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畢淵明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畢淵明
原圖鏈接

畢淵明(1907--1991)別號「至樂老人」,安徽黟縣人。畢淵明幼承家學,秉父傳藝工金石、詩、書畫、精陶瓷粉彩翎毛、山水、人物、走獸,尤其畫虎,有「畢老虎」之雅號,畢淵明在國內外享有盛名。畢淵明曾為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省文聯委員、江西省美協顧問、景德鎮書畫院顧問。1958年畢淵明被景德鎮市政府首批授予「陶瓷美術家」。作品有《虎嘯圖》、《楓猴圖》、《松鷹圖》等。

家庭背景

畢淵明的父親畢伯濤是「珠山八友」之一,少時家境富裕,祖上在鄱陽經營生意,1899年以優異成績考取清末秀才,未料清王朝覆滅,家道衰弱,受鄱陽畫家張雲山曾客居景德鎮畫瓷的啟發,畢伯濤攜畢淵明和女兒來到景德鎮謀生。 畢淵明只有十幾歲,在景德鎮舉目無親。父親靠幫人寫字作畫為生,生活雖艱苦,但卻有計劃地安排畢淵明遍讀諸子百家,加強詩詞歌賦的修養,並在篆刻上下功夫。畢淵明幼承家學,秉父傳藝工金石、詩、書畫、精陶瓷粉彩,翎毛、山水、人物、走獸、花卉、猴。良好的文化基礎給畢淵明帶來的好處顯而易見。他擁有高超的文化修養,雄勁飄逸的書法,不同凡響的詩章,意趣盎然的石章,故能在一件瓷畫中集詩、書、畫、印於一體,使畫富有廣泛奇特的意趣。由予他天賦過人,加之勤學苦練,19歲就開始顯露出卓越的藝術才華,舉辦過個人金石、書畫展,獲得好評。

年輕時,由於陶瓷彩繪生意並不好,畢淵明生活比較困難,但他常在報紙上發表創作的詩文,在當時景德鎮的文藝界也算是一名後起之秀,聲名不錯,為此得到王大凡的賞識,與王大凡愛女王夢蘭結為夫婦。 據史料記載,王大凡曾有詩評贊畢伯濤父子:「胸中只愛寫靈生,點飛花枝氣縱橫,有子淵明能繼志,詩書畫刻不虛聲。」王錫良還記得,自己在叔叔王大凡家學徒時住在二樓,畢淵明住在一樓,每晚他們都會聚集在客廳處觀看王大凡從上海買回來的畫譜,直至二下鑼(現約22時)響起。

粉彩十二生肖賞瓶
原圖鏈接

王大凡對畢淵明的欣賞成全了一段姻緣,王團長的惜才則讓畢淵明渡過了一段時間生活上的難關。王團長曾是戰爭年間景德鎮駐軍的一位團長。王團長是位了不起的人物,不僅會帶兵打仗,而且對詩詞、書法、篆刻圖章都精通。 正因為有文學藝術方面的愛好,王團長與畢淵明才會經常在一起交流。王團長愛惜畢淵明的才情,見他生活比較困窘,便特地安排一個比較清閒的職務給他,讓他能拿一份工資度日。

畢淵明年輕時已在景德鎮文壇畫苑嶄露鋒芒,但要論及他瓷都「畢老虎」的聲譽,卻不得不提起一位施姓法官。 畢淵明幼承家學,後期又向「珠山八友」的叔伯們求教,不僅畫花鳥、山水、人物,也畫魚藻草蟲,但早期卻從未畫過老虎,直至遇到施法官。 施法官是當時景德鎮法院的一名法官,住在程家巷上弄,喜歡詩文和畫畫,愛結交景德鎮畫壇的人物,畢淵明便因詩文和作畫與施法官相識。

王錫良少年時常與畢淵明前往施法官家,在施法官家能聽到他們交談一些畫畫的理念和技巧,且施法官家有不少畫譜,既有前人的,也有當代的,這於當時的景德鎮來說是非常難得的。每次去施法官家,他們總是捧着畫譜看個不停,將畫面記在腦海以便不時地去領悟。一次,畢淵明看到一本張善孖和張大千兄弟倆的畫譜,目光再也離不開畫面中的老虎,於是,將這本畫譜借回家中臨摹學習。

儘管當時在景德鎮見不到老虎,可張善孖家卻是養了老虎的,因而張善孖的虎畫形神兼備,畢淵明雖是臨摹,但憑着紮實的手上功夫,也能得其精髓。 畢淵明開始專攻老虎,他的畫作得到當時景德鎮駐軍官兵的喜愛,一時供不應求,生活也漸漸好轉。 解放後,畢淵明生活安定,一對子女也非常不錯,兒子考入浙江美院,女兒也在景德鎮陶藝界開創了一片天地。 儘管在文革期間受到一定衝擊,畢淵明雖受體膚之苦,但妻子賢惠、兒女孝順給了他巨大的精神支持。[1]

精神傳承

30歲以前叫「天涯客」,50歲以前號「白髮少年」,50歲以後稱「至樂老人」,關於畢淵明瓷畫的落款,曾有文章稱:思鄉的情結,負重的精神,自強的信念,使得畢淵明在顛簸離散之際,貧困潦倒之中雖鬻文賣畫,但錚錚傲骨,不向權貴俯首。畢淵明在他的瓷畫紙幅上題號「天涯客」……然而有誰知道,畢淵明由於全身心地執着追求而疲勞過度,才年屆不惑便白了頭髮,對此,畢淵明卻哈哈一笑,說:從前「天涯客」,今天又是一個—— —「白髮少年」。

王大凡、王團長、施法官……這些人對畢淵明的人生都產生過影響,有人認為這些人是畢淵明人生中遇到的「貴人」,然細想之下,所謂的貴人只不過是彼此間的惺惺相惜之情,畢淵明的成功還在於自身的天賦以及勤奮。

藝術瓷廠成立後,畢淵明工作於該廠的美研室,每天早上,他雷打不動地堅持着練一個小時的書法。在王錫良的印象中,畢淵明將用書法寫下的詩文、故事……裝訂成了一個小冊,遺憾的是這些都被畢淵明燒毀,以致他想「討」個一兩張作為紀念,讓子孫學習也不可得。

在王錫良眼中,畢淵明是一位身材高大,長得出眾又很好相處的人,即便是成為「八小名家」中的一員,他也從不端架子。臨去世時,畢淵明多出了一份淡然,他讓家人在他去世時不要哭,不要開追悼會,將骨灰灑一半在昌江,灑一半到錢塘江(因為兒子在中國美院)。 [2]

作品欣賞

藝術風格

幾十年來,畢淵明致力攻畫猛,集畫虎名師張善子、高奇峰諸家之長、師家父畢伯濤的祖傳家教,細心體察各類虎姿雄威,潛心探求畫虎真功。在畢淵明的筆下,寒日臥虎如磐,巍然雄據;光天立虎如松,氣宇軒昂;碧水游虎如龍,悠悠成趣;平地奔虎如風,勢不可擋。畢淵明真可謂「虎神生靈氣,百態動千姿」,令人讚嘆不已。

除精於畫虎外,畢淵明還擅長山水、翎毛、花卉、人物等繪畫藝術。畢淵明的畫能寓動於靜,於平淡中顯奇特,給人以剛勁高吭之感。既遒勁奮發,又深沉磅礴,時如風捲殘雲,時如夜半清笛,真是千變萬化,富有新意。由於畢淵明有高超的文化修養,雄勁飄逸的書法,不同凡響的詩章,意趣盎然的石章,故能在一件瓷畫中集詩、書、畫、印於一體,使畫富有廣泛奇特的意趣。[3]

相關鏈接

世人只知畢淵明畫虎厲害,其實他畫的禽鳥更是一絕

畢淵明淺絳彩松虎瓶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