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水茄苳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水茄苳
图片来自痞客邦-新生公园

水茄苳基本资料

‧中文名称:水茄苳

‧英文名称: Small-leaved Barringtonia

‧学名:Barringtonia racemosa (L.) Blume ex DC. Eugenia racemosa L.

‧科名: 玉蕊科(Lecythidaceae)棋盘脚树属(Barringtonia)

‧别名: 穗花棋盘脚、水贡仔、细叶碁盘脚树、细叶棋盘脚树,玉蕊(中国植物志)

‧原产地: 亚洲热带、非洲、澳大利亚及太平洋岛屿上、台湾。

‧分布: 台湾北部宜兰、基隆及金山一带海岸地区及南部恒春半岛的海边地区,为常见的植物。

‧茎: 高可达 16 公尺,树干短而粗,有时具有板根,具有多数的枝条;枝条斜上升,有时会有下垂的情形,具有明显的叶痕。

‧叶: 叶为单叶互生,有时丛生于枝条先端,长椭圆状倒卵形或长卵形,长 22~35 公分,宽 7~11 公分,先端短锐尖,基部钝或较狭,革质,钝锯齿或波状缘,中肋于表面凹下而于背面显著突起,表里两面皆光滑无毛;叶柄短,长 0.5~1 公分,粗壮而略膨大,光滑无毛。

水茄苳
图片来自中国时报

‧花: 花多数,约 8~20 枚,中型,开放时径约 6~8 公分,呈下垂的总状花序排列;花序长 20~80 公分,略粗壮,生长于叶脱落的叶腋,略有毛茸;花柄短,长 0.5~1 公分,略粗壮;花萼倒圆锥形,先端 2~4 裂,裂片卵状三角形,先端钝;花瓣 4 枚,卵形或长椭圆形,长 2~3.5 公分,宽 1~1.5 公分,先端钝,白色或淡黄色,有时带粉红色,边缘常反卷;雄蕊多数,花丝细长,线形,长 3~4.5 公分,基部合生,红色但先端呈白色或黄色;花药点状;雌蕊 1 枚,子房球形,有棱,光滑无毛;花柱细长,长 3.5~4 公分,红色。

‧果实: 果实为长椭圆形,略呈四棱形,长 5~7 公分,宽 3~4 公分,外果皮淡紫色,中果皮具纤维质;种子一枚,2.2~4 公分,外被一层褐色薄膜,种仁乳白色,卵形或卵圆形。[1]


用途

1.木材用途:木材带黄白色,质软而轻,易腐朽,无大利用价值。

2.防风用:常绿,枝叶密,耐盐分,常栽植于海滨地区,作为防风林用。

3.庭园植栽用:有时被栽种在庭园,作为绿化植栽,供观赏用。

4.经济用途:树皮含丰富单宁,唯尚未开发供经济用。

5.药用:性味:根:苦、凉。效用:根:清热。治热病发热;叶:袪湿止痒。治皮肤搔痒,水痘;果实:止咳平喘,止泻。治咳嗽,哮喘,腹泻;种子:清热利湿,退癀,止痛。治目赤肿痛,黄胆,腹痛,疝气


特性

常绿乔木,枝下垂。叶长椭圆状倒卵形,基部尖至圆,先端短渐尖,长达 22~35 公分,宽达 7~14 公分。穗状花序顶生或腋生,下垂,长达 20~80 公分;花瓣长椭圆形,淡绿或淡玫瑰色。果卵形长椭圆状,长达 5~7 公分,具不明显四棱。


在台湾哪里可以看到呢?

水茄苳
图片来自中央研究院数位典藏资讯网


海漂植物的特点,就是常成广泛的分布,水茄苳在东非、东南亚及太平洋诸岛都可见到,中研院内则植于生态池畔,其他地方如台大校园、台北植物园宜兰仁山植物园罗东林业文化园区高雄市凹仔底原生植物园等地都有。每到了夏、秋两季的花期,水茄苳的花序一串一串渐次抽长,上头有著圆圆的花苞,在白天看似珠帘,密密下垂,随风轻晃,这便让人忍不住满心的期待——当夜幕落下,花朵绽放,吐露出千丝万缕的细密花蕊,有如夜空中的灿烂烟花,有著无与伦比的美丽。

夏天到了,就算不能天天冲浪,也别错过夜夜为你演出的精彩花火节![2]


夏夜河畔的缤纷烟火─水茄苳

漂洋过海来到福尔摩沙

120多年前的19世纪底,爱尔兰藉的医生奥古斯汀亨利(Henry Augustine)在1892到1895年间来台湾进行大规模的植物调查采集,来台3年多的时间,亨利的脚步几乎踏遍南部,从高雄打狗(Takow)、寿山(Ape’s Hill)、屏东万金庄(Bankin-sing)、鹅銮鼻(South Cape)、台南(Tainan)安平(Anping)等地,甚至连北部的淡水河岸也有亨利采集的足迹。

福尔摩沙植物名录清楚记载亨利在鹅銮鼻采集到编号第1006号的标本正是Barringtonia racemosa,这应是水茄苳在台湾第一笔采集记录。棋盘脚属植物全世界共有45种,因其果实中层独特气室纤维构造、具良好漂浮能力,而能广泛分布旧热带世界接邻海洋的淡水湿生地域,其中仅有水茄苳与棋盘脚这2种玉蕊科植物,终能漂过浩瀚海洋安抵台湾沿岸而落地生根,并在120多年前在恒春半岛留下珍贵的记录。

生育地广泛分布非洲东部、亚洲邻接印度洋与太平洋等热带地区的水茄苳,在台湾立足超过一个世纪后的野生族群,仍局限于台湾南北两端的少数湿地,处境艰困。

水茄苳复育
图片来自蕳阳博物馆-120期

一度濒临绝种的“穗花棋盘脚”

水茄苳(Barringtonia racemosa (L.) Blume ex DC.)是台湾原生的中型乔木,植物分类为玉蕊科(Lecythidaceae)棋盘脚属(Barringtonia),别名穗花棋盘脚,同科同属还有另1种也是台湾原生的海岸植物棋盘脚(B. asiatica (L.) Kurz.),台湾仅有的2种海漂植物。

从林业试验所标本馆的采集记录显示,80年代后水茄苳分布台湾的野外生育地仅有宜兰壮围与屏东垦丁两处;宜兰在地生态保育人士,2001年间在宜兰壮围曾调查到一处原生水茄苳族群,然而后续道路开发与营造工程填平了水茄苳赖以维生的湿生环境,加上海岸地带大量水泥化排水沟渠、防洪水利工程,虽然成功降低了兰阳平原受台风侵袭淹水的频度及强度,然而,却导致漂浮水面的水茄苳果实无法顺利著地发根,削减了自然繁衍的契机,是最终族群急遽消减的主要原因。

昙花一现的夏夜烟火

水茄苳最吸睛的莫过于上百串长度可达1公尺以上的花序。每年6到9月间的傍晚轮流绽放,每串花序平均著生30至60花朵、依序由上往下逐渐开放,细看花朵构造有大量的雄蕊从花萼基部向外散射,仿佛一朵朵盛开的夏夜烟火,还会释放特有的芳香气味吸引虫蛾前来授粉,夏夜伫足盛花的水茄苳树冠下方,能同时满足视觉与嗅觉的双重享受。

由于水茄苳的一串串花序十分抢眼,加上果实外观彷若早年西洋棋盘桌脚下方四面膨大的造型关节,而有一个大家熟悉的别名─穗花棋盘脚。夜晚开放的花朵花色有白、粉两色,最佳赏味期仅有短短10几个小时,次日清晨随即落满大地,成为壮丽的粉白花毯,常有爱花人士以水茄苳落花排成各式造型图案,传达人与花之间的情愫。

1990年代,当大家对水茄苳或穗花棋盘脚仍属陌生的时期,笔者就曾经一个人蹲在台湾大学大门旁的傅园角落,用著传统的单眼底片相机记录夏夜最缤纷的一场烟火秀。而传园里的这株水茄苳是当时台北盆地少数人工培植的开花个株,常有不知情路过民众被我这位黑夜里的寻花客惊吓到,疯狂追花的举动直到深夜警卫巡逻驱赶时,才不得已悻悻然地离开。

水茄苳
图片来自人间福报


摇身一变成为兰阳平原景观树种

宜兰市区的旧城东路,平日车水马龙、商店大楼林立的热闹旧市区里,一处宜兰礼拜堂教堂广场旁,竟伫立了一株树龄超过半百的水茄苳老树,陪伴教友们度过数千个主日学,更见证兰阳平原半世纪的开发史;因其具历史价值而被县府列为县级保护老树,这应是全台湾唯一受保护的水茄苳老树了。

随著保育观念的提升与原生植物的被重视,近年来全台湾不少湿地生态园区都把水茄苳列为栽植必选清单,因其本身具有高度耐湿、抗盐且生长强健的特性,因而不论台北大安森林公园荣星花园台大生态池、木栅翠湖、动物园,或宜兰员山深沟水源生态园区、头城乌石港、五结冬山河畔与利泽简五十二甲湿地、罗东月眉路的水茄苳行道树等,都有大量的水茄苳人工复育族群。2000年时,宜兰县政府将全台湾最年长的水茄苳老树纳入受保护老树清单。[3]


在台湾哪里可以看到呢?

海漂植物的特点,就是常成广泛的分布,水茄苳在东非、东南亚及太平洋诸岛都可见到,中研院内则植于生态池畔,其他地方如台大校园、台北植物园宜兰仁山植物园罗东林业文化园区高雄市凹仔底原生植物园等地都有。每到了夏、秋两季的花期,水茄苳的花序一串一串渐次抽长,上头有著圆圆的花苞,在白天看似珠帘,密密下垂,随风轻晃,这便让人忍不住满心的期待——当夜幕落下,花朵绽放,吐露出千丝万缕的细密花蕊,有如夜空中的灿烂烟花,有著无与伦比的美丽。 夏天到了,就算不能天天冲浪,也别错过夜夜为你演出的精彩花火节!


视频

夏夜烟火!2022.06穗花棋盘脚-俗称水茄苳 Barringtonia racemosa

2019.07穗花棋盘脚(水茄苳)夏夜花火艳丽盛开! Summer night smoke-sparks

穗花棋盘脚(水茄苳)


外部连结


参考资料

  1. 水茄苳,水茄苳
  2. 在台湾哪里可以看到呢?,水茄苳-中央研究院数位典藏资料网
  3. 夏夜河畔的缤纷烟火─水茄苳,水茄苳-兰阳博物馆-兰博电子报