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正声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来自 孔夫子旧书网 的图片

正声是一个中华思想文化术语。

历史名词是历史上曾出现的事件及事物的名称[1],例如“禅让”,传说古代实行举荐贤能之人为首领继承人的一种制度,据文献记献:有尧举舜、舜举禹[2]、禹先举皋陶、皋陶死禹又举益等历史故事。

名词解释

原为中国古代音乐概念。主要含义有二:其一,指儒家与官方倡导的典雅、纯正的音乐;有时也指五正声,即宫、商、角、徵、羽五音。其二,因儒家认为《诗经》的音乐体制与思想内容最为纯正典雅,是“正声”的典范,故后世用“正声”转指在内容与意境上纯正典雅、堪为典范的诗歌作品。如明代高棅(bǐnɡ,1350—1423)编选的《唐诗正声》,就是通过精选唐诗各体的代表性作品,试图为后人确立诗歌写作的正宗轨范。

引例1

凡奸声感人而逆气应之,逆气成象而淫乐兴焉。正声感人而顺气应之,顺气成象而和乐兴焉。 (《礼记•乐记》) (凡是邪恶的音乐作用于人,人自身的不正之气就会被激发而荒淫享乐就产生了。凡是纯正的音乐作用于人,人自身的和顺之气就会被激发而和谐安乐就产生了。)

引例2

正声何微茫,哀怨起骚人。 (李白《古风》其一) (为何《诗经》那样雅正的诗风非常微弱,而屈原的作品呈现出新的哀怨?)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