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植物篇:开花的种类( 刺槐花 (豆科 刺槐属植物))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植物篇:开花的种类( 刺槐花 (豆科 刺槐属植物))

刺槐的花,又名洋槐花。花色深自可炒、做馅等多种食用方法。 刺槐花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糖、多种维生素、矿物质、刀豆酸、黄酮类等。所含的花粉营养成分更佳。 《贵州民间方药集》载“止大肠下血,咯血,又治妇女红血。误以洋槐幼芽及幼叶作副食品,可因机体对洋槐过敏,或烹调不当,或食用过多,以及食后再经日光照射等因素而发生中毒。曾报道23例,中毒多发生在食后2~20天之间,其表现为脸和手部浮肿,局部刺疼、灼痛或胀痛,发痒,全身无力。解救方法:用食醋2两及蒲公英4两煎服,暂时避免日光照射,2~3天即可缓解。

刺槐花(学名:RobiniapseudoacaciaL. )

基本信息

  • 中文学名:刺槐花
  • 拉丁学名:RobiniapseudoacaciaL.
  • 别 名:洋槐、胡藤
  • 界 :植物界
  • 科 :豆科
  • 种 :刺槐花

形态特征

刺槐花是一种落叶乔木,高10-25米;树皮灰褐色至黑褐色,浅裂至深纵裂,稀光滑。小枝灰褐色,幼时有棱脊,微被毛,后无毛;具托叶刺,长达2厘米;冬芽小,被毛。羽状复叶长10-25(-40)厘米;叶轴上面具沟槽;小叶2-12对,常对生,椭圆形、长椭圆形或卵形,长2-5厘米,宽1.5-2.2厘米,先端圆,微凹,具小尖头,基部圆至阔楔形,全缘,上面绿色,下面灰绿色,幼时被短柔毛,后变无毛;小叶柄长1-3毫米;小托叶针芒状,总状花序花序腋生,长10-20厘米,下垂,花多数,芳香;苞片早落;花梗长7-8毫米;花萼斜钟状,长7-9毫米,萼齿5,三角形至卵状三角形,密被柔毛;花冠白色,各瓣均具瓣柄,旗瓣近圆形,长16毫米,宽约19毫米,先端凹缺,基部圆,反折,内有黄斑,翼瓣斜倒卵形,与旗瓣几等长,长约16毫米,基部一侧具圆耳,龙骨瓣镰状,三角形,与翼瓣等长或稍短,前缘合生,先端钝尖;雄蕊二体,对旗瓣的1枚分离;子房线形,长约1.2厘米,无毛,柄长2-3毫米,花柱钻形,长约8毫米,上弯,顶端具毛,柱头顶生。荚果褐色,或具红褐色斑纹,线状长圆形,长5-12厘米,宽1-1.3 (-1.7)厘米,扁平,先端上弯,具尖头,果颈短,沿腹缝线具狭翅;花萼宿存,有种子2-15粒;种子褐色至黑褐色,微具光泽,有时具斑纹,近肾形,长5-6毫米,宽约3毫米,种脐圆形,偏于一端。花期4-6月,果期8-9月。

生长环境

刺槐喜光,喜温暖湿润气候,在年平均气温8~14℃、年降水量500~900毫米的地方生长良好。刺槐对土壤要求不严,适应性很强。最喜土层深厚、肥沃、疏松、湿润的粉砂土、砂壤土和壤土。对土壤酸碱度不敏感。在底土过于粘重坚硬、排水不良的粘土、粗砂土上生长不良。虽有一定抗旱能力,但在久旱不雨的严重干旱季节往往枯梢。不耐水湿。怕风。生长快,是世界上重要的速生树种。根浅,树冠浓密。

原产于美国,现欧、亚各国广泛栽培。中国引种后现已遍布全国各地。主要集中在黄河中下游流域和淮河流域,例如:陕西、山西、河南、山东、安徽等地。

化学成分

花含刀豆酸、鞣质、黄酮类、蓖麻毒蛋白。

花蜜含糖0.37%及天门冬氨酸谷氨酸组氨酸精氨酸赖氨酸鸟氨酸亮氨酸苯丙氨酸缬氨酸酪氨酸脯氨酸苏氨酸多种氨基酸,其含量为花蜜干重的0.002~4.786毫克%。

叶含刺槐甙即刺槐素的评钐?

葡萄糖甙、刺槐素三糖甙即刺槐素的鼠李糖-木糖-葡萄糖甙、芹菜素二糖甙即芹菜素的鼠李糖-木糖甙、芹菜素三糖甙即芹菜素的鼠李糖-木糖-葡萄糖甙及多量的正廿六醇,还含刀豆酸。新鲜的叶含维生素C-119.3毫克%。

未成熟种子及其外面坚皮含刀豆酸。种子含植物凝集素。种子油的脂肪酸组成是:亚油酸53.18%,油酸24.26%,亚麻酸12.04%,棕榈酸4.72%,花生酸3.31%,硬脂酸2.35%,微量的廿二酸及廿四(烷)酸。

树皮有毒,含毒蛋白和毒甙成分。心材含刺槐乙素、二氢刺槐乙素、β-二羟基苯甲酸、β-二羟基苯甲酸甲酯、4,2',4'-三羟基查耳酮、甘草素、紫铆花素、紫铆亭、3,4,5,2',4'-五羟基查耳酮。

主要价值

  • 【药名】刺槐花
  • 【别名】刺槐、洋槐、胡藤。
  • 【汉语拼音】ci huai hua
  • 【英文名】Flower of Black Locust
  •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obinia pseudoacacia L.
  • 【归经】肝经
  • 【功效】止血
  • 【考证】出自《贵州民间方药集》。
  • 【科属分类】豆科
  • 【主治】咯血;大肠下血;吐血;崩漏
  • 【生态环境】生于公路旁及村舍附近。
  • 【采收和储藏】6-7月盛开时采收花序,摘下花,晾干。
  • 【资源分布】全国各地广为栽培。
  • 【性味】味甘;性平
  • 【药材基源】为豆科植物刺槐的花。
  •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或泡茶饮。

[1]

【动植物形态】

刺槐落叶乔木,通常高约15m。树皮灰褐色,深纵裂;小枝暗褐色,具刺针,无毛;冬芽小,在落叶前藏于叶柄基部内。奇数羽状复叶,叶轴具浅沟,基部膨大;小叶7-19椭圆形、长圆形或卵圆形,长2-5.5cm,宽1-2cm,先端圆形或微凹,时有小尖刺,基部圆或宽楔形,全缘,上面无毛或幼时背面微有细毛;小叶柄长约2mm,具刺状小托叶。总状花序腋生,下垂,长10-20cm,花轴有毛,花梗长7mm,有密毛;花萼钟状,先端浅裂成5齿,微呈二唇形,具柔毛;花冠白色,芳香,旗瓣近圆形,有爪,基都有2黄色斑点,翼瓣弯曲,龙骨瓣向内弯,下部连合;雄蕊10,二体,上部分离或半分离;花柱头状,先端具柔毛。荚果条状长椭圆形,扁平,长5-10cm,宽l-1.5cm,赤褐色,腹缝线上有窄翅,种子间不具横隔膜。种子3-10颗,肾形,黑褐色,有微小黑斑。花期4-6月,果期7-8月。

【出处】《中华本草》

刺槐花的药用价值与副作用

1、消肿止痛

刺槐花消肿止痛的功效特别出色,平时人们皮肤出现红肿疼痛时可以把新鲜的刺槐花导致扭转直接外敷在患处,它能让肿痛很快消失,能让患者病情明显好转。

2、治疗口舌生疮

口舌生疮和牙龈肿痛都使人类的高发疾病,虽然这些疾病不会危及人类生命,但会让人们感觉特别不舒服,而入药后的刺槐花,对这些疾病就有明显治疗作用,在需要的时候可以把它入锅加清水煎煮,煮好后的药汤取出降温,加适量蜂蜜调味,然后慢慢含服,一天可以服用多次。

3、治疗咳血吐血

刺槐花入药以后具有特别好的止血作用,它是临床上治疗人类咳血吐血的良药,在治疗时,需要提前把刺槐花入锅,炒黄去除后加清水煎煮,煮好后的药汤中再放适量红糖调味,调匀后直接口服就能尽快止血,另外人们出现大便带血和痔疮带血时及时服用刺槐花也能让出血症状好转。 [2]

刺槐花的副作用

刺槐花不但药用价值高,营养价值也极为出色,它含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氨基酸和微量元素,人们在食用它以后能尽快把这些营养吸收,可增强身体自身抗病能力,但它也是一种性质寒凉的存在,人们过量服用后容易引发腹部冷痛,这是人们服用刺槐花经常会出现的一种副作用。

大家了解了刺槐花的药用价值以后,会在需要时及时正确的服用它,能让它的药用价值得到有效发挥。但在服用它时也要注意它的副作用,不然服用后也会让身体出现不良反应。


                                      植物篇:开花的种类( 刺槐花 (豆科 刺槐属植物))的相关视频


赏花季-刺槐花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