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毛鱼藤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毛鱼藤

毛鱼藤(学名:Derris elliptica (Roxb.) Benth.)是豆科,鱼藤属粗壮攀援状灌木,高可达10米。羽状复叶;叶柄、叶轴上面有槽沟,小叶厚纸质,叶片长椭圆形、倒卵状长椭圆形至倒披针形,小叶柄密被棕褐色柔毛。总状花序腋生,花梗稍聚生;花萼浅杯状,花冠淡红色或白色,旗瓣近圆形,子房密被黄褐色柔毛,有胚珠,花柱无毛。荚果长椭圆形,扁平,4-5月开花。

分布于印度、中南半岛、马来半岛,中国广东、广西有栽培。毛鱼藤属热带作物,喜高温多湿的气候。

毛鱼藤是一种很好的杀虫农药。用它的根制粉或制焦藤精,可杀多种害虫。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毛鱼藤

学名; Derris elliptica (Roxb.) Benth.

界; 植物界

门; 被子植物门

纲; 双子叶植物纲

亚纲; 原始花被亚纲

目; 蔷薇目

亚目; 蔷薇亚目

科; 豆科

亚科; 蝶形花亚科

族; 灰毛豆族

属; 鱼藤属

种; 毛鱼藤

命名者及年代; (Roxb.) Benth.,1860

形态特征

粗壮攀援状灌木,高7-10米。嫩枝密被棕褐色毛,老枝无毛,散生棕褐色皮孔。羽状复叶长20-35毫米;叶柄、叶轴上面有槽沟,密被棕褐色柔毛;小叶4-6对,厚纸质,长椭圆形、倒卵状长椭圆形至倒披针形,长6-15厘米,宽2-4厘米,先端短渐尖,钝头,基部楔形或宽楔形,上面无毛或仅沿叶脉被毛,下面粉绿色,薄被棕褐色绢毛;小叶柄密被棕褐色柔毛。

总状花序腋生,长15-25厘米;花序轴、总花梗和花梗远密被棕褐色柔毛,总花梗长8-12厘米或更长,花梗长6-8毫米,稍聚生;花萼浅杯状,长约4毫米,宽6-7毫米;花冠淡红色或白色,长15-18毫米,外面被黄褐色柔毛,内面无毛,旗瓣近圆形,宽12-15毫米,先端2裂,基部内侧有附属体2;雄蕊单体;子房密被黄褐色柔毛,有胚珠3-4粒,花柱无毛。荚果长椭圆形,长3.5-8厘米,宽1.7-2厘米,扁平,幼时被柔毛,老时无毛,腹缝翅宽约2毫米,背缝翅宽约0.5毫米,种子1-4粒。花期4-5月。

产地生境

分布于印度、中南半岛、马来半岛,中国广东、广西有栽培。 毛鱼藤属热带作物,喜高温多湿的气候。主产地新加坡的月平均气温26.4-27.8℃,年降水量2458毫米,年降水185天。

繁殖方法

毛鱼藤的枝条,除柔软部分外,均可做插穗。把插穗剪成13-18厘米长一段,每段留两个芽,芽的上端不宜过长,0.33厘米即可。插条时,按株距66厘米,行距99厘米,用小锄斜锄入土20厘米,把锄轻轻一拉,使成小洞,即将插穗插入,提出小锄,用脚踏实即可。[1]

参考文献

  1. 毛鱼藤(máo yú téng), 植物志 , 2019-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