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毕渊明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毕渊明
原图链接

毕渊明(1907--1991)别号“至乐老人”,安徽黟县人。毕渊明幼承家学,秉父传艺工金石、诗、书画、精陶瓷粉彩翎毛、山水、人物、走兽,尤其画虎,有“毕老虎”之雅号,毕渊明在国内外享有盛名。毕渊明曾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省文联委员、江西省美协顾问、景德镇书画院顾问。1958年毕渊明被景德镇市政府首批授予“陶瓷美术家”。作品有《虎啸图》、《枫猴图》、《松鹰图》等。

家庭背景

毕渊明的父亲毕伯涛是“珠山八友”之一,少时家境富裕,祖上在鄱阳经营生意,1899年以优异成绩考取清末秀才,未料清王朝覆灭,家道衰弱,受鄱阳画家张云山曾客居景德镇画瓷的启发,毕伯涛携毕渊明和女儿来到景德镇谋生。 毕渊明只有十几岁,在景德镇举目无亲。父亲靠帮人写字作画为生,生活虽艰苦,但却有计划地安排毕渊明遍读诸子百家,加强诗词歌赋的修养,并在篆刻上下功夫。毕渊明幼承家学,秉父传艺工金石、诗、书画、精陶瓷粉彩,翎毛、山水、人物、走兽、花卉、猴。良好的文化基础给毕渊明带来的好处显而易见。他拥有高超的文化修养,雄劲飘逸的书法,不同凡响的诗章,意趣盎然的石章,故能在一件瓷画中集诗、书、画、印于一体,使画富有广泛奇特的意趣。由予他天赋过人,加之勤学苦练,19岁就开始显露出卓越的艺术才华,举办过个人金石、书画展,获得好评。

年轻时,由于陶瓷彩绘生意并不好,毕渊明生活比较困难,但他常在报纸上发表创作的诗文,在当时景德镇的文艺界也算是一名后起之秀,声名不错,为此得到王大凡的赏识,与王大凡爱女王梦兰结为夫妇。 据史料记载,王大凡曾有诗评赞毕伯涛父子:“胸中只爱写灵生,点飞花枝气纵横,有子渊明能继志,诗书画刻不虚声。”王锡良还记得,自己在叔叔王大凡家学徒时住在二楼,毕渊明住在一楼,每晚他们都会聚集在客厅处观看王大凡从上海买回来的画谱,直至二下锣(现约22时)响起。

粉彩十二生肖赏瓶
原图链接

王大凡对毕渊明的欣赏成全了一段姻缘,王团长的惜才则让毕渊明渡过了一段时间生活上的难关。王团长曾是战争年间景德镇驻军的一位团长。王团长是位了不起的人物,不仅会带兵打仗,而且对诗词、书法、篆刻图章都精通。 正因为有文学艺术方面的爱好,王团长与毕渊明才会经常在一起交流。王团长爱惜毕渊明的才情,见他生活比较困窘,便特地安排一个比较清闲的职务给他,让他能拿一份工资度日。

毕渊明年轻时已在景德镇文坛画苑崭露锋芒,但要论及他瓷都“毕老虎”的声誉,却不得不提起一位施姓法官。 毕渊明幼承家学,后期又向“珠山八友”的叔伯们求教,不仅画花鸟、山水、人物,也画鱼藻草虫,但早期却从未画过老虎,直至遇到施法官。 施法官是当时景德镇法院的一名法官,住在程家巷上弄,喜欢诗文和画画,爱结交景德镇画坛的人物,毕渊明便因诗文和作画与施法官相识。

王锡良少年时常与毕渊明前往施法官家,在施法官家能听到他们交谈一些画画的理念和技巧,且施法官家有不少画谱,既有前人的,也有当代的,这于当时的景德镇来说是非常难得的。每次去施法官家,他们总是捧着画谱看个不停,将画面记在脑海以便不时地去领悟。一次,毕渊明看到一本张善孖和张大千兄弟俩的画谱,目光再也离不开画面中的老虎,于是,将这本画谱借回家中临摹学习。

尽管当时在景德镇见不到老虎,可张善孖家却是养了老虎的,因而张善孖的虎画形神兼备,毕渊明虽是临摹,但凭着扎实的手上功夫,也能得其精髓。 毕渊明开始专攻老虎,他的画作得到当时景德镇驻军官兵的喜爱,一时供不应求,生活也渐渐好转。 解放后,毕渊明生活安定,一对子女也非常不错,儿子考入浙江美院,女儿也在景德镇陶艺界开创了一片天地。 尽管在文革期间受到一定冲击,毕渊明虽受体肤之苦,但妻子贤惠、儿女孝顺给了他巨大的精神支持。[1]

精神传承

30岁以前叫“天涯客”,50岁以前号“白发少年”,50岁以后称“至乐老人”,关于毕渊明瓷画的落款,曾有文章称:思乡的情结,负重的精神,自强的信念,使得毕渊明在颠簸离散之际,贫困潦倒之中虽鬻文卖画,但铮铮傲骨,不向权贵俯首。毕渊明在他的瓷画纸幅上题号“天涯客”……然而有谁知道,毕渊明由于全身心地执着追求而疲劳过度,才年届不惑便白了头发,对此,毕渊明却哈哈一笑,说:从前“天涯客”,今天又是一个—— —“白发少年”。

王大凡、王团长、施法官……这些人对毕渊明的人生都产生过影响,有人认为这些人是毕渊明人生中遇到的“贵人”,然细想之下,所谓的贵人只不过是彼此间的惺惺相惜之情,毕渊明的成功还在于自身的天赋以及勤奋。

艺术瓷厂成立后,毕渊明工作于该厂的美研室,每天早上,他雷打不动地坚持着练一个小时的书法。在王锡良的印象中,毕渊明将用书法写下的诗文、故事……装订成了一个小册,遗憾的是这些都被毕渊明烧毁,以致他想“讨”个一两张作为纪念,让子孙学习也不可得。

在王锡良眼中,毕渊明是一位身材高大,长得出众又很好相处的人,即便是成为“八小名家”中的一员,他也从不端架子。临去世时,毕渊明多出了一份淡然,他让家人在他去世时不要哭,不要开追悼会,将骨灰洒一半在昌江,洒一半到钱塘江(因为儿子在中国美院)。 [2]

作品欣赏

艺术风格

几十年来,毕渊明致力攻画猛,集画虎名师张善子、高奇峰诸家之长、师家父毕伯涛的祖传家教,细心体察各类虎姿雄威,潜心探求画虎真功。在毕渊明的笔下,寒日卧虎如磐,巍然雄据;光天立虎如松,气宇轩昂;碧水游虎如龙,悠悠成趣;平地奔虎如风,势不可挡。毕渊明真可谓“虎神生灵气,百态动千姿”,令人赞叹不已。

除精于画虎外,毕渊明还擅长山水、翎毛、花卉、人物等绘画艺术。毕渊明的画能寓动于静,于平淡中显奇特,给人以刚劲高吭之感。既遒劲奋发,又深沉磅礴,时如风卷残云,时如夜半清笛,真是千变万化,富有新意。由于毕渊明有高超的文化修养,雄劲飘逸的书法,不同凡响的诗章,意趣盎然的石章,故能在一件瓷画中集诗、书、画、印于一体,使画富有广泛奇特的意趣。[3]

相关链接

世人只知毕渊明画虎厉害,其实他画的禽鸟更是一绝

毕渊明浅绛彩松虎瓶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