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水俣病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水俣病,为公害病的一种,成因为中毒。1956年左右于熊本县水俣市附近发生,经确认后依地得名。不久,于新潟县发现的新公害病亦称为水俣病。其区别为:前者称熊本水俣病;后者则为第二水俣病或新潟水俣病。

以上两种水俣病,与痛痛病、四日市哮喘并列为日本四大公害病。

病征

水俣病实际为有机水银中毒[1],分为急性、亚急性、慢性、潜在性和胎儿性等多种类型。患者手足麻痹,甚至步行困难、运动障碍、失智、听力及言语障碍;重者例如痉挛、神经错乱,最后死亡,至今仍无有效的治疗法。

原因

1932年,窒素株式会社(窒素即氮,该公司于2012年改名为“新日本窒素肥料”)于水俣工场生产氯乙烯与醋酸乙烯,其制程中需要使用含汞的催化剂。由于该工厂任意排放废水,这些含汞的剧毒物质流入成海,被水中生物所食用,并转成甲基氯汞(化学式CH3HgCl)与二甲汞(化学式(CH3)2Hg)等有机汞化合物。

当人类捕食海中生物后,甲基汞等有机汞化合物通过鱼虾进入人体,被肠胃吸收,侵害部和身体其他部分,造成生物累积。

发现经过

1950年,有大量的海鱼成群在水俣湾海面游泳,任人网捕,海面上常见死鱼、海鸟尸体,水俣市的渔获量开始锐减。1952年,水俣当地许多猫只出现不寻常现象,走路颠颠跌跌,甚至发足狂奔,当地居民称“猫舞蹈病”[2],或直接称为“怪病”。1953年1月有猫发疯跳海自杀,但当时尚未引起注意,一年内,投海自杀的猫总数达五万多只。接着,也发生了类似的发疯情形。1956年4月21日,人类亦被确认发生同样的症例,来自入江村的小女孩田中静子成为第一位患病者,被送至窒素公司(チッソ株式会社,“窒素”是指氮)附属医院,病况急速恶化,一个月后双眼失明,全身性痉挛,不久死亡。死者二岁的妹妹也罹患相同的病症,不久又发现许多村民都有问题。这些人开始只是口齿不清,走路不稳,最后高声大叫而死。医师细川一认为事态严重,向官方提出正式报告。当中的患者多为渔民家庭出身,1956年8月日本学者发现水俣湾海水中有污染物质,研究人员侦察的矛头指向窒素公司。这种怪病被称为“水俣奇病”。此事造成水俣近海鱼贝类市场价值一落千丈,水俣居民由于陷入贫困,反而大量食用有毒的鱼贝,使得灾情扩大。镇有4万居民,先后有1万人不同程度的患有此种病状。1957年8月水俣病患者家庭互助会成立。

1959年,熊本大学医学部水俣病研究班发表研究报告,指出水俣病原因为当地窒素工场所排出的有机水银,1932至1968年间有数百吨的汞被排入水俣湾。1959年底,渔民开始向窒素公司进行示威抗议。1960年正式将“甲基汞中毒”所引起的工业公害病,定名为“水俣病”。然而,新日本窒素肥料立即否认此说,窒素公司认为:它只用金属汞,不用甲基汞,因此,不可能是水俣病的来源。工厂对事件处理相当消极,不但没有停止排放污水,还企图掩盖真相,阻挠相关的调查研究,甚至买通打手,以暴力吓阻。美国摄影师尤金·史密斯即被日本窒素公司所雇的暴民殴打,以至一目失明。日本政府于1968年左右乃确认两者之间的关系,但这样的迟误已造成灾害扩大。

1966年新潟又爆发水俣病,史称“第二水俣病”,这次的祸首昭和电工仍企图逃避责任,但新潟市民对昭和公司不负责任的态度极为不满,展开激烈的示威抗争。1967年新潟市民正式向法院提出控诉。缠讼数年之后,1971年法院终于做成判决,昭和公司败诉,要负赔偿责任,新潟的受害者又主动与水俣市的苦主联手向法院控告窒素公司。1973年,法院判决窒素公司必须立即付出相当于3200万美元的赔偿金,被认确为水俣病的患者,可从政府及新日本窒素肥料取得相关医疗费用。两年内窒素公司一共赔出了八仟万美元。由于病情认定是由政府处理,也产生是否涉入政治的疑问及批判。

该事件被认为是一起重大的工业灾难。1997年10月,由官方所认定的受害者高达12,615人,当中有1,246人已死亡。

视频

水俣病 相关视频

日本“水俣病”事件
详细解读水俣病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