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植物篇:开花的种类( 矮牡丹 (毛茛科 芍药属变种植物) )

植物篇:开花的种类( 矮牡丹 (毛茛科 芍药属变种植物) )

目录

矮牡丹(学名:Paeonia suffruticosa Andr. var. spontanea Rehd.)

是毛茛科、芍药属牡丹的变种,落叶灌木。茎高可达2米;分枝短而粗。叶通常为二回三出复叶,叶背面和叶轴均生短柔毛,顶生小叶宽卵圆形或近圆形,裂片再浅裂,表面绿色,背面淡绿色,小叶柄侧生小叶狭卵形或长圆状卵形,花单生枝顶,苞片长椭圆形,萼片绿色,宽卵形,大小不等;花瓣或为重瓣,玫瑰色、红紫色、粉红色至白色,通常变异很大,倒卵形,花丝紫红色、粉红色,上部白色,花盘革质,杯状,紫红色,顶端有数个锐齿或裂片,完全包住心皮,在心皮成熟时开裂;5月开花;6月结果。

分布于中国陕西延安。生山坡疏林中。矮牡丹是中国特有的珍稀野生植物资源,具有重要的药用和观赏价值。矮牡丹作为栽培牡丹的原始种之一,在分类学上具有重要地位,也是牡丹品种选育的重要遗传资源。矮牡丹被列入国家三级保护植物。

基本信息

  • 中 文 名:矮牡丹
  • 拉丁学名:Paeonia jishanensis T. Hong & W. Z. Zhao
  • 界 :植物界
  • 门 :被子植物门
  • 纲 :双子叶植物纲
  • 亚 纲:原始花被亚纲
  • 目 :毛茛目
  • 科 :毛茛科
  • 亚 科:芍药亚科
  • 属 :芍药属
  • 组 :牡丹组
  • 种 :牡丹
  • 变 种:矮牡丹
  • 命名者及年代:Rehd.,1921
  • 保护级别:易危(VU)IUCN标准

形态特征

落叶灌木。茎高达2米;分枝短而粗。叶通常为二回三出复叶,偶尔近枝顶的叶为3小叶;叶背面和叶轴均生短柔毛,顶生小叶宽卵圆形或近圆形,长4-6厘米,宽3.5-4.5厘米,3裂至中部,裂片再浅裂。表面绿色,无毛,背面淡绿色,有时具白粉,沿叶脉疏生短柔毛或近无毛,小叶柄长1.2-3厘米;侧生小叶狭卵形或长圆状卵形,长4.5-6.5厘米,宽2.5-4厘米,不等2裂至3浅裂或不裂,近无柄;叶柄长5-11厘米,和叶轴均无毛。

花单生枝顶,直径121130-17厘米;花梗长4-6厘米;苞片5,长椭圆形,大小不等;萼片5,绿色,宽卵形,大小不等;花瓣5,或为重瓣,玫瑰色、红紫色、粉红色至白色,通常变异很大,倒卵形,长5-8厘米,宽4.2-6厘米,顶端呈不规则的波状;雄蕊长1-1.7厘米,花丝紫红色、粉红色,上部白色,长约1.3厘米,花药长圆形,长4毫米;花盘革质,杯状,紫红色,顶端有数个锐齿或裂片,完全包住心皮,在心皮成熟时开裂;心皮5,稀更多,密生柔毛。蓇葖长圆形,密生黄褐色硬毛。花期5月;果期6月。

主要价值

矮牡丹是中国特有的珍稀野生植物资源,具有重要的药用和观赏价值。矮牡丹作为栽培牡丹的原始种之一,在分类学上具有重要地1653位,也是4102牡丹品种选育的重要遗传资源。 [1]

保护级别

保护级别:列入中国《国家二级保护植物名录》;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易危(VU)。

濒危原因:一是种群规模较小。植物种群的规模直接影响种群的生存潜力。种群规模小且竞争力弱是种群趋向濒危的特征之一。且易受到环境波动、灾害和遗传漂变等随机因素的影响,处于濒危的机率较高。二是生境条件的制约。矮牡丹属喜光植物,水分和光照条件是影响矮牡丹生长发育的重要生态因子。矮牡丹多分布在郁闭度较高的林下,透光率越低,光照不足,加之土壤瘠薄,水分供应不足,生长发育缓慢,地茎年均生长不足10厘米,导致种群更新困难,种群密度下降。这种异向演替可能是矮牡丹种群濒危的原因之一。三是矮牡丹生殖周期不稳定,近交衰退、有性繁殖能力差。矮牡丹的开花株龄为5-8年,通常间隔多年才开一次花,开花和结实率较低,产生的种子较少;另外,其种子具有的上胚轴休眠特性造成萌发率低、成苗困难、有性繁殖能力差,这也极大限制了其种群扩散一。四是人为挖采致使其种群数量减少和群内密度下降,以及人类活动导致其生态环境的破坏,这也是矮牡丹濒危的重要因素。

保护措施:加强对野生资源的系统调查,制定合理的资源开发与保护规划,为保护物种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提供依据。通过建立资源原生境保护区。开展对矮牡丹生长发育特性、种群繁衍特性、抗逆性等方面的研究,探讨在特定生境条件下.种群的数量动态、分布特性、遗传与进化、年龄结构与增长模式、种群的空间结构以及种群与生境中的非生物因素和其他生物种群之间的相互作用的变化规律,为扩大种群的繁殖、保护现有珍稀资源及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科学支撑和对策。

矮牡丹养护技巧,做好这一步,花比巴掌大

* 土壤:养殖矮牡丹应该使用肥沃疏松的土壤。 * 水分:生长期要保证充足的水分,不能出现积水,盆土保持湿润的状态是最好的。 * 光照:尽可能让它接受充足的阳光照射,同时还要保证适当通风,冬季可以放在向南的阳台养护。

一、土壤

养殖矮牡丹应该使用肥沃疏松的土壤,排水性好的土壤会更有利于它生长。

二、水分

生长期要保证充足的水分,若长时间缺水它就会生长不良,不过浇水量也不能过多,它很怕涝,因此盆土保持湿润但没有积水的状态是最好的,一旦出现积水,就会引起根系腐烂。 [2]

三、光照

养矮牡丹尽可能让它接受充足的阳光照射,同时还要保证适当通风,如果长期将它放在阴暗不通风的环境,长势就会变弱,还会出现黄叶的现象,冬季光照一般很弱,最好直接将它放在向南的阳台养护。

牡丹是传统十大名花之一,曾经在清末被慈禧太后以懿旨形式定为国花,而且也是我国特有的传统观赏花卉,世界上的7个原始种及2个变种均产于我国,千百年来,逐渐被引种到世界各地栽培,并且培育出许多园艺变种。

稷山牡丹最早叫矮牡丹,1920年命名,1992年经过修订,重新命名为稷山牡丹,作为产地标志。稷山牡丹是我国特有的珍稀物种,分布于山西的稷山、永济以及陕西延安、铜川和华山,生长在海拔1200~1400米的山坡疏林中,伴生植物有侧柏、辽东栋、山杨、黄刺玫等。

在百科上稷山牡丹(或矮牡丹)的形态特征多采用牡丹的形态特征,这是错误的,其实,二者还是有很大区别的。

①叶片不同:稷山牡丹叶背面和叶轴均生短柔毛,顶生小叶宽卵圆形近圆形,长4-6厘米,3裂至中部,裂片再浅裂;而牡丹叶片无毛或近无毛,并且顶生小叶宽卵形,要比稷山牡丹要大,长7-8厘米。

②花瓣不同:牡丹花瓣5瓣或重瓣,稷山牡丹花瓣一般6-8瓣也有达10瓣

③花色不同:稷山牡丹花瓣为白色,有的边缘或基部略带粉色;而牡丹变异很大花色丰富有玫瑰色红紫色粉红色白色等。

稷山牡丹是我国特有的珍稀野生牡丹品种,作为园艺牡丹的原始种之一,在分类学上具有重要地位,也是牡丹品种选育的重要遗传资源,对研究牡丹的起源、分类和演变有着重要意义,因而具有较高的科研价值。稷山牡丹的根皮称“西丹皮”,有清热凉血、活血化瘀的功效,具有较高药用价值。稷山牡丹的观赏价值也较高,其花朵硕大,花色洁白或粉红,倩丽清雅,芳香怡人,因而具有较高的园艺价值。

为了保护稷山牡丹(矮牡丹),如今被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二批)》(讨论稿),为国家Ⅱ级濒危重点保护;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中,稷山牡丹(矮牡丹)被评定为濒危(EN)。也希望分布地的人们,能够爱惜和珍惜这种稀有的野生牡丹资源,不要随意采挖和采掘,让稷山牡丹能够在山野自然生长,长久繁衍下去。 [3]

《题牡丹》

【唐】捧剑仆

一种芳菲出后庭,

却输桃李得佳名。

谁能为向天人说,

从此移根近太清。

这首牡丹诗词,是唐代奴隶诗人捧剑仆(咸阳郭氏之捧剑仆人)创作,就是感叹牡丹的超凡脱俗,虽然晚于桃李开花,然而却天下闻名,希望能够向天帝诉说,将牡丹移栽到天庭。我想,所谓的天庭太清就是回归大自然,希望稷山牡丹,这个造物主的恩赐,能够在太清世界大自然的环境里永远展露芳华。


《矮牡丹》的精美图片欣赏

                                      植物篇:开花的种类( 矮牡丹 (毛茛科 芍药属变种植物) )的相关视频
“牡丹”欣赏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