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殃及池鱼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殃及池鱼 汉语成语,拼音yāng jí chí yú,比喻无端受祸。 [1] 中文名 殃及池鱼出 处《吕氏春秋·必己》注 音ㄧㄤ ㄐㄧˊ ㄔㄧˊ ㄧㄩˊ拼 音yāng jí chí yú

典故

原文 战国卫吕不韦《吕氏春秋·必己》:宋桓司马有宝珠,抵罪出亡,王使人问珠之所在,曰:“投之池中。”于是竭池而求之,无得,鱼死焉。此言祸福之相及也。 [2] 后人加以附会,演化为“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意译

从前,有个地方,城门下面有个池塘,一群鱼儿在里边快乐地游着。突然,城门着了火,一条鱼儿看见了大叫说:“不好了,城门失火了,快跑吧!”但是其他鱼儿都不以为意,认为城门失火,离池塘很远,用不着大惊小怪。除了那条鱼儿之外,其它鱼都没有逃走。这时,人们拿着装水的东西来池塘取水救火。过一会,火被扑灭了,而池塘的水也取干了,满池的鱼都遭了殃。

意义

火—水—鱼是有联系的,池塘的水能灭城门的火,这是直接联系,鱼儿与城门失火则是间接联系,它是通过池水这个中间环节而发生联系的。

典籍

北齐杜弼《檄梁文》:但恐楚国亡猿,祸延林木,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太平广记》卷四六六引汉应劭《风俗通》:城门失火,祸及池鱼。旧说:“池仲鱼,人姓字也,居宋城门。城门失火,延及其家,仲鱼烧死。”又云:“宋城门失火,人汲取池中水以沃灌之,池中空竭,鱼悉露死。”喻恶之滋,并伤良谨也。

辨析

近义词:根株牵连累及无辜 反义词:毫无干系 并无瓜葛 [3] 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含贬义。 示例:张爱玲《色,戒》:大概也是叫她安心的话,不会乱枪之下殃及池鱼。 [4]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