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植物篇:开花的种类( 冬青叶桂樱 (蔷薇科 桂樱属植物))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植物篇:开花的种类( 冬青叶桂樱 (蔷薇科 桂樱属植物))

是蔷薇科桂樱属常绿灌木植物,高约4米;小枝灰褐色至灰黑色,具不明显皮孔,幼时被黄褐色短柔毛,成长时渐脱落。果实近球形,褐黑色。

冬青叶桂樱(学名:Laurocerasus aquifolioides Chun ex Yu et Lu)

基本信息

  • 中 文 名:冬青叶桂樱
  • 拉丁学名:Laurocerasus aquifolioides Chun ex Yu et Lu
  • 界 :植物界
  • 门 :被子植物门
  • 纲 :双子叶植物纲
  • 科 :蔷薇科
  • 亚 科:李亚科
  • 属  :桂樱属
  • 亚 属:矮生樱亚属
  • 组  :无腺组
  • 系  :全缘系
  • 保护级别:易危(IUCN标准)

形态特征

常绿灌木,高约4米;小枝灰褐色至灰黑色,具不明显皮孔,幼时被黄褐色短柔毛,成长时渐脱落。叶片厚革质,椭圆形或卵圆形,长2-5(6)厘米,宽1.5-3厘米,先端圆钝或具短钝尖头,基部宽楔形至圆形,叶边疏生锐锯齿或几全缘,两面无毛,上面光亮而色较深,下面色浅,近基部沿叶边常有基腺2枚,有时则无,叶脉不明显,网脉几乎不见;叶柄长1-4毫米,无毛;托叶早落。总状花序腋生,被柔毛;果序长1-3厘米,具果数个;果梗长2-3毫米,具柔毛。果实近球形,长约1厘米,宽几与长相等或稍短,褐黑色,无毛;核壁较薄,表面光滑。果期10月。

生长环境

生于山谷杂林或密林中。产于广东(乳源、清远)。

物种区别

此种和全缘桂樱(L. marginata(Dunn)Yu et Lu)很相似,但后者叶片较大,长圆形至倒卵状长圆形,长5~7(9)厘米,顶端渐尖,基部狭楔形,叶边全缘;果实卵球形,长10~12毫米;核壁具细网纹。 [1]

相关的种

与冬青叶桂樱(Laurocerasus aquifolioides Chun ex Yu et Lu)相关的种有:

全缘桂樱(Laurocerasus marginata (Dunn) Yu et Lu)

保护现状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IUCN)中,保护级别为易危(VU)。

全缘桂樱(学名:Laurocerasus marginata)

是蔷薇科桂樱属的植物,为中国的特有植物。分布在中国大陆广东等地,生长于海拔500米至700米的地区,见于路边山坡阳处山顶疏密林内以及沟旁,尚未由人工引种栽培。

基本信息

  • 中 文 名:全缘桂樱
  • 拉丁学名:Laurocerasus marginata
  • 别 名:全边稠李
  • 界 :植物界
  • 门 :被子植物门
  • 纲 :双子叶植物纲
  • 目  :蔷薇目
  • 科  :蔷薇科
  • 属  :桂樱属

形态特征

常绿小乔木或灌木,高4-6米;小枝灰褐色至黑褐色,疏生不明显皮孔,幼时密被黄褐色柔毛,老时宿存或脱落。叶片厚革质,长圆形至倒卵状长圆形,长5-7(9)厘米,宽1.5-3(4)厘米,先端渐尖,尖头钝,基部狭楔形,一侧常偏斜,叶边平,全缘而具坚硬厚边,两面无毛,上面亮绿色,下面色较浅,近基部具基腺2枚或无,侧脉和网脉均不明显;叶柄长1-5毫米,无毛;托叶早落。总状花序短小,单生于叶腋,具花数朵,长2-3厘米,密被柔毛;花梗长1-3毫米;苞片早落;花直径2-3毫米;花萼外面无毛或微被柔毛;萼筒钟形或杯形,长约2毫米;萼片卵形至卵状披针形,先端圆钝或急尖;花瓣近圆形或倒卵形,长2-3毫米,白色;雄蕊约25-30,长于花瓣;子房无毛,花柱几与雄蕊等长。果实卵球形,长10-12毫米,宽7-9毫米,暗褐色至黑褐色,无毛;核壁较薄,成熟时表面具细网纹。花期春夏,果期秋冬季。

生长环境

生于山坡阳处或山顶疏密林内或于路边及沟旁,海拔500-700米。产自于广东(清远、乳源、蕉岭)。 [2]

本种提示

C. Kalkman在Blumea 13(1):39. 1965中把此种归作为刺叶桂樱L. spinulosa(Sieb. et Zucc.)Schneid.的异名。据标本观察,刺叶桂樱的叶片较薄,网脉明显,叶边常呈波状,中部以上或近顶端常具少数针状锐锯齿;叶柄长5-1。(15)毫米;花序长5-10厘米;果实椭圆形,核表面光滑。而全缘桂樱的叶片厚革质,网脉不明显或看不见,边缘不呈波状,全缘;叶柄长1-5毫米;花序长2-3厘米;果实卵球形,核表面具细网纹。两种可以识别,不应合并。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