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植物篇:开花的种类( 绿牡丹 (牡丹品种))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植物篇:开花的种类( 绿牡丹 (牡丹品种))

绿牡丹:为多年生落叶小灌木。花色泽艳丽,玉笑珠香,风流潇洒,富丽堂皇,素有“花中之王”的美誉。该品种属于栽培类型,花的绿颜色为上品,有“国色天香”之称。又名绿香球。绣球型,有时呈皇冠型。花蕾圆形,顶端常开裂;绽口时浅绿色,盛开粉绿色。因培植方法独特,所以极为名贵。

形态特征

牡丹是落叶灌木。茎高达2米;分枝短而粗。叶通常为二回三出复叶,偶尔近枝顶的叶为3小叶;顶生小叶宽卵形,长7-8厘米,宽5.5-7厘米,3裂至中部,裂片不裂或2-3浅裂,表面绿色,无毛,背面淡绿色,有时具白粉,沿叶脉疏生短柔毛或近无毛,小叶柄长1.2-3厘米;侧生小叶狭卵形或长圆状卵形,长4.5-6.5厘米,宽2.5-4厘米,不等2裂至3浅裂或不裂,近无柄;叶柄长5-11厘米,和叶轴均无毛。

花单生枝顶,直径10-17厘米;花梗长4-6厘米;苞片5,长椭圆形,大小不等;萼片5,绿色,宽卵形,大小不等;花瓣5,或为重瓣,玫瑰色、红紫色、粉红色至白色,通常变异很大,倒卵形,长5-8厘米,宽4.2-6厘米,顶端呈不规则的波状;雄蕊长1-1.7厘米,花丝紫红色、粉红色,上部白色,长约1.3厘米,花药长圆形,长4毫米;花盘革质,杯状,紫红色,顶端有数个锐齿或裂片,完全包住心皮,在心皮成熟时开裂;心皮5,稀更多,密生柔毛。蓇葖长圆形,密生黄褐色硬毛。花期5月;果期6月。

绿牡丹又名绿香球。绣球型,有时呈皇冠型。花蕾圆形,顶端常开裂;绽口时浅绿色,盛开粉色(36-D);花径18×10厘米。盛开后外内瓣大小差别不大,基部具粉红色晕,内瓣褶叠,极紧密,耸起,形似绣球;雌蕊退化变小或瓣化。花梗粗,较长,略软,花朵侧开。晚花品种。株型高,开展。枝粗壮而弯曲,一年生枝长,节间亦长;鳞芽圆尖形。

生长习性

性喜温暖、凉爽、干燥、阳光充足的环境。喜阳光,也耐半阴,耐寒,耐干旱,耐弱碱,忌积水,怕热,怕烈日直射。适宜在疏松、深厚、肥沃、地势高燥、排水良好的中性沙壤土中生长。酸性或黏重土壤中生长不良。

充足的阳光对其生长较为有利,但不耐夏季烈日暴晒,温度在25℃以上则会使植株呈休眠状态。开花适温为17-20℃,但花前必须经过1-10℃的低温处理2-3个月才可。最低能耐-30℃的低温,但北方寒冷地带冬季需采取适当的防寒措施,以免受到冻害。南方的高温高湿天气对牡丹生长极为不利,因此,南方栽培牡丹需给其特定的环境条件才可观赏到奇美的牡丹花。

繁殖方式

牡丹繁殖方法有分株、嫁接、播种等,但以分株及嫁接居多,播种方法多用于培育新品种。

* 分株:牡丹的分株繁殖在明代已被广泛采用。具体方法为:将生长繁茂的大株牡丹,整株掘起,从根系纹理交接处分开。每株所分子株多少以原株大小而定,大者多分,小者可少分。一般每3-4枝为一子株,且有较完整的根系。再以硫磺粉少许和泥。将根上的伤口涂抹、擦匀,即可另行栽植。分株繁殖的时间是在每年的秋分到霜降期间内,适时进行为好。此时,气温和地温较高,牡丹处于半休眠状态,但还有相当长的一段营养生长时间,进行分株栽培对根部生长影响不甚严重,分株栽植后还能生出一些新根和少量的株芽。若分株栽植过迟,当年根部生长很弱,或不发生新根,次年春,植株发育更弱,根弱则不耐旱,容易死亡。如分株过早,气温、地温较高,还能迅速生长,容易引起秋发。

* 嫁接:牡丹的嫁接繁殖,依所用砧木的不同分为两种,一种是野生牡丹;一种是用芍药根。常用的牡丹嫁接方法主要有嵌接法、腹接法和芽接法三种。

* 扦插:扦插繁殖,是利用牡丹枝条易生不定根而繁殖新株的一种方法,属无性繁殖方法之一。方法是将扦插的枝条先剪下,脱离母株,再插入土壤或其他基质内使之生根,成为新株。牡丹扦插繁殖的枝条,要选择由牡丹根部发出的当年生土芽枝,或在牡丹整形修剪时,选择茎干充实,顶芽饱满而无病虫害的枝条作穗,长10-18厘米。牡丹的根为肉质根,喜高燥、忌潮湿、耐干旱。因此,育苗床应选择通风向阳处,筑成高床育苗。扦插时,插完一畦浇灌一畦,一次浇透。

* 播种:播种繁殖,是以种子繁衍后代或选育新品种,是一种有性繁殖方法。播种前必须对土壤进行较细致地整理消毒,土地要深耕细作,施足底肥。然后筑成70-80厘米宽的小畦,穴播、条播均可。播种不可过深,以3-4厘米为度,播种后覆土与要面平。再轻轻将土壤踏实,随即浇透水。

* 压条:牡丹压条法,是利用枝条能产生不定根的道理而进行的繁殖方法,将枝条压倒或在植株上用土压埋,不脱离母株,土壤保持湿润,技条被埋处生根,然后剪掉栽植,成为新株,同样属牡丹的无性繁殖法。这种方法主要有:套盆培土压条法和双平法。

栽培技术

* 栽植:土壤要求质地疏松、肥沃,中性微碱。将所栽牡丹苗的断裂、病根剪除,浸杀虫、杀菌剂放入事先准备好的盆钵或坑内,根系要舒展,填土至盆钵或坑多半处将苗轻提晃动,踏实封土,深以根茎处略低于盆面或地平为宜。

* 浇水:栽植后浇一次透水。牡丹忌积水,生长季节酌情浇水。北方干旱地区一般浇花前水、花后水、封冻水。盆载为便于管理可于花开后剪去残花连盆埋入地下。

* 施肥:栽植一年后,秋季可行施肥,以腐熟有机肥料为主。结合松土、撒施、穴施均可。春、夏季多用化学肥料,结合浇水施花前肥、花后肥。盆载可结合浇水施液体肥。

* 修剪:栽植当年,多行平茬。春季萌发后,留5枝左右,其余抹除,集中营养,使第二年花大色艳。秋冬季,结合清园,剪去干花柄、细弱、无花枝。盆载时,按需要修整成自己喜爱的形状。

* 中耕:生长季节应及时中耕, 拔除杂草, 注意病、虫发生。秋冬,对两年生以上牡丹的天块实施翻耕。

* 换盆:当盆载牡丹生长三、四年后,需在秋季换入加有新肥土的大盆或分株另栽。

  • 喷药:早春发芽前喷石硫合剂,夏季用杀虫、杀菌剂混合液,视病情每2周一次。结合施肥,宜可添加化学肥料及生长调和剂等。

* 催花:为增加节日或庆典活动,按品种可提前50天左右将牡丹加温,温度控制常温10-25℃,日均15℃左右。前期注意保持植株湿润,现蕾后注意通风透光,成蕾后,按花期要求进行控温。平时要行叶面施肥,保证充足水分供应。这样,冬春两季随时都能见花。

* 观赏:单株牡丹自然花期10-15天左右, 随温度升高而缩短, 3-8℃可维持月余。大田栽植可采取临时搭棚遮风避光,延长观赏时间;盆载时应移至阳光不能直射的地方、温度5-10℃、通风透光的环境,视长相及盆土湿润程度适时浇水,花朵上不要淋水,这样花期最长;需插花时的剪切,伤口应在水中剪切或灼伤为好。插花用水应放入保鲜剂或加少许白糖,以延长插花的花开时间。 [1]

主要用途

该品种因培植方法独特,花大、形美、色艳、香浓,为人们所称颂,具有很高的观赏和药用价值,极为名贵。

身为牡丹四大名品之一的豆绿牡丹,为什么那么名贵?'

豆绿牡丹是传统牡丹品种,四大牡丹名品之一,亦名“欧家碧”,出自洛阳欧氏家,因姓氏及花色而得名。株丛低矮,开展。枝细,节间短。小叶长阔卵形,缺刻多,叶面稍带紫晕,叶背密生绒毛。花为稀有的绿色或黄绿色,盛开后呈绿白色,皇冠型或绣球型。基部具紫斑,花瓣质厚而硬,内瓣密集,雌蕊退化或瓣化。晚花品种。是古老而又十分珍贵的品种。

豆绿牡丹型态

豆绿属于落叶灌木。茎高达2米;分枝短而粗。叶通常为二回三出复叶,偶尔近枝顶的叶为3小叶;顶生小叶宽卵形,中型长叶,总叶柄长约12厘米,平伸;小叶阔卵形,长4.5-6.5厘米,宽2.5-4厘米,缺刻较多,端短尖,下垂,叶面绿色稍有紫晕,叶背面密生绒毛。

花朵皇冠型或绣球型。花蕾圆形,顶端常开裂,花黄绿色(144-D);花径12×6厘米。外瓣2-3轮,质厚而硬,基部具紫色斑,内瓣密集,皱褶;雌蕊瓣化或退化。花梗细软,花朵下垂。晚花品种。株型较矮,开展。枝较细,一年生枝短,节间较短;鳞芽狭尖形,形似鹰嘴,浅褐绿色,鳞片顶尖红色。生长势中,成花率高,萌蘖枝多。

绿牡丹花是芍药型,可以让人联想牡丹、芍药的娇艳容姿。花开时,外部花瓣浅绿,中部花瓣翠绿向上卷曲。心瓣浓绿正抱,整个花冠严谨、呈扁球状。花期长达35天。绿牡丹颜色有很多种,其中以绿色和黑色的比较珍贵。绿牡丹名叫豆绿,此花初开时青绿色,盛开时渐谈,色如青豆,娇嫩妩媚,清爽袭人。

豆绿牡丹花语:生命期待淡淡的爱用心付出

怎么欣赏豆绿牡丹?在牡丹品种中,豆绿是唯一纯正绿色珍品,花为绣球型,因色如青豆而得名。此花是晚开品种,初开时呈青绿色,盛开时颜色渐淡,阳光下花色变白,清爽雅致风韵独特,有一种另类脱俗的美[2] 宋朝张邦基在《墨庄漫录》中记载:“洛阳花工宣和中以药壅培白牡丹如玉千叶、一百五、玉楼春等根下,次年花作碧色,号欧家碧。”欧家碧是豆绿的古名。1957年,中国进行牡丹品种调查时,将其记为绿牡丹。

豆绿牡丹传说

关于豆绿牡丹,民间还有一个传说,称它是百花仙子头上的绿玉簪所变:一名花农辛苦培育出了牡丹新品种,却未能夺得“花魁”称号,一气之下欲摔花盆,被百花仙子劝住。百花仙子告诉他,想种出名花,就要经得起磨难,说完从头上拔下绿玉簪,随手丢入土中。数年后,花农在埋有玉簪的土中培育出了晶莹似玉的绿牡丹。



                                                            植物篇:开花的种类( 绿牡丹 (牡丹品种))的相关视频


相关视频

绿牡丹


相关视频

看护1株绿牡丹


相关视频

公园赏绿牡丹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