那时他已离开华中),以及经常出现在崐兴公司的叶帆风逮捕。后来将涉案的12人押送到棋樟山关起来。薛永黍在棋樟山不到一周就患重病,送往中央医院几天后就不幸逝世。

1959年,棋樟山拘留营还关了50与60年代叱咤风云的政坛红人林清祥、方水双、兀哈尔与蒂凡那(后来当了总统)。那年农历新年,李光耀作为代表律师到棋樟山拘留营探望四人,讨论即将来临的大选。李光耀还在棋樟山与蒂凡那单独会谈,据《李光耀回忆录》说,蒂凡那在这次会谈中向李光耀表示他对左翼运动的失望,这就为蒂凡那与林清祥分道扬镳埋下伏笔。那几次会谈对新加坡前途有深远影响,研究新加坡当代史是不能“跳过去”的。

由此可见,这个小岛不仅仅跟新加坡百余年的变迁紧紧相扣,而且还折射了新加坡与中国的历史关系。今天,当人们回顾新中关系时,不能忘了华人南来的那段被羞辱的历史,以及50年代初华商为新中国所做的牺牲与贡献。

参考来源

  1. 棋樟山, 马蜂窝, 2020-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